2022年9月27日 星期二

《中文筆記》第三冊(大本十四)

 大本(十四)[1]

 


吾丘衍《三十五舉》[2]

「二舉曰:『上古初有筆,不過竹上束毛,故篆字肥瘦均一,轉折無棱角。今筆難於作篆,略於燈上燒過,庶幾便手。』」(《草堂之靈》譏洪稚存等篆書筆,不知此已明昭後學矣。)【按《研北雜志》王季中答樓大防論今人篆:「或燒筆使禿而用之。」】

「九舉曰:『小篆切不可寫詞曲。』」(按《越縵堂日記》論陳珊士。)

【「二十三舉曰:『軒、齋等印,古無此式。唯唐相李泌有『端居室』三字白文玉印,或可照例。終是白文,非古法,不若只從朱文。』」】

「二十七舉曰:『白文印必逼於邊,不可有空。』」

「二十八舉曰:『朱文印不可逼邊。邊須細於字邊。』」

【「二十九舉曰:『多有人依款識字式作印,此大不可,蓋漢時印文不曾如此,三代時却又無印。……若戰國時,蘇秦六印,制度未聞。《淮南子人間訓》曰:『魯君召子貢,授以大將軍之印。』劉安寓言而失詞耳。』」】

「三十四舉曰:『表字印只用二字,不當用『印』字以亂名。』」

 

────────────────

 

庾肩吾《書品》[3]

「可謂醬鹹於鹽,氷寒於水。」

 

────────────────

 

姚椿壽大年《樂郊私語》[4]

「壬寅冬,楊廉夫來宿余齋頭。……貝廷臣以書幣為蕭山令尹本中乞〈吳越兩山亭志〉,并選諸詞人題咏。……楊即為命筆,稿將就,夜已過半。余方從別室候之,俄門外有剝琢聲,啟扉視之,則皆嘉禾能詩者也。余從壁間窺之,率人人執金繒,乞楊留選其詩。楊笑曰:『生平于三尺法,亦有時以情少借,若詩文則心欲借眼,眼不從心。……』遂運筆批選,止取鮑恂……四首。……無一人在,諸人相目驚駭,固乞寬假得與姓名,至有涕泣長跪者。楊揮出門外,閉關滅燭,罵曰:『風雅掃地矣!』」

 

────────────────

 

王鼎《焚椒錄》[5]

「回心院〈十香詞〉:『解帶色已戰,觸手心愈忙。那識羅裙内,消魂別有香。』」

「『小猛蛇却賽眞懶龍。』此後但聞惺惺如小兒夢中啼。」

 

────────────────

 

徐謨《太室山人歸有園麈談》[6]

「晉人以名理為清談,宋人以道學為清談。」

「雖貴為卿相,必有一篇極醜文字送歸林下彈章;雖惡如檮杌,必有一篇絕好文字送歸地下墓志。」

「有形之伎易知,故梓匠輪輿,高低自服;無形之伎難辨,故星相風水,勝負相爭。」

「男子之力,必勝於婦人,若對悍妻,其手自縛。父母之尊,素加於卑幼,使遇劣子,其口常噤。」

「婦人之悲,其夫益為之悲,其悲方已;婦人之怒,其夫轉為之怒,其怒可平。」

【「人言背恩者為貴相,則施恩之主坐受其彎弓;或謂負債者必廉官,則放債之人忍見其垂橐。」】

【「一手詰盜,一手竊盜,賊故前盜死而後盜生;一面懲奸,一面窺奸,婦故此奸伏而彼奸犯。」】

「致仕莫問其子,少子猶難;娶妾莫謀於妻,晚妻更忌。」

「男子好色,如渴飲漿;女子好色,如熱乘涼。」

「呆子之患,深於浪子,以其終無轉智;昏官之害,甚於貪官,以其狼籍及人。」

【「吝者自能致富,然一有事,則為過街之鼠。」】

「喜以文字詈人者,巫蠱之見也,代人作咒咀而已;喜以文字諛人者,星相之術也,為人添福祿而已。」

「淫奔之婦,矯而為尼;熱中之夫,激而入道。」

「受業門生,則門生聽先生之差使;投拜門生,則先生聽門生之差使。」【《五雜組》卷十四[7]。】

明人著述,此體甚多,屠緯真《娑羅館清言》、田藝蘅《玉笑零音》、李鼎《偶談》等皆是,蓋亦連珠之變體也。要無如此帙之洞悉人情世故,胸有鏡而筆有刀者,正不須撏撦詞頭作聒語耳。時有 La Rochefoucauld: Maximes 之風[8]。【《復堂日記》卷四論士衡連珠文小而盡事理,學駢文以此為法,無浮靡之失。明人此類有焉[9]。】

 

────────────────

 

胡應麟《甲乙剩言》[10]

「黃白仲懼內,每逢妓席,妻必涕泣,至歸方已。如遠出,必歃血莅盟。」

「隋盧思道《知己傳》二卷,上自伊呂君相、父兄、妻子、友朋以及鬼神、禽畜皆錄,惟孔明與先主,以為『君自取之』一語大不知己,不錄。」

「博陵縣其俗,男女如厠,皆用瓦礫代紙。……不能不為崔鶯鶯要處掩鼻耳。」

 

────────────────

 

李鼎《偶談》[11]

「吟風真作捕風,弄月翻為捉月。」

 

────────────────

 

陶穀《清異錄》[12]

【此《雲仙雜記》後第一奇書也。《四庫提要》僅謂樓攻媿白醉軒詩用其書。《瞥記》卷六謂黃庶《伐檀集詠雪》云:「疑是天宮戲,都傾海作鹽」,本此書「天公玉戲」語。《全唐文》870 李從謙〈夏清侯傳〉已開此書文體。】

【〈天文門〉】「隴村民稱雲為『天公絮』。」

風曰「吼天氏」。

「王彪〈天賦〉曰:『溥為地蓋,浩作星衢。』」

【鏡新磨詠雪為「冷飛白」。】

【風雨斷送,為「花刑」。】

「劉東叔賦〈臘月雨〉云[13]:『是誰作此琉璃變?』」

【〈地理門〉:「餘杭為『地上天宮』。」】

【〈君道門〉】許敬宗:用人乃「如『摘瓜手』耳。取之既多,不容無濫。」

「人戲上唐昭宗尊號曰:『避賢招難存三奉五皇帝』三謂三主,帝后及楊、柳昭儀,五謂全忠、行瑜、克用、茂貞、韓建[14]。」

大體雙。」

【〈官志門〉】「南溪地瘠,州縣會僚屬,不設席而分饋阿堵,號『潤家錢』。」

【「葛從周東西南北,忽焉如神,稱『分身將』。」】

「酷吏來紹以鞭撻為樂,時呼『肉雷』。」

「薛朋龜廉察,吏呼為『牛皮綳鐵鼓』,言難縵也。」

人間第一黃金也。」

【〈人事門〉】「天下有九福:京師眼福、病福、吳越口福、洛陽花福等。」

「南海號『烟月作坊』,言風俗淫也。今京師至男子自貨,遂成『蜂窠巷陌』。」

【「手民」為「木匠總號」。】

「魏仁浦提奬單隱巖至列郎,又附他相,仁浦不悅。一日,僧仁普來乞山資,而單至。因付策素,顧仁普曰:『到頭菴主徹底門生。今昔所難,勉之。』單面不類人而退。」

「許多青銅,教做不動尊。」

「桑維翰未達,語人:『吾有富貴在造物,未還三債:上債錢、中債妓、下債書。』」

【〈女行門〉】「朱氏女,『胭脂虎』。」

「李大壯畏婦,萬一不遵號令,則叱令正坐,為綰匾髻,中安燈盌,然燈火。大壯屏氣定體,如枯木土偶,人曰『補闕燈檠』。」

「萊州長史于義方《黑心符》一卷。黑心者,繼婦之德名也。陶氏子孫其戒之哉。略謂:『纒愛紐情,牢不可拔。妻計日行,夫勢日削,如鉗礙口,如絡冐頭,如械被身。使為不信、不義、不忠、不慈,躬行夷狄犬彘之所不為,皆惟命。呼令殺人,則恨頭落之遲;呼令自殺,則恐刀來之晚[15]。人非高於泰山,鬼責深於滄海。有妻固所不免,當待之如賓客,防之如盜賊。萬一不幸,中道鼓盆,巾櫛付之侍婢,米鹽畀之諸子。若必重婚續娶,定見敗身殞家。』」

「扈戴畏內,出則請假細君,細君滴水於地,指曰:『須不乾前歸。』若去遠,則然香搯至某所,為還家之驗。『水約』、『香期』。」

【〈君子門〉】「閩士劉乙,醉與人爭妓,醒而悔,集書中飲酒賈禍者,編為《百悔經》。」

【〈么麼門〉】「伶官朱國賓,天姿乖狠。以其閩人,號『蟲使』。」

「荊賈譏閩人『腹內包蟲』,閩商應曰:『汝輩腹兵。』」

【〈釋族門〉】「沙門愛英示人語曰:『萬論千經,不如無念無營。』時郡娼滿瑩娘多姿富情,進士張振祖製聨云:『門前草滿無無老,床底錢多。」

【「僧行修,必大炙,號『豬羊鷄鴨三昧』。」】

「相國寺澄暉以艷娼為妻,每醉,點胸曰:『二四阿羅,烟粉釋迦』;『沒頭髮浪子,有房室如來。』快活風流,光前絶後[16]。一少年求見『梵嫂』,暉難之。」【可對《嶺表錄異》之「師郎」。】

【〈仙宗門〉】「朱起悅妓寵,事久不諧。忽逢青巾者,告曰:『陰陽之契,有『繾綣司』總其事,長官號『氤氳大使』。諸夙緣者,須鴛鴦牒下乃成,雖伉儷之正,婢妾之微,買笑之略,偷期之秘,仙凡交會,華戎配接,率由一道。』授『坤靈扇子』。」

【〈草門〉:「蘆之為物類竹,而不經霜雪,故號『蕭寒郡假節侯』。」】

【〈花門〉】「南漢謂茉莉曰『小南強』,洛陽因謂牡丹曰『大北勝』。」

「于永錫好梅花,賦〈十二香〉詩。」

「胡嵪詩:『瓶裏數枝婪尾春。』芍藥殿春,亦得是名[17]。」

【「取酴醿置書冊中,蓋『花腊』耳。」】

【〈果門〉】「建業野人種梨者詫其味,曰『蜜父』;種枇杷者恃其色,曰『蠟兄』。」

「齊、趙瓜盛,道路濃香。故彼人云:『未至舌交,先以鼻選。』」

「閩士主荔枝。臨川人不識荔枝之未腊者,故盛主楊梅。」

【〈菜門〉】「孟貫〈藥性論序〉曰:『紅莧為跛鼈之還丹。』」

「菘菜為筍奴菌妾。」

「李巍求道雪竇山中,畦蔬自供。答人曰:『鍊鶴一羹,醉貓三餅。』謂清饑道者旦暮必以菜解。」

【〈藥門〉】「僧清本精醫,藥數百品,名字詭異。予大異,究其源底,答言天成中進士侯寧極戲造《藥譜》一卷,盡出新意,改立別名於世。予假録一通,如左。」【參觀《酉陽雜俎》卷二「藥草異號」條。】

「韓愈晚年頗親脂粉,故事服食,用硫黃末攪粥飯,啖鷄男,不使交,千日,烹庖,名『火靈庫』。公間日進一只焉,始亦見功,終致絶命。」

【〈禽門〉】「郝輪畜鷄。外甥丁權伯勸畜一鷄,殺小蟲無數,損命莫知紀極。輪曰:『汝要我破除羮本。』」

【「陳喬、張佖子遊玄武湖,見群鷗,曰[18]:『此白色水禽可作脯否?』」】

「鴨為減脚鵝。」

「雁號書空匠。」

「王建封不識文義,『鴿』字傳寫訛謬,一字分三,為『人日鳥』。」

【〈獸門〉】「道家流書言麞、鹿、麂是『玉署三牲』,故道者不忌。」

【〈蟲門〉】「溫庭筠得句云:『蜜官金翼使。』無人可屬。久之,自聯曰:『花賊玉腰奴。』」

【〈魚門〉】「吳越判官毛勝,多雅戲,以地産魚蝦海物,四方所無,因造《水族加恩簿》,予全錄之。如田青是螺,申潔是蛙,皆封『濟饞都護』。」

【〈肢體〉】【「世有十様佛,皆禿者也。一僧、二尼、三老翁、四小兒、九禿瘡。」】

「廖習之食量寛博,晉祖謂:『卿腹中有五百斤肉磨。』」

「寇朝一事陳真人,得睡之涯略。劉垂範往謁,聞齁鼾之聲,雄美可聽,退告人曰:『寇先生睡中有樂,乃混沌譜華胥調雙門曲也。』」

「郭尚賢養生,口號曰:『梳頭浴脚長生事,臨臥之時小太平。』」

【〈作用門〉:笑為「口歡」,揮掃作書為「手怒」。】

【〈居室〉】「秋聲館。」

「金迷紙醉。」

「王希默對鏡終日,整飾眉髩,取杜語為『策勳亭』。」

「貧者以屋不露明,上安油瓦,以竊微光。又或四鄰局塞,則半空架版壘垛箱筥,分寢兒女,故有『假天假地』之稱。」

【「余大暑下直,忽中使促召,急裹頭巾,曰[19]:『此圍頭債也。』」】

【〈裝飾〉】「修眉史見『膠煤變相』條。」

【〈陳設門〉:「五代五十年間,易姓告代,如翻鏊上餅然。」】

【〈器具〉】「溺曰『房中弱水』,見於道書。溺器曰『夜瀦』,見唐人文集。」

「『浄君』、『涼友』帚、扇。」

「『黑太陽』出韋郇公家。炭末作大圓餅,熾爐中。」

【「張奉世運筯敏捷,盤無餘饌,號為『差使齊肩大士』。」】

【「火寸。」】

【〈文用〉】「蕭頴士至李韶家,見歙硯頗良,退語同行者:『此三灾石也。字札不奇,硯一灾。文辭不佳,二灾。窗几狼籍,三灾。』」同行者歛眉頷之。」

「楊少師見求書者紙,則歎曰:『真尺二寃家也。』」

【〈茗荈〉】「蘇廙《仙芽傳》卷九載作湯十六法。『百夀湯』水踰十沸,已失水性;『魔湯』煮水用柴為烟所薰。」

「湯悅〈森伯頌〉,蓋茶也。方飲而森然嚴乎齒牙,既久四肢森然。」

「符昭遠不喜茶,謂為『冷面草』。」

「胡嶠〈飲茶〉詩曰:『沾牙舊姓餘甘氏,破睡當封不夜侯。』新奇哉。猶子彛十二嵗,效之曰:『生涼好喚鷄蘇佛,回味宜稱橄欖仙。』」

【〈饌羞〉】【「仇士良家脯號『赤明香』,輕薄甘香,殷紅浮脆。」】

「韋巨源《食帳》:『卯羮』純兔、『格食』羊肉腸熾豆。」

「雙弓米。」

「段文昌精饌事,編《食經》五十章。有老婢掌指授,名『膳祖』。」

「唐末大饑,有飯肆榜門曰:『貨剝皮丹,每服賣三千。』服,以碗言也。」

「孫承祐饌客,指其盤筵曰:『今日坐中,南之蝤蛑,北之紅羊,東之蝦魚,西之粟,可謂富有小四海。』」

「勞瘵傳染不已,故號『義疾』[20]。」

【「隨身富貴,只有漆宅(棺)。」】

 

────────────────

 

李廌《畫品》[21]

「道士厲歸真畫虎,自衣虎皮,跳躑於庭,以放其勢[22]。」【按此在子昂畫馬及前。】

「包鼎畫〈乳虎圖〉,天下之至猛,制於父子、牝牡之情,則雖威而不怒。」

 

────────────────

 

【劉青田《連珠》[23]】「春原之草,拔盡復生;夏厨之蠅,驅去還集。故時未至,不可以強爭;勢方來,不可以力戰。是以善撲火者不迎其烟,善防水者不其急。

「食人之虎,不能吞一蝟。」

 

────────────────

 

《江鄰幾雜志》[24]

「有人嘲同州詩:『三春花發唯樗樹,二月鶯啼是老鴉。』」

「永叔書法最弱,筆濃,磨墨以借其力。」

「董仲舒云:『以仁治人,以義治我。』原甫云:『「仁」從人,「義」從我。豈造文之意耶?』」

「鄭文寶詩云:『只見開元無事久,不知貞觀用功深。』」

譏惠崇蹈襲詩(按亦見《中山詩話》[25])。

鄭天休詩:「春至不擇地,路傍花自開。」

 

────────────────

 

曹安蓼莊《讕言長語》[26]

卷下:「陳嗣初對楊士奇曰:『秀才不貧,高傲殺人。濁漢不富,教化無路。』」

「予在滇,聞一人作詩文每有奇語。後窺之,乃〈東萊左傳博議〉。」

 

────────────────

 

焦弱侯《支談》上引張天覺語曰[27]:「吾學佛,然後知儒謂以佛法觀儒家言,愈見精明也。」

上:「王汝中云:『非特禪家不借禪家路,吾儒亦不借吾儒路,況儒借禪哉?』香嚴問溈山西來意,溈山曰[28]:『我自說我底,不干汝事。』程伯淳曰:『吾學雖有所受,天理二字却自己體貼出。』」

 

────────────────

 

孔平仲《談苑》[29]

 

────────────────

 

魏了翁《讀書雜錄》[30]

「鄭子公將弑幽公,謀於子家,子家曰:『畜老,猶憚殺之,而況君乎!』晉欒書將弒厲公,召韓厥,厥曰:『殺老牛莫之敢尸,而況君乎!』二子詞雖正,而以畜比君,亦太不倫矣[31]!」

 

────────────────

 

趙台鼎《脈望》[32]

卷五:「唇上曰『人中』,以自此而上,目、耳、鼻皆雙竅。自此而下,口及二便皆單竅。合成〈泰〉卦。」」【《莊諧選錄》卷七亦有,未言所出。】【又《輟耕錄》卷五。】【楊瑀《山居新語》謂親聞趙子昂言如此。】按《七修類稿》卷十五駁此說,而未出趙名,謂若此可名「竅中」矣。

 

────────────────

 

鄭瑗《井觀》[33]

卷二:「《子華子》『今世之人』一段,竊韓文〈柳子厚墓誌〉。或者反謂退之文出《子華子》,知有古近,而不知偽真。」

論揚子雲《法言》省字不通。

 

────────────────

 

車若水《脚氣集》[34]

卷下:「兩〈赤壁賦〉,見得東坡浩然之氣,是他胸中無累。却又與孟子浩然不同。孟子集義所生。東坡是莊子來人,學不得,無門路、階梯,不比孟子,有繩墨,有積累也。本朝過嶺諸賢,雖不怨尤,亦不快活。東坡七千里渡海,真是快活。」

「哀公問社,宰我對『周人以栗』,曰『使民戰栗』。此句是周人之言,當時周人自失言了,宰我不當舉出。故聖人曰:『成事不説』云云。」

 

────────────────

 

魏了翁《經外雜抄》[35]

卷一多抄天社注後山詩,而不明言。惟「〈送魏衍移沛〉『子也尚不容,吾代諸公羞』,此司馬遷所謂『羞當世之士』」一條,為天社《注》所無。

賈端修〈許氏說文解字五音韵譜序〉曰:「安石初學《說文》,頗有所悟,獨恨求之太鑿。驟貴,附和者愈衆,而愈鑿。蓋字書自有六義,而彼乃一之,雖欲不鑿,得乎?」

卷二:「匡衡自稱鼎。揚子雲曰:『後世復有揚子雲,必知《玄》。』韓文公志李虛中云:『謂其友韓愈退之曰。』蘇孺文曰:『今日蘇孺文與故人飲酒,私恩也。』王敦自謂『王處仲』〈王戎傳〉後。」【《愛日齋叢鈔》自稱字[36]。《湛園札記》卷一:「魏崔頤〈與豫章王書〉自稱其字曰『祖濬』。」《古事比》卷十一復舉陶弘景人間書札即以「隱居」代名,王右軍〈敬謝帖〉自稱「王逸少」,盧循〈與遠公書〉自稱「范陽盧子先叩首」,柳少師〈與弟帖〉稱「誠懸呈」,權德輿〈答楊湖南書〉稱「載之再拜」,柳冕〈答鄭衢州書〉稱「敬叔頓首」,白居易〈與元九書〉稱「樂天再拜」。張謂〈長沙風土碑銘〉、元稹〈白氏長慶集序〉,皆自稱字。「家父」、「吉甫」、「寺人孟子之詩」,已先之矣。魏王昕對汝南王悦,齊祖珽對長廣王湛,隋崔頤〈答豫章王啓〉,王貞〈答齊王暕啓〉,皆自稱字。又《日知錄》卷廿三、《瞥記》卷七。】

 

────────────────

 

陸友仁《硯北雜志》[37]

「謝景初師厚詩極高,山谷娶其女,自以為從師厚得句法,而師厚之姑實歸梅聖俞,其淵源所從來遠矣。」

「懷素書多蘇才翁兄弟代作。」

「袁伯長學士博聞洽識,謂張伯雨曰:『宋東都典故,能以歲記之。渡江後事,能月記之。』」

「元章稱法書曰『墨王』。魯直詩云:『李侯畫隱百僚底。』」

「鍾、王筆法,隋人多得鍾,唐人多得王。」

「張說〈西嶽碑〉云:『太華山者,當少陰用事,萬物生華,故曰『華山』。然則不當為去聲也。』」【按《水經注》亦謂:『遠而望之若華狀,故名華山。』】

 

────────────────

 

張鷟《朝野僉載》[38]

「張亶好殺。有突厥投化,鑿其肌膚,炙之以火,不勝楚痛,日夜作蟲鳥鳴。」

「李嶠有三戾:性好榮遷,憎人昇進;性好文章,憎人才筆;性好貪濁,憎人受賂。」

 

────────────────

 

胡侍《真珠船》[39]

卷六「臥視書」條列舉古事,自王湛牀頭《周易》「體中不佳時看」起[40]。漢李尤有〈讀書枕銘〉,唐楊炯有〈臥讀書架賦〉。

 

────────────────

 

《捫虱新話》[41]

【頗有名理。】

卷二:「子由文字,晚年皆加刊定,故與東坡相反。《東坡易傳》論『天地之數五十五』云云,子由至謂為『野人之說』。」

卷三:「李商老謂:『病可詩句句是廬山景物,試拈却廬山,不知當道何語?』」

【卷十五:「章子厚曰:『飢時遇不相識,亦須索飯;飽後見爺亦不拜。』」】

 

────────────────

 

汪若海《麟書》[42]

託名鴟夷子作,四字為句,文甚奧衍。有注影射金之滅宋,乃靖康丙午所作。以異獸比金人,狐比主和者,黔驢比郭京。

 

────────────────

 

孔平仲《雜說》[43]

【《守山閣叢書》作《珩璜新論》,不分卷。】【甚精博。考俗語所本,或訂其譌。】

卷一:「文王可以為文君(張衡賦)。北狄可以為蠻(《史記匈奴傳》)。三王亦得稱帝(《史記夏紀》)。與人亦可稱匄(《前漢廣川王越傳》)。賜皆可以為賄(《書》「賄肅慎之命」)。」

「龍不獨以譬君德,凡有德者皆可以龍言也。」

「父命得為敕。人臣亦可稱萬歳【〈馬援傳〉】、諒闇【〈山濤傳〉】。」

「東床坦腹,人謂之睡,按〈羲之傳〉,乃食也。寫經換鵝,人謂《黃庭》,本傳乃《道德經》也。」

卷四:【「兜籠,今之檐子。」】

「今之肩輿,正是以人代畜。」

「柳絮時,河豚魚已過。梅聖俞詩誤。」

【「祥瑞不可憑。」「相不可憑。」「風鑑不可憑。」「陰陽不足憑。」「風水不足憑。」「佛果何如哉?」】

【「天下無窮者,才智也。陳平出六奇以佐高祖,呂氏之顓平,恐禍及己。而陸賈教之數事,則賈之智謀又在平右。劉晏治財穀不及李巽,李巽又不如程屏。」○「《新書唐璿傳》:『今日,靈夏又在夷中。舉此觀之,中國之地比唐削矣。』」○「蜀為險固,然守非其人,最為易取。後唐平蜀王衍七十五日,本朝平蜀孟昶只用六十六日[44]。」○「韓退之晚年遂有聲樂,而服金石藥。張藉〈祭文〉云:『乃出二侍女。』白樂天〈思舊〉詩云:『退之服硫黃,微之諫秋石。』退之譏人不解文字飲,作〈李博士墓志〉切戒人服金石藥。」○「章表奏對不可訾趙廣漢。按《會要》:本朝廣漢之後也。」○「宋玉賦『豈能與之料天地之高哉』,地言『高』,不可也。《後漢楊厚傳》『耳目不明』,耳言『明』,不可。」(又《史記匈奴列傳[45]》「星月」。)(參看《筆精》卷二、《觀堂集林》卷二〈與友人論詩書中成語書〉。)】

 

────────────────

 

《問答錄》[46]

皆東坡與佛印嘲戲語,俚鄙可笑。題曰蘇軾撰,實則明人偽託耳。及《今古奇觀》中蘇小妹寄夫疊字詩皆在,可想見矣。

「大杜之下小杜,小杜之下,翹然特出,非吾師而誰?」《堅瓠二集》卷一:「《悅生堂隨抄》:吳僧法海,好作惡詩。萃成帙,劉從事為序云:『師雖習西方之教,頗同東魯之風,因題曰《同東集》。長於譬喻,動有風騷。昔唐小杜既為老杜之次,今師又在小杜之下。』」見《說郛》卷十二《悅生堂隨抄》,乃賈似道作。此則云本《談選》一書,「劉」作「郟」。

 

────────────────

 

《十種曲》[47]

【《顔氏家藏尺牘》卷三[48]。《牧齋外集》25〈跋李笠翁傳奇〉:「徵材於《水滸》,按節於雍熙。《金瓶》無所鬥其淫哇,而《玉茗》不能窮其繆巧。」】【《一家言曲部誓詞》云:「但慮七情之內,無境不生;六合之中,何所不有。幻設一事,即有一事之偶同;喬命一名,即有一名之巧合。焉知不以無基之樓閣,認為有樣之葫蘆。」】

《慎鸞交》:「富有纏頭之興,貧無買笑之資。」

「伴華筵吃得身肥,闖豪門又跑將身瘦篾片褚一官語。」

第九齣孟小二選男人,取其髯多鼻大者。

耳醋〉:「好笑我家男子,背了不二色的妻房,偏喜那閱多人的妓女。」

「能高始低,先徐後疾。像搗生薑、舂大蒜,一下重似一下。只是為甚麽止見山崩,不見水漲?呀!原來不是搗人,是搗衣。」

【第三十一折】「『還要寬心纔是。』『心兒止得這一寸,叫我如何寬得來鄧蕙娘語?』」

《憐香伴》第二十八齣[49]:「也虧我當初喜做龍陽,預先開闢了這座名山,以為今日藏書之地(周公夢夾帶)。」【參看《女開科傳》第三回〈女生員棘闈對策〉:「搜檢女丁高唱云:『生員夾帶。藏在陰戶內。』監臨笑道:『閩地闈中夾帶文字,多有在糞門內搜出者。』……挖出一卷來,却是幾張血淋漓的草紙。」】

《鳳求凰》評喬夢蘭云 :「有醋才、醋理、醋學問。」

《玉搔頭》「寒香」、「硬玉」,花性甚抝。

「如今還是皇帝篾片,將來就是篾片皇帝了江彬語,今日作官人之生涯,盡此中矣。」

「洞房開破戶,花燭起殘烟非原譬也。」

《比目魚》劉絳仙以生意秘訣傳其女曰:「許看不許吃,許名不許實,許謀不許得。」

錢萬貫對鄉人曰:「難道『錢爺』兩字,生漆粘牢的?那『錢』字下面,『爺』字上面,就夾不得個字眼進去(『老』字也)?」

《巧團圓》:「糞多只怪毛坑少,肚鱉翻嫌褲帶長。」

第十八齣:變餉即以女人裝袋賣了。

「龍身可醢,龍性難馴[50]。」

《風箏誤》第二齣:「見了醜婦,不由你不老實。」【韓生:「小弟平日也不十分老實。只是見了這些醜婦,不由你不老實起來。」】

「陰氣費和陽易燮,鹽梅好劑醋難調。」

「為你那沒口福要持齋把素,教我這有食祿也忍餓熬飢。」

「花瘦草肥,蛛多蝶少。」

「容他娶妾,不如許他嫖妓;許他嫖妓,又不如容他偷情因妓迎新送舊,而良家婦又不能去來自由[51]。」

《奈何天》:「惡影不將燈作伴,怒形常與鏡為仇。」

「口無鷄舌之香,既不可並頭而寢;脚類鮑魚之氣,又不可抵足而眠。」

「貌遇花而輒羞,真有羞花之貌;容見月而思閉,果然閉月之容。」

 

────────────────

 

丁晏〈書安吳四種後〉譏其好講利,敢為大言變法[52]

李元度〈答友人論異教書〉不憂而喜:「孔、孟之教將假火輪舟車而盛行彼都。」

馮桂芬〈改科舉議〉記在林文忠坐上,饒廷襄謂:「明祖以時文取士,其事為孔、孟明理載道之事,其術為唐宗英雄入彀之術,其心為始皇焚書坑儒之心。抑之以點名搜索防弊之法,以折其廉恥;揚之以鹿鳴瓊林優異之典,以生其歆羡。三年一科,今科失而來科可得,一科復一科,轉瞬而其人已老,不能為我患。意在敗壞天下之人才,非造就天下之人才。」文忠舉盃相屬曰:「奇論!」【故趙嘏詩云:「太宗皇帝真長策,賺得英雄盡白頭。」】

 

────────────────

 

趙翼《陔餘叢攷》[53]

【周中孚《鄭堂札記》卷四謂:「雲松於經無所得,此書首列攷經四卷,大都取前人說,改頭換面。如攷《易》三則,全襲《易圖明辨》。」按又本《七修類稿》。】

卷二十:「泥馬渡江」乃宗澤假神之教,見〈宗澤傳〉。

《宋史》兀朮通檜不可信。和議之說,發於洪忠宣。【此說□云丘文莊已發之。按見《七修續稿》卷三。】檜罪不在和議,而在誅鋤善類,刼持人主。

二十一:「匆匆不暇草書」,蓋當時草書結構甚難。虞虹升說謂不暇起草者,非也。

二十二「文章忌假借」條,引減字、換字之謬:「郎瑛載虞子崖戲改岳忠武〈送張紫崕〉詩曰:『誓,神』云云。」

漢七字諺韵法。

「謎至明始刻為成書,曰《謎社便覽》。又賀從善編《千文虎》,自序謂宋有文戲,金有《百斛珠》,元有《揆敘萬類》,又《包羅天地》。」【此本《七修續稿》卷五。】

「湯若士《牡丹亭》石道姑用《千字文》打諢,本《太平廣記》引《啓顏錄》祭社文[54]。」

「都鄙」雅俗對稱,見《論衡四諱篇》。

「絕倒」非僅笑,傾倒、悲愴皆可。【始見《佩韋齋輯聞》卷三。《四寸學》卷五有補(昏倒,如《飛燕外傳》、《唐書》)。】

二十三:一言至十、十一言詩各調。【始見皮日休〈松陵集序〉,又〈雜體詩序〉論回文、雙聲等。】

二十四:詩用本朝事。

二十六「抬頭」:「《魏志》景元元年詔,尊崇燕王,上平。」

三十一「指腹為婚」引《南史韋放傳》。

「潤筆」:「高熲為制,戲曰:『筆乾。』」

三十四「葬術」:非自郭璞起。

「測字」:相字,《後漢書公孫述》、〈蔡茂傳〉。

三十八:「宋時閨女稱小娘,妓女稱小姐。」

「混號」:「《呂覽簡選篇》桀號『移大犧』,《史記》郅都為『蒼鷹』等等。江西人為『臘鷄』。」【《草木子》卷三上:「北人目南人為『臘鷄』。」《越縵堂日記》同治四年正月初五日】

「諱龜」:起元時。《鷄肋編》:浙人諱鴨。

「寃家」引《葦航記談》引《烟花記》六說。

四十「鬥將」補《池北偶談》。

四十二「命名奇詭」竊之況夔笙[55]。【參觀《浪跡叢談》卷六。】

「杜撰」:「杜米」。引《寓簡》。

 

────────────────

 

株弘《竹窗三筆》[56]

《隨筆》 :「文大成於孔子。莊子文,佳者如繁星掣電,劣者如野燒;佳者如瀑泉驚濤,劣者如亂流。安得與孔子之日月、河海比哉?」

「古尊疎經造論,有引莊子語者[57]。南人之北,北人不知舟,指其車而曉之曰:『吾舟載物致遠,猶此方之車也。』借車明舟,而非以車為舟也。」

「人對世間財色名利境界,以喻明之:有火聚於此,五物在傍[58]。一如乾草,纔觸即然;其二如木,噓之則然者也;其三如鐵,不可得然,而猶可鎔也;其四如水,不惟不然,反能滅火,然隔之釜甕,猶可沸也;其五如空,任其燔灼,體恆自如,亦不須滅,行將自滅也。」

「禪那者,此云思惟修,是貴思也。」

「仲尼曰:『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是論易,非論心,人以屬之蓍卦而已。蓋時機未至,仲尼微露而寄之乎易,使人自得之也。然則讀儒書,亦足了生死,何以佛為?曰:佛談如是妙理,徧於三藏;其在儒書,千百言而偶一及也。」

「愚夫愚婦口誦佛名,心遊千里,不知此等名讀佛,非念佛也,念從心[59]。」

「經言人欲終時,聞鐘磬聲,增其正念。」

「六道之中,復有六道。以人言之:有人而天者,國王、大臣之類是也。有人而脩羅者,獄吏、屠兒是也。」

「《增一阿含經》以知慧成就為第一義。」

「六祖偈云[60]:『惠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對境心數起,菩提作麼長。』蓋如明鏡之不斷萬境,空谷之遇呼而聲起也。」

「六根在人,不善用之,則名六賊。善用之,則種種神通耳。」

「從真起妄,妄外無真。繇水結氷,氷外無水。體一而用常二也。」

《二筆》 :「王介甫擬寒山詩有『莫認物為己』,然自身執抝。乃知大聰明人,說禪非難,而得禪難也。」

「相傳大慧杲老,大悟一十八遍,小悟不計數。夫大悟,則一悟盡悟,不俟二三。」

《三筆》 :「佛言:『心者,制之一處,無事不辦。』告子『不動心』是灰心不起,此是用心不二。」

「《宗鏡錄》謂惠能止具一隻眼,神秀則雙眼圓明。」

石鞏自言見得「半個聖人」,又曰:「見得半邊鼻」,皆「一隻眼」之謂。

 

────────────────

 

《姜先生全集》[61]

【西溟以康熙己卯京闈獄瘐死,士子怨望者揭文於市,其文載吳振棫《養吉齋餘錄》卷四。】

《湛園未定稿》【文極條達能辨】:

【「如雉護尾,如雀守翠[62]。」】

卷一〈明史刑法志總論〉。

卷二〈蘇秦論〉:「以此知儀、秦平時以才相慕,又相軋也。戰國士多奇變,而其術非從即橫,故皆不可並立於諸侯之國。龎涓之於孫子,心害其能,必欲計除之,反為所殺。如秦者,可謂工於用妬者也。」

〈周亞夫論〉:「亞喜得劇孟,乃田單奉小卒為神師之故智。」

〈荀氏八龍論〉:「八龍中,六人無所表見。荀緄畏憚宦官,至娶中常侍唐衡女為子彧婦。《列女傳》載荀爽逼嫁陰氏女,女自縊死。」

〈二氏論〉:「自東漢至宋末,佛、老未嘗分為兩人。東漢楚王英傳喜黃老,學為浮屠齋戒。桓帝立黃老浮屠祠於宮中。襄楷上書桓帝,始言老子入夷狄為浮屠[63]。今為老之學者,老氏之嫡子也;為佛之學者,老氏之庶子也。嫡失其世守,而丐貸於庶子之家。」

卷三〈友說贈計甫草〉:「友者,所以濟師道所不及。師者,分尊而勢疎。」

卷四〈五七言詩選序〉[64]:「《左氏內》、《外傳》為衰世之文。《戰國》繼之,奇橫恣肆,而左氏委靡繁絮之習,泯焉無餘矣。」

「吳章得罪,而門人不敢復名其師説[65]。張禹為相封侯,人人傳其《論語章句》,而餘家浸微。」

「陰德如耳鳴,己可得知,人不得而聞。」

【「所謂世人之無常,而徐公有常也[66]。」】

卷十〈數賊文〉(仿〈送窮文〉,賊蟠靈府中)。

《西溟文鈔》:

卷二〈敦好齋記〉:為王丹麓作,齋名本淵明「詩書敦宿好」之義。陶公為學道者,憤世俗之好黃老,故曰「洙泗輟微響」云。(按此極得間。今人多謂淵明得力老、莊,是蓋不知淵明,并不知孔子也。〈懷古田舍〉第二首:「先師有遺訓,憂道不憂貧」;〈示周祖謝三郎〉:「周生述孔業,祖謝響然臻」,皆可佐證。西溟引「洙泗」云云,見〈飲酒〉第二十首。)

《湛園藏稿》:

卷三〈札記自題〉:不從潛邱改為「劄記」。

〈題谷園印譜〉:「歐陽公終身惟一印記名。」

〈與陳其年〉:「性不喜逢人談文字,又厭聽人訴貧。」

《湛園札記》:

卷一:「《左傳》昭元年子產語,『參辰』後人作『參商』,誤也。蓋自鄭司農始。」

「『鐘大而短,則其聲疾而短聞;鐘小而長,則其聲舒而遠聞。』注:『淺則躁,躁則易竭;深則安,安則難息。』」(《周官》[67]?)

「『月旦』,服虔注謂:『月出時也。』」

「趙壹〈答皇甫規書〉:『實望仁兄』,最古。」

《後漢書》注鄙謬諸例。

「漢時生亦稱諱。」

「以」猶「與」諸例。

「周顒茹蔬,稱春韭秋菘。然道家以韭為五辛葷穢,不用。」

「南北朝不事二君者,惟鄭子翻、陶淵明二人。」

「魏、晉人省文,稱『明日』為『明』,『去年』為『去』。」

卷二:「〈賈誼傳〉:『能誦《詩》、《書》屬文。』此時《詩》、《書》未出,豈別有本也?」

「摯虞《文章流別集》三十卷,此選文之祖也。」

「顏峻《婦人詩集》二卷,此《玉台新詠》所祖也。」

「『伯魚母死,期而猶哭。孔子曰:「誰與哭者?」』先問『誰與』,後問『哭者』。鄭注:『「與」音「餘」。』」

卷三:「蠶豆即豌豆。」

「柳子厚亦善書,觀劉禹錫〈代祭柳員外文〉可見,不特與劉唱和有詩也。」

【「《漢書》易《史記》蒯通語『狡兔死』為『野禽殫』。」「沈約〈安陸昭王碑〉『南陽葦杖』代『蒲鞭』。」】

「〈喪服〉疏:『繩菲,今時不借也。』蓋喪屨之稱,非泛指芒屐也。」

卷四:「《劉貢父詩話》多誤,如『師達祿須干』以『賜』為『師』,又『歌舞』條以漢景帝為唐太宗。」

論何休注《公羊》之非。

注杜詩皆改正,《錢箋》、《潛邱劄記》多采之。

《湛園題跋》:

〈題樂毅論〉申梁武帝、陶貞白之說,以為〈樂毅論〉恐非右軍真跡。

〈題官奴小女玉潤帖後〉:「官奴,子敬小字。劉夢得詩『寫論付官奴』,注〈柳〉詩者謂是逸少女名,誤矣。」

〈題石林詩話〉駁其論「提三尺」語。

《葦間詩集》:

卷一〈明妃曲序〉曰[68]:「昭君出塞,正當呼韓入朝之後,此漢極盛時事。元帝雖悔而終與,特不欲失信於藩臣耳。後人詠史,多作中國短氣語,何不細讀《漢書》也」云云。

卷四〈苦熱行〉、〈苦寒行〉(悼徐乾學作,感世態炎涼也[69])。

 

────────────────

 

沈濤《匏廬詩話》[70]

【卷上:「《列女傳》息夫人自殺,有『穀則異室,死則同穴』之詩。宋延清〈息夫人〉詩用其事,謝枚詩皆主其說。」】

卷上:「《鶴林玉露》謂:『趙紫芝:「野水多於地,春山半是雲。」《文苑英華》所載唐詩,兩句多有之,但不作一處耳。』然此天然湊泊,的是神來之句。」

「洪稚存〈醉翁亭〉詩【『成坯再成英』云云】,與宋晁補之〈酬李唐臣贈山水短軸〉詩【『大山宮,小山霍』云云】句法相似,皆用《爾雅》。洪詩全篇奪胎《廬陵集》中〈贈沈遵〉詩。」

「天隨子〈宿嘉陵館樓〉詩:『月色江聲共一樓。』寇國寶詩:『人語鷄聲共一邱。』」

【沈石田〈落花〉詩:「美人遲暮無家別,逐客春深盡族行。」】

【「白詩〈晚春酒熟尋夢得〉:『還携小蠻去』,謂酒榼也。又有『小花蠻榼二三升』之句。」】

「〈竹枝〉初不言竹,〈柳枝〉則專咏柳。自唐己然,頗不可解。」

「昌黎詩云:『酷寒溧陽尉。』劉叉詩云:『酸寒孟夫子。』皆言其人,非謂其詩也。東野義心苦調,源出靈均,而戌削清奇,獨有千古高處,并遠勝於韓,更何論賈。」

「金手山名其集曰《三李堂》青蓮、長吉、義山。」

「《榕城詩話》載黃莘田侍兒夜來香〉絕句,見《秋江集》中,『香』字韵作『風』。」

「楊誠齋〈送朝士使虜〉之『詩成紫塞三更月,馬踏黃河十丈氷』句法,何減唐人耶?」

「趙子昂硯銘曰:『人以巧,我以拙。少鋒鋩,耐歲月。』」

【「汪鈍翁有〈橘枝詞〉,蓋仿葉水心。王初桐有〈棗枝詞〉,予有〈蔗枝詞〉。】【孫子瀟〈柳枝詞〉:「歡今何似隄邊柳,受盡東風却向西。」】

【卷中:「元馬伯庸〈李陵台〉:『頗聞蘇屬國,海上牧羝羊。』漁洋〈豫讓橋〉:『似聞柱厲叔,死報莒敖公。』」】

卷中:「吳天章『千點桃花尺半魚』,乃用〈飯牛歌〉『河中鯉魚長尺半』來。」

            94「宋徽宗〈宮詞〉云:『民間財貨雖豐富,未識新頒大觀錢。』可見『觀』作去聲,《易觀卦》陸氏釋文同。今人作平聲,難免『山陰陸務觀』之誚。」

「徐凝〈二月十五日作〉曰:『長短一年相似處,中秋未必勝中春。不寒不暖看明月,況是從來少睡人。』」

「顧俠君〈觀西樓傳奇〉云:『今日尊前看白美,眉尖一半舊啼痕。』自注:『「白美」,木姬本名也。』按今院本作『穆素徽』,蓋假『木』音為『穆』,假『白美』義為『素徽』耳。」

「徐文長句曰:『昨宵殺蝨三十個,亦報將軍破月支。』」

「朱韋齋〈丹溪道中〉:『社酒欲村。』賈島〈題章博士新居〉云:『菡萏欲門。』」

「嘉興、錢塘、揚州皆有蘇小。」

【卷下:「雙聲疊韻,其妙不減少陵之『卑枝』、『接葉』,魯望之『觸竹』、『穿烟』。」】

卷下:「皮襲美〈新秋言懷寄魯望〉:『檜身渾個矮,石面得能䫜。』『渾個』、『得能』皆吳語。」

「〈漫興〉誤作〈漫與〉,非自楊鐵厓始。」【《訂譌叢錄》卷七「漫與」引介甫、東坡詩證之。】

 

────────────────

 

【「朗若列眉,照如發瞶。」】

【「道旁之李,苦其猶甘;車下之薪,勞而誰告?」】

 

────────────────

 

《微尚齋雜文》,汪兆鏞[71]

【謝康樂詩[72]:「伊余秉微尚。」】

卷一〈讀史記貨殖傳〉駁姚姬傳說,以為子長此〈傳〉「與〈平準〉相表裏」,所以「重商政」,非譏切好利也。「惲子居云:『〈貨殖〉亦天人古今之大會也。』知言哉!」

〈說忠〉:「《大戴禮三朝記》:『知忠必知中。』《廣韵》:『忠,無私也。』《後漢書任延傳》曰:『私臣不忠,忠臣不私。』世以諂媚為忠,私也,不忠之甚也。」

【「顏之推歷仕周、隋,而稱梁為本朝[73]。張公禮入隋,而〈龍藏寺碑〉書齊官。〈劉猛進墓志〉入隋書甲子,而仍作陳官。」】

卷四〈與高媿室書〉論女學不當有男師:「《周禮》:『九嬪掌婦學。』《詩覃》:『言告師氏』,《毛傳》:『師,女師也。』《儀禮士昏篇》鄭注[74]:『姆能以婦道教人。』《禮記內則》:『女子十年不出,姆教。』且女子出不踰閾,安用習英、日語言文字哉?」

〈復林朴山書〉:「侯朝宗非欲干祿新朝者。朝廷搜揚山林之士,幾有如洪武初不為臣之罰。將按治朝宗,連及其父,恂趣應省試,事乃得釋。中副車後,逾三年未聞再試【此與呂晚村相同】。〈與方密之書〉云:『昔贈檿絲之衣,病妻欲稍為裁剪,以就時製,力止之,他日當出完全者以相示。家有方外室三楹,中種閩蘭、粵竹,上懸鄭思肖畫無根梅一軸,并藏陶元亮入宋以後詩篇,當共詳翫之。』此其寄託所在。」(汪氏屢言辛亥以後,堅謝徵辟。然則清人之待明遺民,苛於民國多矣。〈祭朱彊村文〉有云:「浯谿有銘,椽筆橫掃。」此等語在清初豈不招禍?顧尚痛罵民國,何耶?朱愚厂〈書遺山文集〉一篇,為遺老者,不可不知。)

 

────────────────

 

黃太沖《汰存錄》[75]

夏彝仲書為「不幸存錄」,顛倒是非。

「世未有中立而不為小人者。」

 

────────────────

 

章大來《偁陽雜錄》[76]

「方書言:一字者,蓋二分半也,二字分其半為一。」

倪鴻寶「以妾冒妻」事。

「王安節與弟宓草皆工山水。《池北偶談》、《香祖筆記》誤以宓草為兄,又誤為工花鳥。」

「律詩首句失韵為『入群孤雁』,落句失韵為『出群孤雁』,今人祇解首句。」(按不知何本?大來甚陋,如謂[77]:「杜子美得石有文,懷入蔥肆事,編杜集者皆不識,余聞之鴻寶倪先生之子無功,云先生口授者。」而下條「白樂天女金鑾早夭」又駁《雲仙雜記》,不知前事亦出此書。)

 

────────────────

 

《卍齋璅錄》,李調元[78]

「『天癸』出《素問》,『』象四方之水流入地中也。」

【「卍」字見李調元〈卍齋璅錄序〉。「天癸』出《素問》,「」字象四方之水流入地中也。】

 

────────────────

 

周中孚《鄭堂札記》[79]

卷二:「韓非子古衹稱『韓子』,今加『非』字,恐與昌黎相混。」

輯《靜志居詩話》,無刪節,有考訂,與今流傳盧抱經輯本稿不同。

卷四:公安、竟陵派,王敬美早料及,參觀《藝圃擷餘》「尚故事」一則。

「子由志東坡墓,但言其文得於莊,絕不及佛。使果有得於佛,子由非理學中人,必不諱言。而近世某鉅公,以為坡公之文,得力《華嚴經》。王阮亭本之,作詩云云。詩之失誣,無足深論。而某鉅公之立說,不過借以文其禪誦之陋。」

卷三:「義山〈失題〉云:『漦龍性漫馴。』馮注謂:『性,疑信之訛。』按本顏延年〈五君詠〉,或上句『如』字訛耳。」

卷四:「義山〈哭劉司戶〉詩『不待相孫弘』,省一『公』字,刱。」【李山甫〈題陳將軍別墅〉:「葛龍闲卧待時來。」錢起〈登劉賓客高齋〉:「林間客散孫弘閣。」又韓翃〈送韋秀才〉:「幾日孫弘閣。」】【《全唐文》269 王覿〈十八學士圖記〉:「褚亮、虞南。」】【《四寸學》卷四引唐人詩「東朔」〔趙彥昭〕、「揚雲」〔孟浩然〕、「申包」〔太白〕、「宓(子)賤」、「陶(宏)景」、「蘧(伯)玉」、「陶淵」、「酈(食)其」。】【《十駕齋養新錄》十二「古人姓名割裂」條極詳。】【《癸巳存稿》卷十二姓字省文為詞學說。白居易〈和酬鄭侍御東陽春悶〉:「憑君一詠向周師。」自注:「周判官師範,蘇杭舊判官。去『範』字叶韵。」】【實開自《左傳》昭二年之「莒展」(輿)、定四年之「晉重」。班固〈幽通賦〉亦云「重」,復曰「巨」(君)[80]。王逸〈九思〉之「百」(里奚),潘岳〈西征賦〉之「重」及〈馬汧督誄〉之「齊萬」(年)。孟浩然〈李氏園林卧疾〉至以張平子為「子平」。】【按此又與山谷之「樂羊終愧巴西」相同[81]。按《思益堂日札》卷五「古人姓名截用」條最詳博,《四寸學》疑襲之。《靈芬館詩話》卷一云:「唐人詩割截人名,如老杜『劉牢是外甥』、『葛亮貴和書有篇』。樂天〈和酬鄭侍御東陽春悶放懷〉末句『憑君一詠問周師』,自注:『周判官師範,去「範」字叶韵[82]。』」又《庭立紀聞》卷二詳舉藺相、申包、《戰(國)策》、《(三)國(志)》、《晉(書)》、《史》、《通》等等。】

 

────────────────

 

胡鳴玉《訂譌雜錄》[83]

卷一:「『索解人不得』三字連,與上句『能言人』一例,謂求解也。今用作『求一能解之人』,非也」

卷四:「『數見不鮮』出〈陸賈傳〉,謂『常來之客不殺鷄』也《日知錄》。【參觀《通俗編》卷十三。早見宋康與之《昨夢錄》。《義府》卷下謂:「久則生厭,父子間亦當少往。」】

卷五:「『涪翁』之名,初見《後漢書郭玉傳》。」【見詩中,如李端〈贈道士〉之「甘為鄉曲號涪翁」。《愛日齋叢鈔》、《復齋漫錄》、《漁隱叢話》[84]。】

卷三:「貫穿,或如退之〈贈張籍〉詩『貫丳音產』。」

「二十八宿,音肅,俗作秀,非申洪文敏之說【「宿」字二音,亦見《畏壘筆記》卷三。】

卷四:「原韵」當作「元韵」。引《日知錄》:「元者,本也。原者,再也[85]。故曰『復原官』。」

卷五「遷鶯」:「劉賓客《嘉話錄》曰:『〈伐木〉詩並無「鶯」字。』案楊楨詩、蘇味道詩皆用『遷鶯』事,誤在樂天作《六帖》前。」

卷七:「葷臭菜、腥魚肉有辨戴埴《鼠璞》。」

卷八:「圯不從己,音移,楚人謂橋為圯。太白『我來圯橋上』,遂有『橋橋』之誚。」【《筆乘》一已言之。】

【彭祖八字:壬子、壬子、辛亥、辛亥。】

 

────────────────

 

《笑禪錄》見《圖書集成神異典》第七十六[86]

皆以禪語為詼諧之資,如笑《金剛經》說「有我者,即是非我」,則取「僧見秀才,不為禮,曰:『不起是起。』秀才以扇擊其頭曰:『打是不打』」【張文潛《明道雜志》記丘浚摑珊禪師事,全同:「接是不接」、「打是不打」。】;笑藥山答如何不被境惑,曰:「聽他何礙」,則取「一長者妓席閉目叉手,酒畢,妓重索賞,長者云:『我不曾看。』妓曰:『看的何妨,想的獨很。』」

「一監生聽友人勸讀書,數日出,謝曰:『果然書該讀。我往常只說是寫的,原來都是印的。』」【《艾子外語》則作艾子教齊湣王事。】

 

────────────────

 

王世貞《藝苑巵言附錄》[87]

卷三:「吾王氏墨池一派,為烏衣、馬糞奪盡,今遂奄然。吾眼中有筆,故不敢不任識書;腕中有鬼,故不任書。記此以解嘲。」

《附錄》卷四:「畫力可五百年,至八百年而神去,千年絕矣。書力可八百年,至千年而神去,千二百年絕矣。唯於文章,更萬古而長新。書畫可臨可摹,文至臨摹則醜矣。」【《五雜組》亦云[88]:「書力可千年,畫力可五百年。」參觀《畫禪室隨筆》卷四。

「書道成後,揮灑時入心不過秒忽。畫學成後,盤礴時入心不能絲毫。詩文總至成就,臨期結撰,必透入心方寸。以此知書畫之士多長年,蓋有故也。」【《歸愚詩鈔》卷二〈寄張墨岑〉亦云[89]。】【微言漁洋□引此。】【《畫眼》亦云:「黃大痴九十,而貌如童顏。米友仁八十餘,神明不衰,無疾而逝。蓋畫中烟雲供養也。」又云:「畫之道,所謂眼前無非生機,故其人往往多壽。至如刻畫細謹,為造物役,乃能損壽,蓋無生機也。黃子久、沈石田、文徵仲皆大耋。仇英短命,趙吳興止六十餘。仇、趙品格雖不同,皆習者之流,非以畫為寄,以畫為樂者也。寄樂於畫,自黃公望始。」】

「書法故有時代,魏、晉尚矣,六朝之不及魏、晉,猶宋、元之不及六朝與唐也。畫則不然,若魏、晉、若六朝、若唐、若宋、若元人物、山水、花鳥,各自成佛作祖,不以時代為限。」【亦見《畫禪室隨筆》卷二。】

「孫滁陽為河南憲,怒張平山,誘之入,桚其左手指,以右手畫鍾馗。」

「文待詔稱啓南為先生,每謂人:『吾先生,神仙人也,百文某安敢望!』家弟一日問待詔:『道復嘗從翁學書畫耶?』待詔微笑,謂:『吾道復舉業師耳,渠書畫自有門逕,非吾徒也。』意不滿之如此。」

「待詔書畫平生三不肯應,謂親藩、中貴人、外國人也。」

「待詔預脩國史,北人同館局者從待詔丏畫弗應,輙流言曰:『文某當從西殿供事,奈何辱我翰林為?』」

 

────────────────

 

屠本畯《憨子雜俎》[90]

「商駕大艘渡海,誤入鯤魚腹中。鯤游天池,大鵬過,撮而吞之。飛大人國,止於大人眉稜間。大人以為蠅也,摑之斃。久之,鵬腐鯤潰,大艘得出,閣於岩際。……王姥眠石上,而乳接天。眾哀求(歸計),姥徐至山頂,望海尚千里也,坐艘傍施溺。汩汩悠悠,撼動大舟;滂滂湯湯,流下崐崗;泌泌,載胥岌岌;漰漰湃湃,倏抵大海。」

「諧客野雲,挾換白回黑之術。每飧盡一石,所泄之氣,用以燻鬚,能令白者黃,黃者黑。」

「艾子問方士曰:『先生壽幾何?』方士啞然,曰:『余忘之矣!憶童時看宓羲畫卦,見其蛇身人首,歸患驚癇』云云。」【陸灼《艾子後語》同。】【《堅瓠十集》卷四「方士大言」則本此,略增改。《東坡志林》原有三老人相遇論年一則。】

 

────────────────

 

耿定向《權子》[91]:「羅文恭遊楚,謂士曰:『曾有人歆道學之聲,而慕學之者,日行道上,賓賓張拱,跬步不逾繩矩。久之覺憊,呼從者:「顧後有行人否?」從者曰:「無。」乃率意以趨。其一人足恭綏步如之,偶驟雨至,疾趨里許,忽自悔曰:「吾失足容矣,過不憚改,可也。」乃冒雨還始趨處,紆徐更步過焉。前者偽,後者迂。志學者須祛此二障而後可。』」〈志學〉

「杭城元宵,市有燈謎曰:『左邊左邊,右邊右邊;上些上些,下些下些;不是不是,正是正是;重些重些,輕些輕些。』蓋搔瘠隱語也。陽明謂弟子曰:『狀吾致知之旨,莫精切若此。』」〈致知〉

「一友素愿,心齋先生欲開其悟,為言曰[92]:『說謊亦良知。』」

《附錄》[93]:「里尹寤,摩頂自詫,曰:『僧故在是,我今何在邪?』」〈僧在〉【按此本宋蕭德藻寓言〈吳五百〉,文見趙與時《賓退錄》。】

「有盲子道涸溪橋上,懼失墜,兩手攀楯,兢兢握固,自分失手必墮深淵。已過者告曰:『毋怖,第放下,即實地也。』盲子不信,握楯長號。久之力憊,失手墜地,乃自哂曰:『嘻!蚤知實地,何久自苦耶?』」

「人有癢,令其子索之,三索而三弗中,其妻五索而五勿中。其人怒,乃自引手,一搔而癢絕。」

「兩人相詬於衢。甲曰:『你欺心。』乙曰:『你沒天理。』陽明謂弟子曰:『小子聽之,兩人講學也。曰心曰天理,非講學而何?』曰:『既講學,又焉詬?』曰:『夫夫也,惟知求諸人,不知反諸己,故也。』」【亦見馮猶龍《笑府》,結語曰:「你看如今道學先生,那個是和睦的?」】

「田舍翁子學書『三』字後,即謝師去。後有官飯,治狀書『萬』字,自晨至午,才得五百畫。」

「齊奄家貓號『虎貓』,後因人言號『龍貓』,又『雲貓』,又『風貓』,又『墻貓』,又『鼠貓』。」

「粵令性悅諛,一隸故偶語曰:『凡居民上,類喜諛,惟阿主不然。』」

「沈屯子曰:『若欲吾寬心,須楊文廣圍解,負竹者抵家,又麻哈子作休書見付,乃得也。』」

 

────────────────

 

《東坡先生艾子雜說》(《顧氏文房小說》)[94]

【陸灼《艾子後語》甚佳,兩則已采於《五雜組》[95]。屠本畯《艾子外語》文澀而意劣,「海翁善謔」條獲鷁事,與《權子》「假人」條全同。】

「有村老挈苜蓿一筐獻艾子,且曰:『此物初生,未敢嘗,乃先以薦。』艾子喜曰:『煩汝致新,然我享之後,次及何人?』曰:『獻公罷,即刈以餵驢也。』」

「艾子好飲,少醒日。門生相與謀曰:『此不可以諫止,唯以險事怵之,庶可誡。』一日,大飲而噦,門人密抽彘腸致噦中,持以示曰:『凡人具五臓方能活,今公因飲而出一臓,止四臓矣!何以生耶?』艾子熟視而笑曰:『唐三藏猶可活,況有四耶?』」

「艾子一夕疾呼一人鑚火,久不至,促之,門人曰:『暗索鑚具不得,可持燭來共索之。』」

「媼問禽滑釐曰:『馬鬃生向上而短,馬尾生向下而長,其故何也?』滑釐笑曰:『此易曉:鬃上搶,勢逆而強,故天使之短;尾下垂,勢順而遜,故天以之長。』媼曰:『然則人之髮長鬚短,何也?』」

「營丘士好詰難,艾子慍曰:『死人生前好詰難,故鼓鐸以樂其尸耳。』」

「二齊鄙人食肉以後,自言有智。一曰:『人脚面前出,甚便。若後出,豈不為繼來者所踐?』其一曰:『吾人鼻孔向下,甚利。若向上,豈不為天雨注之乎?』」

「艾子好為詩,宿逆旅,聞鄰房人言曰:『一首也。又一首也。』乃腹疾暴下。」

 

────────────────

 

《堅瓠集》[96]

《首》卷一:「朱彥時〈黑兒〉詩云:『怒如鸜鵒鬥,樂似鸕鷀喜。』山谷〈戲少游〉詩『百勞鸜鵒妃』本此。晉惠『南風』、劉鋹『媚猪』,亦皆以玄質爭妍。」【「明末妓李三號『水墨李三娘』。」】【卷三復有「醬油豆腐乾」。】【參觀 Sidney Lee, Fr. Renaissance in England Dark Lady,又俞曲園《茶香室續鈔》卷五說「䵣己」。】

【「顧元慶《偶談》載宋曹豳西士慰足詞〈紅窗迥〉(《詞苑萃編》二十二遂附會為曹元寵作),云:『懊恨這一雙脚底,一日廝趕上五六十里。爭氣。扶持我去,博得官歸。恁時賞你穿對朝靴,安排你在轎兒裏。更選個弓樣鞋,夜間伴你。』」】

「吳門風俗曰『肥冬瘦年』,互送物件。宋顏度有詩曰:『脚錢盡處渾閒事,原物多時却再歸。』」

「楊月湖詩:『東坡但願生兒蠢,只為聰明自占多。媿我生平愚且魯,生兒那怕過東坡。』」

卷二:「王季重有〈無不可買謠〉。唐人所謂『當今之選,非錢不行。』」

「明孝宗體不佳,即誦詩曰:『自身有病自心知,身病還將心自醫。心若病時身亦病,心生原是病生時。』」

【「人譏李西涯詩曰:『回首湘江春水綠,鷓鴣啼罷子規啼(「行不得也哥哥」、「不如歸去」)。』」】

「解縉弔友人喪妻,曰:『恭喜。四德俱無,七出咸備。嗚呼哀哉,大吉大利!』」

卷三:「或改東坡詩曰:『無事此游戲,一日似三日。若活七十年,便是二百一。』馮猶龍反之曰:『多事此勞擾,一日如一刻。便活九十九,湊不上一日。』」

卷四:「人嘲夏貴詩曰:『享年八十三,何不七十九宋亡四年而死也[97]?鳴呼夏相公,萬代名不朽。』」(見《說郛》卷二十七《三朝野史》。)

《二集》卷一:「各省地諱:江西臘鷄、四川鼠。」

【「自牖執手,以杖叩脛[98]。」】

「汪南溟嘲方于魯詩云:『寒回死等桃花雪,熱透生憎柳絮風。尋常一樣方于魯,纔著絨衣便不同。』」

卷四:「嘲弔客吃死飯曰:『家風誤認喪家狗,不過當年讀去聲。』」【見鄭仲夔《耳新》卷五。】

《三集》卷一:「傅占衡平叔〈啖評〉曰:『涂若水如深淵大澤,初無虛滿。劉文伯如膏霖入畝。徐疾相更。吳兌奇如武后宣淫,但恨其少,又如劉雍嗜痂,不惜他人流血。……劉武叔如初習蒼鷹,一往奮擊。……張八和如人面瘡,日食四兩肉,雖費用不多,而求取可厭。周開甫如……怯卒無級,收骨而已。……席弼可如腹臍似口,不能容受,又如進兵咸陽。但阻函谷。』」

紅葉題詩攷。

「《墨子》、《韓非子》皆言楚靈王好細腰。《尹文子》謂是楚莊王。劉禹錫〈踏歌行〉云:『為是襄王故宮地,至今猶自細腰多。』」【此節本《西溪叢話》。】

「明弘治己酉順天鄉試,不許用『空』、『定』、『慧』三字,以涉禪語。」【參觀焦弱侯〈支談〉以「回也屢空」為空無所有。】

「林可山自稱和靖孫,姜石帚嘲曰:『若非鶴種并梅種,定是瓜皮搭李皮。』」【見《至正直記》。】

【嘲撐涼傘詩:「真個有天沒日頭。」】

卷三:「沈石田有〈化鬚疏〉手卷」,為其友趙鳴玉化鬚。

卷四:「馬湘蘭遭訟事,曰:『惟其有昔日之虛名,所以有今日之實禍。』」

【「左國璣妹嫁某。某不憐之,取妓充後房。一日妓逃,左嘲以絕句,有云:『仍對無鹽老孟光。』」】

《四集》卷一:「吃語詩」。

「四喜添字」。

「姚園客《露書》:有相毆者訟之官,擬云:『福州剪子雲南刀,廣東茶銚蘇州縧。打得好,打得好。』」

卷二:閩語作詩,見《石田雜記》,乃陳震啓東作。

「譏相士袁柳莊詩曰:『九尺曹交湯九尺,重瞳項羽舜重瞳。形容何乃一相似,功業如何兩不同?』」

【卷二:《葦航紀談》引《烟花記》:「『冤家』之說有六。」又《金陵瑣事》記「顛不剌寶石一塊」,《西廂記》亦云。】

《五集》乃顧貞觀作。【《補集序》乃洪昉思作。】

卷一:《桐下聽然》:「雲間莫如忠六歲作『子曰』,破題云:『匹夫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書亦載陳鎏雨泉作〈於赫混沌續千字文〉,見《七集》卷四。】

【韓滉〈聽歌悵然自述〉[99]:「黃金用盡教歌舞,留與他人樂少年。」】

卷二:「人曾作僧,人弗可以為佛;女卑為婢,女又可以為奴。」【《穆堂別稾》卷三十七。】

卷三:「李密厂〈半歌〉云:『半之受用無邊。』」

卷三「望湖亭絕句」:「不是詩人長丈二,緣何放屁在高墻?」

《六集》卷一:【有錢某四十餘成婚,作〈于飛樂〉詞,有「浪子從良」之語。】

「綦母民、成公綏、魯褒皆有〈錢神論〉。袁中郎〈讀錢神論〉詩:『閒來偶讀錢神論,始識人情今益古。古時孔方比阿兄,今日阿兄勝阿父。』顧元慶《簷曝偶談》云當呼為『孔奴』。」

卷三:〈虞伯生戴笠圖〉四律逸詩。

【卷四:「俗呼補代為野貓,疑作野冒。」】

《七集》卷一:「富翁言:『致富之道,當除五賊,仁、義、禮、智、信是也。」

卷二:「六同同鄉、同志、同年、同官、同事、同游。」

「元末紅軍」:「旗上聯云:『虎賁三千』云云。」

卷三:《漢書西域傳》:「馮夫人名嫽,漢宮人,持節和戎。」楊升庵謂:「此事甚奇。」而六朝、唐人以入篇詠者,惟劉孝威、駱賓王、徐堅三人耳[100]

「孔退之破『樓』字:『因地之不足,取天之有餘。』」【本《至正直記》卷四。亦見《七修續稿》卷五:「占天之有餘,補地之不足」,未言作者名。】

【《八集》卷一:尤西堂〈偶感𨢄奴兒令〉:「只求夢裡流年好,今夜邯鄲,明夜巫山,睡過三生亦喜歡。」】

《八集》卷三:金長文〈足說〉曰:「脚者,却也,謂却而勿前也。跟者,艮也,謂艮而勿動也。趾者,止也,謂止而勿行也。腿者,退也,謂退而勿進也。」

卷四:毛穉賓〈禁女子纏足表〉。【《補集》卷三有〈謝禁纏足表〉,且謂清初民間有「盤頭放脚」之說。】

《九集》卷四:祝枝山《猥談》謂「上大人,丘乙己」乃「孔子上其父書」也。「乙己」也,一己也,一身之謂。

《十集》卷一:「龍生九子」各說。

「茅鹿門晚喜作詩,自稱『半路修行』。」

卷二「田說」(皆就「田」字生發,如沈石田「富字足」、「累字頭」之類)。

卷三「姑嫂成婚判」(據《暇弋篇》,即〈亂點鴛鴦譜〉事)。

「廁上扁對」。

卷四:「一士作〈夫婦之愚〉文,有云:『夫至大也,而婦能載之。婦至小也,而夫能破之[101]。夫者上察下也,婦者下察上也。上察下察,鳶飛魚躍之象也。』」

【「燈婢燭奴」[102]:「嚴分宜父子以金銀器鑄婦人,以陰受溺為虎子。」】

《續集》卷四:冥司重「十字罪」:「睚眥生惡念,邂逅起邪心。」

「插不臘」,滿語謂「膫子」。「芋艿韌音認」,粵語謂「厥物硬」耳。

《廣集》卷一:「《五雜組》[103]:『盡人間不美之俗、不良之輩,而京師皆有之,殆古之所謂「陸海」者。或謂不如是,不足為京師。』」【按王儉諫齊高帝,引謝安所謂「不爾何以為京師」,《晉書謝安傳》不載。

「丘尼者,冒吾先聖名字耳。」

卷三:《關西故實》載蘇武未嘗妃胡婦,天遣牝狸與合,生一子。

卷四:「柳獨列於二十八宿者。寄根於天,倒插枝栽,無不可活。絮入水亦化為萍,到處生理暢遂。送行折柳者,以人之去鄉,正如木之離土,望其如柳之隨處皆安耳。」

卷五:宗子相為其女祟死。

卷六:「華清宮泉石上有紅斑,相傳為楊妃入月痕見《高坡異纂》。」

《補集》卷一:《七修類稿》:「吳人娶婦欲長,美觀瞻也。楚人欲矮,善補傭工也。王蔭伯作〈娶婦詞〉云云。」

【「車若水《脚氣集》載潘默成〈磨鏡帖〉云[104]:『僕自喻昏鏡,喻書為磨鏡藥。』」】

卷四:「倪鴻寶詩有云:『將無忠義事,不及食河豚。』陸雲士取此意作〈離亭燕〉詞,結語云[105]:『子孝臣忠千古事,只是難𢬵一死。口腹亦何為,竟肯輕生若此?』」【按倪詩意本《晉書傅咸傳》:「『酒色之殺人,此甚於作直。』坐酒色死,人不為悔,逆畏以直致禍。」】

卷六:斥《香奩集》。

卷六:李聖許〈月字謎〉、〈心字謎〉。

〈姜字謎〉云:「少牢頭,小娘脚。形容似美人,天性却老辣。」

《餘集》卷二:「《明世說》:『江南某相國語所親曰:「酒、色、財、氣,近萃吾門。大兒好飲,次兒好貨,三兒好色[106]。老人訓之不聽,惟有怒氣填胸而已。」』予幼時聞先輩斥其子曰:『大凡人必須人、家兼做為妙。大兒做家而不做人,次兒做人而不做家,三兒既不做人,又不做家。』」

 

────────────────

 

《韵語陽秋》卷一[107]:老杜作詩用「」字、「不肯」字。

 

────────────────

 

《唐詩紀事》[108]

卷二:「文宗謂左右云:『若不甲夜視事,乙夜觀書,何以為人君耶?』嘗欲置詩博士。」

「宣宗好進士,嘗自題『鄉貢進士李道龍』。」

卷三:「薛收與弟德音、元欽齊名,號『河東三鳳』。收為長離,德音為鸑鷟,元敬為鵷雛。」

卷四:魏徵〈出關〉詩云:「縱橫計不就,慷慨志猶存」;「季布無二諾,侯嬴重一言。」

*馬周〈浮江旅思〉云:「山遠疑無樹,潮平似不流。」*【**按卷九作韋承慶詩。】

張懷慶竊李義府詩。

卷五:「元萬頃從李勣征高麗,糧不及期,萬頃作離合詩密報,勣曰:『軍機切遽,何以詩為?』欲斬之。勣令作文檄高麗,有『不知守鴨淥之險』語,莫離支報曰:『謹聞命矣。』遂移兵鴨淥,軍不得入。」

卷六:「杜審言將死,謂宋之問、武平一曰:『吾在,久壓公等。今且死,固大慰,但恨不見替人。』」

李崇嗣〈獨愁〉云:「聞道成都酒,無錢亦可求。不知將幾許,銷得此來愁。」

卷七:「霍王元軌論郎餘令兄弟曰:『不意培塿而松柏為林也。』」

「駱賓王七歲〈詠鵝〉云:『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淥水,紅掌撥清波。』」

王勃〈詠風〉云:「日落山水靜,為君起松聲。」

卷八:「盧藏用論子昂曰:『道喪五百歲而得陳君。』顔真卿曰:『若激昻頹俗,雖無害於過正;權其中論,不亦傷於厚誣。與沈隱侯論謝康樂「靈均以來,此秘未覩」同也。』」

卷九:宗楚客〈幸安樂公主西園應制詩〉云:「日映層巗圖畫色,風揺雜樹管絃聲。」

韋承慶〈直中書省詩〉:「螢光向日盡,蚊力負山疲。」

「李逈秀為兵部尚書,有疾,謂問者曰:『僕自知當作侍中,有命,固不憂也。』問者出門而終,詔贈侍中。」

「張說嘆崔湜曰:『文與位固可致,其年不可及也。』」

卷十:「崔日用為相,謂人曰:『吾平生所事,皆適時制變,不專始謀。然每一反思,若芒刺在背。』」

卷十一:沈佺期〈酬蘇味道夏晚省中〉云:「小池殘暑退,高樹早涼歸。」

宋之問:「口過齒疾。」

卷十三:崔液〈上元詩〉:「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劉希夷〈秋日題汝陽潭壁〉云:「魚鱗可憐紫,鴨毛自然碧。」

卷十五:崔國輔〈長信宮〉云:「長信宮中草,年年愁處生。時侵珠履迹,不使玉階行。」

卷十七:賀知章〈詠柳〉云:「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李太白詩:「昔作芙蓉花,今為斷腸草。以色事他人,能得幾時好?」】

【「苜蓿盤」乃薛令之詩,明皇題其傍曰:「若嫌松桂寒,任逐桑榆暖。」】

【尉遲匡〈塞上曲〉:「夜夜月為青塚鏡,年年雪作黑山花。」】

【張祜〈題浩然宅〉云:「孟簡雖持節,襄陽屬浩然。」】

【李衛公〈遊虎丘〉自注:「褚彥回見凡人所稱,常過其實。又見虎丘,則逾其所聞。」】

【劉眘虛:「時有落花至,遠隨流水香。」】

【盧象:「雷聲轉幽壑,雲氣杳流水。」】

卷廿七:暢當:「寒林苞晚橘,風絮露垂楊。湖畔聞漁唱,天邊數雁行。」

【獨孤及:「繫越有長纓,封關只一丸。」】

皇甫冉:「燕知社日辭巢去,菊為重陽冒雨開。」

卷廿八:胡令能釘鉸

杜誦:「流水生涯盡,浮雲世事空。」

朱絳〈春女怨〉云:「欲知無限傷春意,併在停針不語時。」

元凜〈九日對酒〉云:「風惹菊香無限來。」

「楊志堅與妻離婚,送之曰:『荊釵任意撩新鬢,明鏡從他別畫眉。今日便同行路客,相逢即是下山時。』」

劉方平〈秋夜汎舟〉云:「萬影皆因月,千聲各為秋。」

卷廿九:張眾甫〈送李觀之宣州〉云:「自當舟檝路,應濟往來人。」

梁鍠〈七夕〉云:「片歡秋始展,殘夢曉翻催。」

〈詠木老人〉:「刻木牽絲作老翁,鷄皮鶴髮與真同[109]。須臾弄罷寂無事,還似人生一夢中。」

戴叔倫〈寄朱放〉曰:「此別又萬里,少年能幾時?」

〈吳明府自遠來〉云:「歲月不可問,山川何處來?」

三十:李益:「當路楊花不避人」,「馬汗凍成霜。」

耿湋:「古道無人行,秋風動禾黍。」〈秋日〉

〈酬暢當〉:「月高城影盡,霜重柳條疏。」

韓翃〈題薦福衡岳禪師房〉:「深戶映花關。」

司空曙〈新蟬〉云:「微風初滿樹,落日稍沉城。」

卷三十二:劉商〈古意〉:「連曙寢衣冷,開門霜露凝。風吹昨夜淚,一片枕前氷。」

卷三十三:「陸希聲序李觀文曰:『每篇得意處,如健馬在御,蹀蹀不能止。』」

三十五:「陸暢即作〈蜀道易〉者初娶董氏女,每旦婢進澡豆,暢輙沃水服之。或曰:『君為貴門女婿,幾多樂事。』陸曰:『貴門苦禮法,俾予食辣麨,殆不可過。』」

歐陽詹〈翫月詩序〉論古翫月之風,何以秋為貴。

三十六:劉皂〈長門怨〉云:「珊瑚枕上千行淚,不是思君是恨君。」

三十八:白樂天〈與元九書〉:「齒髮早衰白,瞥瞥然如飛蠅垂珠在眸子中也。」

三十九:李紳〈憫農詩〉曰:「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飱,粒粒皆辛苦。」(〈善才行〉甚佳,不亞元、白。)

賈島〈怨憤〉詩曰:「破却千家作一池,不栽桃李種薔薇。薔薇花落秋風起,荊棘滿庭君始知。」

四十:「張登賦云:『鶡必鬥而知斃,龍雖屠而不馴』;『道雖由己,感於知己;名不加人,成必因人。』」

四十一:施肩吾屬對纖巧。

鮑溶〈秋懷〉云:「萬里歧路多,一身天地窄。」

【方干〈贈徐凝〉詩曰:「吟得新詩草裡論」,反言村裡老[110]。】

四十三:于良史:「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風兼殘雪起,河帶斷氷流。」

衛象:「大海從魚躍,長空任鳥飛。」

四十七:李播〈見志》云:「去歲買琴不與價,今年沽酒未還錢。門前債主鴈行立,屋裏醉人魚貫眠。」

五十一:崔鉉〈架上鷹〉:「天邊心胆架頭身,欲擬飛騰未有因。萬里碧霄終一去,不知誰是解絛人?」

卷五十四:孟遲〈過垓下〉云:「天地有時饒一擲,江山無主任平分。」

五十五:「盧肇居榜末,謝試官云:『巨鼇屓贔,首冠蓬山。』試官曰:『某恨人數擠排,深慙名第奉浼,何云首冠?』肇曰:『頑石處上,巨鰲戴之,豈非冠耶?』」【按《夢溪筆談》卷九鄭毅夫〈上主司啓〉即用此事。】

來鵠、孫郃、黃頗學韓昌黎文。

五十六:崔郊:「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譚銖:「何事世人偏重色,真娘墓上獨題詩。」

雍陶詩:「漸近蠻城誰敢哭?一時收淚羨猿啼。」

祝天膺:「霧紋斑似豹,水力健如龍。」

【李郢〈上裵晉公詩〉:「龍馬精神海鶴姿。」】

五十八劉魯風條,論唐末士風好罵,刼持試官。

六十三:衛準:「莫言閑話是閑話,往往事從閑話來」;「何必剃頭為弟子,無家便是出家人[111]。」

高駢聞〈河中王鐸加都統〉云:「煉水燒鉛四十年,至今猶在藥爐前。不知子晉緣何事,只學吹簫便得仙。」

【盧延遜詩:「名紙毛生,家僮骨立。」】

六十五:裴說:「苦吟僧入定,得句將成功。」

鄭綮自言〈老僧詩〉曰:「此詩屬對,可以衡秤。」

六十六:王璘「芍藥花開菩薩面,棕櫚葉散夜叉頭。」

六十八:唐彥謙〈詠柳〉云:「楚王江畔無端種,餓損宮腰學不成。」

【《北夢瑣言》記李昌符作〈婢僕詩〉五十首。】

卷七十七:僧淡交〈寫真詩〉曰:「已是夢中夢,更逢身外身。」

 

────────────────

 

《農歌集》[112]

「入竹風逾冷,生荷水亦香。」

「池塘頻夢汝,風雨對眠誰?」

 

────────────────

 

《秋崖小稾》[113]

「斬新山色佛頭綠,依舊桃花人面紅。」〈次韵徐宰〉

「先後筍爭滕薛長,東西鷗背晉齊盟。」〈春日雜興〉【此本誠齋。】【袁爽秋《安般簃集詩續》丁〈幽居戲作〉云:「交花廻看鬥邢尹,新竹數到幾仍雲。」

 

────────────────

 

劉壎《隱居通議》[114]

卷一:水心尊朱薄陸。

「道統遺論」。

卷二:記雲臥吳先生曰:「近時水心一家,欲合周、程、歐、蘇之裂。」

卷四:稱誠齋〈浯溪賦〉「能究當時人情國勢」。

卷六:引方紫陽序羅壽可詩。

卷七:稱曾南豐詩。

卷六、卷十皆謂半山絕句悟於昌黎「天街小雨潤如酥」。

 

────────────────

 

《澗于日記》[115]

【《花隨人聖厂摭憶》載樊山上南皮一秘札,皆言為其聯絡合肥等事,有曰:「幼樵識見之明決,議論之透快,其可愛如故。吾師何妨招其游鄂?縱不能久留,暫住亦復甚佳。渠在津窘迫已極,郎舅又不對,小合肥〔李伯行〕欲手刃之,絕可憐也」云云。幼云:「豐潤、南皮晚年相失,南皮移督兩江時,以豐潤適寓江甯,夙為西后所嫉,不敢與往還,諷其移居蘇州,豐潤大怒。弢老已有所聞,故其豐潤之歾,千里唁之。南皮時督鄂,聞弢老至甯,要其遊廬山,弢謝不往。《廣雅集》有詩。」《十朝詩集》卷二十一記其入贅合肥事。】

光緒十一年四月十五日:論似雅實俗節,因謂山谷致句宗卨尺牘,聯篇謎語廋詞,閱之噴飯。【參觀紀批《史通》。】

九月二十一日:「香山詩老嫗都解,然亦字字有來歷。『貧家嫁女晚』出《尚書大傳》[116]。」

【十二年八月初四日詳說史遷有左癖。】

十三年三月二十日:「玉溪〈東阿王〉詩、〈涉洛川〉詩皆以宓妃比楊妃,以東阿比陳王 (sic) ,以灌均比中人,意甚明白。徐、馮注,皆玉溪罪人。」

二十二日:稱《石洲詩話》為學詩者之前馬也。

十五年正月十八日:論元遺山作〈上梁文〉、〈崔立碑〉事,以施北研為定論。

二十四日:論義山為人。

二十七日:論義山人品不如牧之。

二月十二日:論安吳論文肊說。陽湖派古文及魏默深、龔定厂均不免此弊,而慎伯尤武斷之雄與[117]

二十四日:駁《廣陽雜記》「一等蝦」,謂有轄鈐轄之意,滿洲語皆本漢意。

三月初七日:論山谷於荊公始終回護,初無貶詞。

十六日:摘山谷詩病。

十六年六月三日:《曾文正集》三憾。

十一月二十九日:「予學蘇,不學其學佛處;學李,不學其學仙處。」

十八年正月一日:「《隨園詩話》【按見卷九[118]】載王樓村詩學『三山』香、義、遺。晦若因之,改香山為虞山。予亦有『三山』,則義山、半山、眉山耳。」

初二日:「予最不喜桐城派。」(因大罵歸震川,如其母吳氏〈事略〉,其父尚在,通篇不及其父只字。)

初八日:「山谷〈水仙花〉詩學少陵。『出門一笑大江橫』,『大』字、『橫』字粗獷,直是水師矣。」

十五日:注義山詩。

二十四日:「竹垞詩有刓去者。」

二月初一日:不好漁洋,糾謬一二。酷好荊公,尤信紀氏之言,以為七律可以入杜。

六月二十九日:「清人漢學即本宋。《黃氏日抄》、《困學紀聞》、《項氏家說》可以傲明儒,不足傲宋儒,正是宋人之漢學。而漢之微言大義,轉不如是。」【參觀馮煦《蒿厂隨筆》卷三:「今之學者,多自名為漢學,其實宋學也。說文、攷據、金石、校仇,皆宋學也。」】

十九年四月初五日:「《馮孟亭集》甚淺陋,宜其注玉谿詩之支離。」

九月十三日:「陳老蓮畫法取資日本,墨井又竊取西洋,以物外高人蹈泰西邪教,吳生,吳生,竟不能以畫工論矣!」

【李葆恂《舊學厂筆記》:「豐潤張□□學士初娶朱修伯先生女,繼配邊潤民中丞女。罷官後三娶,則合肥李文忠女也。時有聯語嘲之曰:『前後判若兩人,南洋何驕,北洋何諂;督撫平分半子,朱氏無婿,張氏無兒。』」】

 

────────────────

 

《宋元學案》[119]

【此書所引,須與原書勘校,脫誤錯淆甚多。】

卷一:「胡安定住泰山,為學攻苦,十年不歸,得家書,見上有『平安』二字,即投之澗中,不復展,恐擾心也。」

「立『經義』、『治事』二齋。」

「遺訓:嫁女必須勝吾家者,則女之事人必欽必戒;娶婦必須不若吾家者,則婦之事舅姑必執婦道。」【參觀《澗于日記》己丑五月二十一日與菊耦駁此語,謂[120]:「貴家女將無可嫁之士,而貧士可以娶丐女矣。如平日有教,何致入門而驕尊章、傲夫婿哉?孔子嫁兄女南容,嫁女公冶,一勝一不若」云云。】

徐仲車《荀子辨》,黃百家按語為進一解,更妙。所謂「性即此心之惻隱、羞惡、恭敬、是非,仁、義、禮、智之理也」;「如果性惡,安有欲為善之心乎?」

「凡人之文,必如其氣。班固之文新美,然體格和順,不若太史公之嚴。近世孫明復及石徂徠之文,雖不若歐陽之豐富新美,然自嚴毅可畏。」

《東坡志林》論仲車「二反」。

汪玉山〈書節孝行狀後〉曰:「先生語東坡曰:『有功者多矣,而獨稱大禹者,以其不矜不伐也[121]。有才者多矣,而獨稱周公者,以其不驕不吝也。』」

滕元發對神宗曰:「君子無黨。譬之草木,綢繆相附者必蔓草,非松柏也。」又上書自訟曰:「樂羊無功,謗書盈篋。即墨何罪,毀言日聞。」

盧秉曰:「亭沼如爵位,時來或有之。林木非培植根株弗成,大似士大夫立名節也。」

「徐庭筠應試,秦檜題問中興歌頌,歎曰:『今日豈歌頌時耶?吾不忍欺君。』因疏未足為中興者五。」

翁彥國〈與張邦昌書〉曰:「相公謂有其迹而無其事,不可也;謂有其事而無其迹,不可也[122]。」

卷二:石徂徠〈慶聖德詩〉曰:「眾賢之進,如茅斯拔;大奸之去,如距斯脫。」

〈怪說〉:「堯、舜、禹、湯、文、武、周、孔之道,佛、老以妖妄怪誕之教壞亂之,楊億以淫巧浮偽之言破碎之。」【〈答歐陽永叔書〉亦斥楊億。】(「慈溪黃氏曰:『楊億不過文詞浮靡,害本不至與佛、老等。』」)

〈辨惑〉:「天地間必然無有者有三:無神仙,無黃金術,無佛。窮天下而奉之者,一人也。兩間苟所有者,求之莫不得也。而秦始皇遠遊死,梁武餓死,漢武鑄黃金不成。」

〈憂勤非損壽論〉[123]:「康成注〈文王世子〉云:『文王以憂勤損壽。』大非也。文王年九十七,豈為損壽乎?後世人君耽於逸樂,壽命不長,康成之罪也。」【按《隋書》卷四十六楊尚希諫隋文帝,即曰:「文王以憂勤損壽,武王以安樂延年。」】

葉水心《習學記言》論「介以忿嫉不忍之意,發於褊盪太過之詞,激猶可與為善者之心,堅已陷於邪者之敵。回挽無毫髮,傷敗積丘陵。」

「何羣嘗言:『今之士,語言脫易,舉止惰肆者,其衣冠不如古之嚴也。』請復古衣冠。」

【「斬稂莠而搴菁英,出紅塵而摩蒼昊[124]。」】

卷三:范純仁堯夫:「以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

「西邊儒帥有以威敵斥境請於先生者,手自答曰:『大輅與柴車較逐,鸞鳳與鴟鴞爭食,連城與瓦石相觸,君子與小人鬥力,不惟不能勝,兼不可勝。不惟不可勝,雖勝亦非也。』」

「人作好事,不堪再說。說著便不中。」

「富鄭公年八十,書座屏云:『守口如瓶,防意如城。』」

【「客有問陶弘景注《易》與《本草》孰先,陶曰:『注《易》誤,不致殺人。注《本草》誤,則有不得其死者。』唐子西曰:『弘景知《本草》而未知經。注《本草》誤,其禍疾而小。注六經誤,其禍遲而大。』」】

【「魏鶴山《師友雅言》曰:『仰看一鳥過,虛負百年身』,甚有深意。」】

卷四:鄭耕老〈讀書說〉謂「九經合四十八萬九十字」(〈歐陽公讀書法〉作四十七萬八千九百九十五字)。

卷五:陳襄古靈熙寧經筵薦三十三人,具有知人之鑑,中惟林希晚節不終。

卷六:王開祖《儒志編》:「使孔子用於當時,則六經之道反不如今之著。」

「由孟子以來,道學不明。今將述堯、舜之道,論文、武之治,杜淫邪之路,開皇極之門。吾畏天者也,豈得已哉!」(謝山曰:「伊洛未出,安定、泰山、徂徠、古靈諸公甫起,而先生之言實遙與相應。」)【唐人李宗閔〈隨論上下篇〉皆非孟子,見《全唐文》714。】【余隱之有〈常語辨〉駁李泰伯、〈尊孟辨〉駁司馬光,朱子皆有按語,均采入《學案》。溫公子司馬康公休則曰:「《孟子》書最善[125]。」作《孟子解》二卷,父子不同如此。】

「燭,秉之者莫若隨之者見之明矣。奕,為之者不若覩之者之詳也。」

卷七:司馬光〈與呂申公〉云: 「光以身付醫,以家事付愚子。惟國事未有所託。」

《元城語錄》[126]:「溫公嘗謂金陵曰:『介甫行新法,乃引用一副真小人,何也?』介甫曰:『方法行之初,舊時人不肯向前,因用一切有才力者。候法行已成,即逐之,却用老成者守之。所謂「智者行之,仁者守之」。』溫公曰:『介甫誤矣。君子難進易退,小人反是。』」

【呂誨曰:「天下本無事,但庸人擾之。」】

卷九:「康節疾,伊川問:『從此永訣,更有見告乎?』先生舉兩手示之,曰:『面前路徑須令寬。路窄,則自無著身處,況能使人行也!』」

《觀物外篇》:「時然後言,人不厭其言。樂然後笑,人不厭其笑。義然後取,人不厭其取。此所謂無為也。」

「易地而處,則無我也。」

《漁樵問答》:「竊人之財謂之盜。其始取之也,惟恐其不多也,及其敗露也,惟恐其多矣。賄之與贓,一物也;而兩名者,利與害故也。」(梨洲《易學象數論》論「先天圖」:「康節創為『天根』、『月窟』,即《參同契乾坤門戶》『牝』、『牡』之說也。」)

卷十:「康節飲酒,不使至醉。有詩云:『斟有淺深存燮理,飲無多少係經綸。莫道山翁拙於用,也能康濟自家身。』」

「伊川與堯夫同里巷,居三十餘年,世間事無所不問,惟未嘗一字及數。」

葉水心《習學記言》曰:「堯夫詩:『獨立孔門無一事,惟傳顏氏得心齋。』案顏氏立孔門,『博文』、『約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非無事也。『心齋』,莊、列之寓言也。」又曰:「〈無名公傳〉尊己自譽,失古人為學之本意,山林玩世之異迹也。」

卷十二:黃宗羲曰:「論者謂濂溪學出釋、老,此皆不食其胾而說味者也。使其學而果是乎,則陳摶、壽涯亦周子之老聃、萇弘也。」

《劉元城語錄》曰:「趙清獻求絕欲,掛父母像於臥床。王右軍不欲仕,自誓於父母墳前。士大夫不為則止耳,何必爾!」

卷十三〈明道學案定性書〉:「所謂定者,動亦定,靜亦定,無將迎,無內外。」【參觀伊川「忘敬然後無不敬」,即伊川泛涪江中流,老父謂:「心存誠敬,不若無心。」】

「夫天地之常,以其心普萬物而無心;聖人之常,以其情順萬物而無情。君子之學,廓然而大公,物來而順應。聖人之喜,以物之當喜;聖人之怒,以物之當怒。是聖人之喜怒,不繫於心,而繫於物也。是則聖人豈不應於物?烏得以從外者為非,而更求在內者為是也?」【明儒學全出此,故《習學記言》謂:「此為老、佛語,蓋誤解《易大傳》(『無思』、『無為』)」云云。】

《語錄》:「鼓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憂。聖人,人也,故不能無憂。天,則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者也[127]。」

「不學,便老而衰。」

「觀鷄雛,可以觀仁。」

「『萬物皆備於我。』人雖能推之,幾時添得一分?不能推之,幾時減得一分?百理具在,平鋪放著。幾時道堯盡君道,添得些君道多?舜盡子道,添得些孝道多?元來依舊!」【Plato

「坐井觀天,非天小,只被自家入井中,被井筒拘束了。然井何罪?亦何可廢?但出井中,便見天大。已見天如此大,不為井所拘,却入井中也不害。」

「吾學雖有所授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體貼出來。」

【此卷中,如「心有善惡」一條,「人語言緊急」一條,皆伊川語(《遺書》卷十八)[128]。「能盡飲食言語之道」一條亦然(《遺書》卷二十五)。「悟則句句皆是這道理」乃和靖語(《外書》卷十二)。】

「明道與門人講不合,則曰:『更有商量。』伊川則直曰:『不然。』」

「明道見謝子記問甚博,曰:『賢却記得這許多!』謝子不覺面赤身汗。」又見謝錄五經語一冊,謂為「玩物喪志」。

對上蔡曰:「與賢說話,却是扶醉漢,救得一邊,倒了一邊。」【《二程遺書》卷十八(伊川)一條尤詳。】

《呂氏童蒙訓》曰:「明道言:『人心不同,如其面。不同者私心也,至於公則不然[129]。』」

卷十五〈伊川學案〉:【「人有四百四病」一條乃明道語(《外書》十二),「孟子『必有事』」一條亦然(《遺書》十一)[130]。】

「聖人之心,如明鏡止水。」又論「聖人之心無怒」,亦用「明鏡」之喻,亦曰「如止水」。【按此全同《莊子》。《莊子》屢以心為「止水」,又曰:「至人之用心也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符子》、賈誼《新書》(「無藏無執」)[131]。】【論「氣象」曰:「氷與水精非不光,比之玉,自是有溫潤含蓄氣象」(《二程遺書》卷十八)。】

卷二十:曾茶山謂劉器之嘗言:「勿忘勿助長,但願空諸所有,慎勿實諸所無。」

汪玉山〈與呂逢吉〉曰:「《溫公日記》極有可疑,如記富鄭公惑一尼之言,至願為蛆蟲,食其不潔[132]。」

卷二十二:「東坡盛時,李公麟至為畫家廟象。後南遷,遇其子弟,障面過之。以道以此薄其為人,盡棄其畫。」

卷二十三:汪革信民:「咬得菜根,則百事可做。」

卷二十五:尤延之:「仕而報怨,私也。仕而報恩,亦私也。」

卷二十九:林竹溪《鬳齋學記》曰:「次雲先生(方翥)謂:『吾文如雨,有則流溢四壑,無時一點也無。』」

卷三十二:李迎自贊曰:「三仕三已,應緣而進;一邱一壑,倦遊而歸。」

林季仲竹軒〈送虞仲琳〉詩,謝山按謂「開象山」首句曰:「儒生底用苦知書,學到根源物物無」

卷三十四:胡安國戒子弟曰:「對人言貧者,其意將何求﹖」

卷三十五:《呂氏童蒙訓》曰:「陳公瑩中,閩人也,而專重北人。以北人可有為,南人輕險易變也。」

卷四十六[133]:汪應辰玉山〈答梁子輔〉:「天下之禍,有養成者,有激成者。」

卷五十六:陳同甫始倡「義利雙行」、「王霸雜用」之說。

五十七:陸九韶:「居家之病有七:曰笑,曰遊。」

五十八:楊庭顯【慈湖父】:「近來學者多偽,至於臨死亦安排。」

「惡心未萌時,與學成就時一般。」

六十三:「真西山請絕金幣,喬行簡獨曰:『強韃必亡金。昔者金為吾之仇,今為吾之蔽。宜姑與之,使得拒韃。』太學諸生請斬行簡,以謝天下。」【今日事俄事也。】

六十五:葉釆平翁:「有人一子名光,一子名梵,一子名晃,其父遠出不歸,光者子細探其踪跡,知其北往,求之幽、燕,梵者不仔細探討,乃求之南閩,晃者在家嬉遊。一日,光者得父歸,梵者索然歸。梵雖行路差,尚曾求父也《脚氣集》載。」

【高明則誠亦見《宋元學案》七十,為黃溍門下。】

七四:慈湖《己易》:「易者,己也,非有他也。天地,我之天地;變化,我之變化,非他物。」

「生平未嘗作草字。」

曾熠曰:「〈西銘〉認天地為一家,《己易》悟天地為一己。」

七九:崔與之菊坡〈坐右銘〉曰:「無以嗜欲殺身,無以財貨殺子孫,無以政事殺民,無以學術殺天下後世。」

八十:「高載為犬噬,作賦詈之,曰:『逐利不顧,則從跖而吠堯;為養所移,則事齊而背漢。』」

九十一劉因:謝山〈書文靖退齋記〉謂許文正仕元無妨。(按陳耀文《學林就正》始斥許仕元,《榕村語錄續編》五亦駁。《易餘籥錄》卷九亦謂許不妨仕元。)《儀衛軒文集》卷六〈書劉文靖渡江賦後〉、〈書許魯齋集後〉。【王山史《山志》卷三〈劉文靖公從祀論〉。】

 

────────────────

 

曾慥《樂府雅詞》[134]

2:晁補之〈憶少年〉:「無窮烟,無情畫,無根行。南山尚相,只高城人。」

3:周邦彥〈慶宮春〉:「夜深簧暖笙清。」「許多煩惱,都為多時,一晌留情。」【「簧暖」之解,見《齊東野語》(《唐音癸籤》卷十九引)。陸魯望詩:「妾思冷如簧,時時望君暖」(吳景旭《歷代詩話》卷五十二引)。】

〈風流子〉:「天便教人,霎時廝見何。」「未歌先咽。」

〈意難忘〉:「長顰知有恨,貪耍不成妝。些個事,惱人腸。待說與何妨[135]。又恐伊、尋消問息,瘦損容光。」

〈月中行〉:「微暖面脂融。」

〈點絳唇〉:「夜來秋近,月暈通風信。」

陳瓘〈卜算子〉:「只解勸人歸,都不留人住。南北東西總是家,勸我歸何處。」

〈減字木蘭花〉:「鹿茸吃了。却恨世間涼藥少。冷熱平均。須是松根白茯苓。」

徐師川〈浣溪紗〉:「七言還我是長城。」【師川〈浣溪紗〉、〈鷓鴣天〉因坡、谷詞而作,詳見《能改齋漫錄》卷 16。】

〈卜算子〉:「門外重重叠叠山,遮不斷、愁來路。」【《漁隱叢話前集》卷五十九謂與趙德麟〈鴉夜啼〉「重門不鎖相思夢,隨意繞天涯」意絕相類。《詞林紀事》卷十五引沈東江云:「師川云云,歐陽永叔『強將離恨倚江樓,江水不能流恨去』,古人語不相襲,又能各見所長。」】

4:趙令畤〈好事近〉:「酒醒香冷夢回時,蟲聲正淒絕。只覺小牕風月,與昨宵都別。」

〈蝶戀花〉:「一寸斜陽只與黃昏近[136]。」

〈清平樂〉:「斷送一生憔悴,只消幾個黃昏。」【《漁隱叢話後集》卷 40 引《復齋漫錄》以為劉弇悼妾作。】

王安中〈清平樂〉:「占取簾疏花密處。」

晁端禮〈清平樂〉:「雨餘隱隱殘雷。夕陽却照庭槐。莫把繡簾垂下,妨它雙燕歸來。」

5:呂本中〈南歌子〉:「短籬殘菊一枝黃。正是亂山深處、過重陽。」

〈減字木蘭花〉:「去年今夜。同醉月明花樹下。此夜江邊。月暗長堤柳暗船。」「故人何處。帶我離愁江外去。來歲花前。又是今年憶去年。」

毛滂〈青玉案〉:「試問綠窗秋到否。可人今夜,新涼一枕,無計相分付。」

6:陳克〈浣溪紗〉:「病起心情終是怯,困來模樣不禁憐。」「問著似羞還似惡,惱來成笑不成歌。」

〈謁金門〉:「簾外落花飛不。東風無氣。」

〈鷓鴣天〉:「梨花院落黃茅,繡被春寒此夜。」

曹組〈品令〉:「乍寂寞。簾櫳靜,夜久寒生羅幙。窗兒外、有個梧桐樹,早一葉、兩葉落。」「獨倚屏山欲寐,月轉驚飛烏鵲。促織兒、聲響雖不大,敢教賢、睡不著。」

〈醉花陰〉:「梅妝淺淡風蛾裊。隨路聽嬉笑。無限面皮兒,雖則不同,各是一般好。」

〈點絳唇〉:「春夢雖多,好夢常常少。紗窗曉。鳳幃人悄。花外空啼鳥。」

【《碧鷄漫志》卷二斥為「滑稽無賴之魁」。《花草粹編》卷十一載曹作〈憶瑤姬〉:「此事憑誰執證。有樓前明月,牕外花影。」】

李清照〈臨江仙〉:「誰憐憔悴更凋零。試燈無意思,踏雪沒心情。」

〈南歌子〉:「舊時天氣舊時衣。只有情懷不似、舊家時。」

〈一剪梅〉:「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却上心頭。」

〈滿庭芳〉:「如今也,不成懷抱,得似舊時那?」

〈鳳凰臺上憶吹簫〉:「今年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拾遺》

上:宋徽宗〈南歌子〉:「更將乳酪拌櫻桃,要共那人一遞一匙抄。」

又:「閣兒雖不大,都無半點俗。窗兒根底數竿竹,畫展江南山景,兩三幅。」

范仲淹〈蘇幕遮〉:「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司馬槱〈永遇樂〉:「新來做得,一個寬袖布衫,著來已暢。出戶迎賓,入城幹事,恰似王保長。」

仲殊〈減字木蘭花〉:「一般奇絕。雲淡天低秋夜月。費盡丹青。只這些兒畫不成。」

 

────────────────

 

趙聞禮《陽春白雪》[137]

2:劉行簡〈喜遷鶯曉行〉:「曉光催角。聽宿鳥未驚,鄰鷄先覺。迤邐烟村,馬嘶人起,殘月尚穿林薄。」

3:劉行簡〈夢橫塘曉行〉:「野色分橋,翦不斷、溪山風物。」

 

────────────────

 

張宗橚《詞林記事》[138]

1:溫庭筠〈菩薩蠻〉:「玉纖彈處真珠落,流多暗濕鉛華薄。春露浥朝華,秋波浸晚霞。風流心上物,本為風流出。看取薄情人,羅衣無此痕。」【劉禹錫〈憶樂天〉:「每遇登臨好風景,羨他天性少情人。」】

無名氏〈醉公子〉:「門外猧兒吠,知是蕭郎至。剗襪下香階,冤家今夜醉。」「扶得入羅幃,不肯脫羅衣。醉則從他醉,還勝獨睡時。」(《懷古錄》:「前輩謂:『讀此,可悟詩法。』或以問韓子蒼,子蒼曰:『只是轉折多耳。且如喜其至是一轉也,而苦其今夜醉又是一轉。入羅幃是一轉,而不肯脫羅衣又是一轉。後二句自家開釋,又是一轉。』」【《歷代詩餘》112 引。】)【此情景,唐人詞中常有之,而以此作為題(如《燉煌寫本》之〈魚歌子詠月〉〔「繡簾前,美人睡,庭前猧子頻頻吠。雅奴白,玉郎至,扶下驊騮沉醉」〕;〈南歌子〉〔「悔嫁風流婿,……夜夜歸來沉醉。」〕)】【韋莊〈南鄰公子〉:「南鄰公子夜歸聲,數炬銀燈隔竹明。醉凭馬鬃扶不起,更邀紅袖出門迎。」】

無名氏〈後庭宴〉:「眼重眉褪不勝春。」

呂巖:「明月斜,秋風冷。今夜故人來不來?教人立盡梧桐影。」

2:李後主〈菩薩蠻〉(「手提金縷鞋」):「又見杜安世《壽域詞》中,但易數字耳。許蒿廬師云。」

【《能改齋漫錄》16:「李後主詞『別時容易見時難』、『別易會難無可奈』,本之《顏氏家訓》:『別易會難,古人所重。』陸士衡〈答賈謐〉詩:『分索則易,携手實難。』」】

顧夐〈訴衷情〉:「換我心,為你,始知相憶。」【《絕妙好詞》卷一徐照〈阮郎歸〉:「妾心移得在君心,方知人恨深。」】

張佖(泌)〈江城子〉:「睡起卷簾無一,勻面,沒心。」

〈浣溪紗〉:「露濃香小庭花。」

3:宋徽宗〈燕山亭見杏花作〉:「天遙地遠,萬水千山,知他故宮何處。怎不思量,除夢裏、有時曾去。無據,和夢也新來不做。」

范仲淹〈御街行〉:「殘燈明滅枕頭欹,諳盡孤眠滋味。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迴避。」【王阮亭云:「李易安〈一剪梅〉云:『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却上心頭。』從此脫胎。」(卷十九)】

宋祁〈鷓鴣天〉【《歷代詩餘》卷 27】前後闋二結句,俱義山成語。

4:司馬光〈西江月〉:「相見怎如不見,有情還似無情。」

5:王觀通叟〈慶清朝慢踏青〉:「調雨為酥,催氷做水,東君分付春還。何人便將輕暖,點破殘寒。……晴則個,陰則個,餖飣得天氣,有許多般。」(《詞綜》卷 17

6:賀方回〈柳色黃〉:「欲知方寸,共有幾許清愁,芭蕉不展丁香結。」(宗橚按:「李玉溪〈代贈〉云:『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

【山谷〈驀山溪〉:「恰近十三餘,春未透,花枝瘦。正是愁時候。」(《草堂詩餘》卷上引《雪浪齋日記》云:「秦湛處度詞云:『春透水波明,寒峭花枝瘦』,蓋法此。」)】

山谷〈瑞鶴仙〉櫽括〈醉翁亭記〉,皆以「也」字押韵。尚有〈阮郎歸〉一首,通首用「山」字韵,蓋「福唐獨木橋體」也。【方秋崖亦有「也」字「獨木橋體」,蔣竹山有「些」字「獨木橋體」。】

李之儀〈鷓鴣天〉:「時時浸手心頭熨,受盡無人知處涼。」

7:周邦彥〈風流子〉:「天便教人,霎時廝見何妨。」

〈滿江紅〉:「最苦是、蝴蝶滿園飛,無心撲[139]。」

「蝶粉蜂黃都褪了,枕痕一線紅生玉。」(《鶴林玉露》卷 4 楊東山言:「《道藏經》云:『蝶交則粉退,蜂交則黃退。』」宗橚按:玉溪詩:「何處拂胸資蝶粉,幾時塗額藉蜂黃。」即作宮妝解亦可。)【《野客叢書》即引義山詩,《苕溪叢話》引宋子京詞,皆謂宮粧。(《黃嬭餘話》卷三亦引,而駁《玉露》。】

〈燭影搖紅〉:「幾回相見,見了還休,爭如不見」;「海棠開後,燕子來時,黃昏庭院。」(宗橚按:此闋《片玉詞》失載。)

〈丹鳳吟〉:「晝永惟思傍枕,睡起無憀,殘照猶在亭角。」(賀方回〈薄倖〉云:「人閒晝永無聊賴。懨懨睡起,猶有花梢日在。」)

毛滂〈臨江仙〉:「酒濃春入夢,窗破月尋人。」

8:趙長卿〈念奴嬌〉:「燕語千般,爭解說、些子伊家消息[140]。厚約深盟,除非重見,見了方端昀。」

9:徐伸〈二郎神〉【《詞綜》9】:「悶來彈鵲,又攪碎、一簾花影。」(《草堂詩餘》卷上引《古今詩話》云:「鵲本喜聲,為其無憑,乃悶而彈之。」)

阮閱〈洞仙歌〉:「向尊前酒底,得見些時,似恁地、能得幾回細看。待不眨眼兒、覷著伊,將眨眼底工夫,看伊〔剩看〕幾遍[141]。」【《能改齋漫錄》十七、《詞綜》十二。】

康與之〈滿庭芳〉:「道文書針線,今夜休攻」;「酩酊也,冠兒未卸,先把被兒烘。」

朱敦儒〈西江月〉:「片時歡笑且相親,明日陰晴未定。」

又:「不須計較與安排,領取而今現在。」

10:謝直〈卜算子〉:「我斷不思量,你莫思量我。將你從前與我心,付與他人可。」

趙彥端〈謁金門〉:「波底夕陽紅濕。」(《耆舊續聞》卷二:「用〔馮延巳〈南鄉子〉〕『細雨濕流光』。」)【《貴耳集》卷上引作「紅皺」,雖不押韵,字面自佳。】

15:黃公紹〈青玉案〉:「……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猶在,亂山深處,寂寞溪橋畔。……落日解鞍芳草岸。花無人戴,酒無人勸,醉也無人管。」(《詞綜》卷 23)《歷代詩餘》卷四十四、《陽春白雪》卷五作無名氏。《全宋詞》黃公紹下無此首。

17:李芸子〈木蘭花慢〉:「奈予懷渺渺,羈愁鬱鬱,歸夢悠悠。」

施岳〈步月賦茉莉〉:「玩芳味、春焙旋薰。」《絕妙好詞箋》卷四原注云:「用此花焙茶[142]。」

20:放翁妻唐氏〈釵頭鳳〉:「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嘗似秋千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粧歡[143]。瞞,瞞,瞞!」

22:邵亨貞〈客語〉〈沁園春美人眉〉:「傷春倦,為皺多無力,翻作嬌羞。」又〈美人目〉:「記隔花瞥見,疎星炯炯,倚闌凝住,止水盈盈。」(皆學劉龍川〈沁園春指甲〉。)

 

────────────────

 

《晁氏客語》[144]

「杜安世詞云:『燒殘絳蠟淚成痕,街鼓報黃昏。』或譏其黃昏未到得燒蠟,或云荊公尊人作。曾有人以此問之,答曰:『重簷邃屋,簾幕蔽擁,不到黃昏,已可以然燭矣[145]。』(此詞乃荊公尊人作,韓魏公嘗以此賞杜,杜云:『乃王某作。』荊公時在座,聞語離席。)」【《澠水燕談錄》9:「小詞有『燒——————,街鼓破黃昏』之語,或以為黃昏不當燭見跋,解者曰:『此草廬窶陋者之論,殊不知貴侯戚里,洞房密室,深邃窈窕,有不待夜而張燭者矣。』」】

 

────────────────

 

張炎《樂府指迷》[146]

「詞要清空,不要質實。吳夢窗如七寳樓台,眩人眼目,拆碎下來,不成片段。如〈聲聲慢〉云:『檀欒金碧,婀娜蓬萊』,八字太澀。如〈唐多令〉【《絕妙好詞箋》卷四、《詞綜》卷十九】云:『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縱芭蕉、不雨也颼颼。都道晚涼天氣好,有明月、怕登樓』,疎快不質實。」

 

────────────────

 

陸韶《詞旨》[147]

「問竹平安,點花番次徐淵子。」

「虛閣籠雲,小簾通月姜白石〈法曲獻仙音〉。」

「池面氷膠、牆腰雪老姜白石〈一萼紅〉。」

「霜杵敲寒,風燈搖夢夢窗。」

「絮飛春盡,天遠書沉,日長人瘦孫花翁〈燭影搖紅〉。」【《絕妙好詞箋》卷二。】

「何處消魂。初三夜月,第四橋春羅澗谷〈柳梢青〉。」【《絕妙好詞箋》卷三。】

「薄倖東風,薄情游子,薄命佳人周晉嘯齋〈柳梢青〉。」【《絕妙好詞箋》卷三。】

「海棠影下,子規聲裡,立盡黃昏洪平齋〈眼兒媚〉。」

「不約舟移楊柳岸,有緣人映桃花見吳文英〈齊天樂〉。」

 

────────────────

 

《絕妙好詞箋》,查為仁、厲鶚同撰[148]

1:范成大〈醉落魄〉:「花影吹笙,滿地淡黃月。」

〈眼兒媚〉:「春慵恰似春塘水,一片縠紋愁。溶溶洩洩,東風無力,欲皺還休。」(〈謁金門〉:「泥泥縠紋無氣力。東風如愛惜。」)

辛棄疾〈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

徐照〈南歌子〉:「相思無處說相思。笑把畫羅小扇、覓春詞。」

劉子寰〈霜天曉角〉:「惜春春寂寞。尋花花冷落。不會這些情味,元不是、念離索。」

2:姜夔〈暗香〉:「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

劉仙倫〈菩薩蠻〉:「吹簫人去行雲杳。香篝翠被都閒了。疊損縷金衣。是他渾不知。冷煙寒食夜。淡月梨花下。猶自軟心腸。為他燒夜香。」【又〈菩薩蠻〉:「海棠花已謝。春事無多也。只有牡丹時。知他歸不歸」(《陽春白雪》五)。】

孫惟信〈晝錦堂〉:「嬋娟。留慧眄,渾當了、匆匆密愛深憐。……爭信有人,真個病也天天。」(亦見《陽春白雪》八。〈清平樂〉:「分付許多風致,送人行下樓兒《陽春白雪》四。」)

張輯〈謁金門〉:「千里江南真咫尺。醉中歸夢直。」

韓疁〈浪淘沙〉:「相逢祗有夢魂間,可奈夢隨春漏短,不到江南。」

3:趙汝茪〈如夢令〉:「小砑紅綾箋紙。一字一行春淚。封了更親題,題了又還𡍩起。歸未。歸未。好個瘦人天氣。」

黃昇〈清平樂宮詞〉:「珠簾寂寂。愁背銀缸泣。記得少年初選入。三十六宮第一。當年掌上承恩。而今冷落長門。又是羊車過也,月明花落黃昏。」

4:吳文英〈風入松〉:「聽風聽雨過清明。愁草瘞花銘。」

陳逢辰〈烏夜啼〉:「月痕未到朱扉。送郎時。暗裡一汪兒淚、沒人知。揾不住。收不聚。被風吹。吹作一天愁雨、損花枝。」

〈玉漏遲〉:「月約星期,細把花須頻數。」

莫崙〈玉樓春〉:「直饒明日便相逢,已是一春閒過了。」

《續鈔》,余集(撮自《齊東野語》、《癸辛雜識》等書):

翁孟寅〈摸魚兒〉:「沙津少駐。舉目送飛鴻,幅巾老子,樓上正凝佇《浩然齋雅談》下。」

【「人生好夢比春風,不似楊花健。」(〈燭影搖紅〉,《陽春白雪》二。)】

章謙亨〈步蟾宮守歲[149]:「庭前鼓吹喧人耳。驀忽地、又添一歲。休嫌不足少年時,有多少、老如我底。」

孫花翁〈水龍吟除夕〉:「小童教寫桃符,道人還了常年例。神前竈下,祓除清淨,獻花酌水。禱告些兒,也都不是,求名求利。但吟詩寫字,分數上面,畧精進、儘足矣《浩然齋雅談》下。」

〈望遠行〉(元夕):「量減才慳,自覺是、歡情衰謝。但一點難忘,酒痕香帕。如今雪鬢霜髭,嬉遊不忺深夜。怕相逢、風前月下同上。」

 

────────────────

 

《草堂詩餘》[150]

上:僧皎如晦〈卜算子〉:「有意送春歸,無計留春住。畢竟年年用着來,何似休歸去。目斷楚天遙,不見春歸路。風急桃花也似愁,點點飛紅雨亦見《花厂唐宋諸賢絕妙好詞選》九。」(《陽春白雪前集》四薛昂夫〈楚天遙過清江引〉云:「屈指數春來,彈指驚春去。蛛絲網落花,也要留春住。……江東日暮雲渭北春天樹。不知那搭兒是春住處?」「有意送春歸,無計留春住。明年又著來,何以休歸去?桃花也解愁,點點飄紅玉。目斷楚天遙,不見春歸路。 ……夕陽山外山,春水渡傍渡。不知那搭兒是春住處。」)【參觀山谷〈清平樂〉(晚春)云:「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王觀〈送鮑浩然〉云:「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峯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纔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漁隱後集》39 謂其「體山谷語」。稼軒〈摸魚兒〉云:「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迷歸路。」】

 

────────────────

 

《山谷詞》[151]

〈虞美人宜州見梅作〉:「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去國十年老盡、少年心。」

○〈兩同心〉:「堪愛難親。」

○又:「許多時,靈利惺惺,驀地昏沉。──自從官不容針。直到而今。你共人、女邊著子,爭知我、門裏挑心。」

○又:「儘道教、心堅穿石,更說甚、官不容針。霎時間,雨散雲歸,無處追尋。──你共人、女邊著子,爭知我、門裏挑心。」【《詞綜》卷 22 陳德武〈浣溪紗〉云:「山上安山經幾載,口中添口又何時?」卷 19 吳文英〈唐多令〉:「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眉公詩錄》卷 6[152]。】

○〈驀山溪贈衡陽妓陳湘〉:「春未透。花枝瘦。正是愁時候。」

○〈醉落魄〉:「我欲民,渠有二千石。

○〈西江月〉:「斷送一生惟有,破除萬事無過。──杯行到手莫留殘,不道月斜人散。」【《滹南遺老集》卷四十一謂見東坡書此詞墨跡,「莫」字乃「更」字也。按〈阮郎歸茶詞效福唐獨木橋體〉云:「一杯春露莫留殘。與郎扶玉山。」】

○〈木蘭花令〉:「衾餘枕賸儘相容,只是老人難再少。」

○〈品令茶詞〉:「恰如燈下,故人萬里,歸來對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江城子〉:「看不足、惜不足。──有分看伊,無分共伊宿。」

○〈歸田樂引〉:「憶我又喚我,見我嗔我,天甚教人怎生受?──拚了又捨了,一定是這回休了,及至相逢又依舊。」

○〈千秋歲〉:「燈斜明媚夢,汗浹瞢騰醉。奴奴睡,奴奴睡也奴奴睡。」

○〈漁家傲〉:「余嘗戲作詩云:『大葫蘆挈小葫蘆。惱亂檀那得便沽。每到夜深人靜後,小葫蘆入大葫蘆。』又云:『大葫蘆乾枯,小葫蘆行沽。』」

〈江城子〉:「千里關山,常恨見伊難。及至而今相見了,依舊是、隔關山。……淚休彈。哭損眼兒,不似舊時單。」

〈驀山溪〉:「斜枝倚。風塵裏。不帶風塵氣。」



[1]《手稿集中文筆記》第三冊 145-201 頁。145 頁下脚註:「原本尺寸:125 × 255mm」。據范旭侖〈錢鍾書著作考異〉,大本(十四)為「《三十五舉》册,三十二年」。

[2]《中文筆記》第三冊 147 頁。《尚白齋鐫陳眉公訂正秘笈二十一種》第三帙《學古編》。

[3]《中文筆記》第三冊 147 頁。《尚白齋鐫陳眉公訂正秘笈二十一種》第五帙。

[4]《中文筆記》第三冊 147 頁。《尚白齋鐫陳眉公訂正秘笈二十一種》第六帙。

[5]《中文筆記》第三冊 147 頁。《尚白齋鐫陳眉公訂正秘笈二十一種》第九帙。

[6]《中文筆記》第三冊 147-8 頁。《尚白齋鐫陳眉公訂正秘笈二十一種》第十帙。

[7]「組」原作「俎」。

[8] 書名原文無下劃線。

[9] 手稿此處標以勾號。

[10]《中文筆記》第三冊 148 頁。《尚白齋鐫陳眉公訂正秘笈二十一種》第十五帙。

[11]《中文筆記》第三冊 148 頁。《尚白齋鐫陳眉公訂正秘笈二十一種》第十八帙。

[12]《中文筆記》第三冊 148-52 頁。《亦政堂鐫陳眉公家藏彙秘笈四十二種》第一帙。

[13]〈地理門〉。

[14]「昭帝」原作「照帝」,又原文脫「柳」字。

[15]「呼令自殺」原作「呼落自殺」。

[16] 原文脫落「風」字。

[17]「芍藥」原作「芍尾」。

[18]「陳喬、張佖子」原作「陳佖子」。

[19]〈衣服門〉。

[20]〈喪葬門〉。

[21]《中文筆記》第三冊 153 頁。《亦政堂鐫陳眉公家藏彙秘笈四十二種》第十三帙。

[22]「虎皮」原作「虎衣」。

[23]《中文筆記》第三冊 153 頁。《亦政堂鐫陳眉公家藏彙秘笈四十二種》第十四帙。

[24]《中文筆記》第三冊 153 頁。《亦政堂鐫陳眉公家藏彙秘笈四十二種》第十八帙。

[25]「河分岡勢司空曙,春入燒痕劉長卿。不是師兄多犯古,古人言語似師兄。」《中山詩話》末二句作:「不是師偷古人句,古人詩句似師兄。」

[26]《中文筆記》第三冊 153 頁。《亦政堂鐫陳眉公家藏彙秘笈四十二種》第十九帙。

[27]《中文筆記》第三冊 152 頁。《亦政堂鐫陳眉公家藏彙秘笈四十二種》第二十一帙。

[28]「問」原作「謂」。

[29]《中文筆記》第三冊 153 頁。《尚白齋鐫陳眉公家藏秘笈續函五十種》第五帙。

[30]《中文筆記》第三冊 153 頁。《尚白齋鐫陳眉公家藏秘笈續函五十種》第十四帙。

[31]「二子」原作「二君」。

[32]《中文筆記》第三冊 153 頁。《尚白齋鐫陳眉公家藏秘笈續函五十種》第十五帙。

[33]《中文筆記》第三冊 153 頁眉。《尚白齋鐫陳眉公家藏秘笈續函五十種》第三十六帙。

[34]《中文筆記》第三冊 154 頁。《亦政堂鐫陳眉公家藏廣秘笈五十四種》第二十五帙。

[35]《中文筆記》第三冊 153 頁。《亦政堂鐫陳眉公家藏廣秘笈五十四種》第十帙。

[36]「愛日齋」原脫「齋」字。

[37]《中文筆記》第三冊 155 頁。《亦政堂鐫陳眉公普秘笈一集五十種》第四十帙。

[38]《中文筆記》第三冊 155 頁。《亦政堂鐫陳眉公普秘笈一集五十種》第一帙。

[39]《中文筆記》第三冊 155 頁。《亦政堂鐫陳眉公普秘笈一集五十種》第二十四帙。

[40]「臥視書」原作「臥讀書」。

[41]《中文筆記》第三冊 155 頁。《亦政堂鐫陳眉公普秘笈一集五十種》第十二帙。

[42]《中文筆記》第三冊 156 頁。《亦政堂鐫陳眉公普秘笈一集五十種》第十五帙。

[43]《中文筆記》第三冊 156 頁。《亦政堂鐫陳眉公普秘笈一集五十種》第七帙。

[44]「六十六日」原作「六十日」。

[45]「列傳」原作「列朝」。

[46]《中文筆記》第三冊 156 頁。《亦政堂鐫陳眉公普秘笈一集五十種》第九帙。

[47]《中文筆記》第三冊 157-8 頁。

[48]「顔氏」原作「顧氏」。

[49]「二十八」原作「二十九」。

[50]《蜃中樓》第四齣〈獻壽〉。

[51] 手稿此處標以勾號。

[52]《中文筆記》第三冊 158 頁。

[53]《中文筆記》第三冊 159-60 頁。

[54]「祭社文」原作「發社文」。

[55]「四十二」原作「四十三」。

[56]《中文筆記》第三冊 160-1 頁。

[57] 手稿此處標以勾號。

[58] 同上。

[59] 同上。

[60] 手稿此處密圈。

[61]《中文筆記》第三冊 161-4 頁。

[62]〈秦始皇論〉:「彼方以塊然能飲食之軀,為可以致長生、後天地者,故深居宮中,極土木之麗,美人鐘鼓之奉,如雉之護尾,雀之守翠。」

[63] 手稿此處標以勾號。

[64] 同上。

[65]〈一研齋詩序〉。

[66]〈史蕉飲蕪城詩集序〉。

[67]《周禮考工記》。

[68] 手稿此處標以勾號。

[69]「徐乾學」原作「徐健學」。

[70]《中文筆記》第三冊 165-6 頁。

[71]《中文筆記》第三冊 166- 頁。

[72] 卷二〈粟香室文稾敘〉。

[73] 卷三〈與陳散騎侍郎劉猛進墓誌銘跋〉。

[74]「鄭注」原脫「注」字。

[75]《中文筆記》第三冊 167 頁。

[76]《中文筆記》第三冊 167-8 頁。

[77] 手稿此處標以勾號。

[78]《中文筆記》第三冊 167-8 頁。

[79]《中文筆記》第三冊 168-71 頁。

[80] 班固〈幽通賦〉、潘岳〈西征賦〉之「重」原皆作「晉重」。

[81]「終愧」原作「不如」。

[82]《靈芬館詩話》引文,「出外甥」作「是外甥」,「向周師」作「問周師」。

[83]《中文筆記》第三冊 169 頁。

[84]「愛日齋」原作「愛日鈔」。

[85]「再也」原作「再者」。

[86]《中文筆記》第三冊 169 頁。

[87]《中文筆記》第三冊 170-1 頁。

[88]「組」原作「俎」。

[89]「張墨岑」原作「張墨琴」。《歸愚詩鈔》卷二無此題,疑指《歸愚詩鈔餘集》卷二〈張墨岑荔柿圖為何子未賦〉:「儒者星宿羅心胷,方寸堆𢍀高華嵩。」

[90]《中文筆記》第三冊 171 頁。目錄未標。

[91]《中文筆記》第三冊 171-2 頁。目錄未標。

[92]「為言曰」原作「曰為言曰」。

[93] 劉元卿《應諧錄》。

[94]《中文筆記》第三冊 172-3 頁。

[95]「組」原作「俎」。

[96]《中文筆記》第三冊 173-8 頁。

[97]「享年」原作「亨年」。

[98]「張孝廉買鹽,自牖執其手;李屠兒吃醋,以杖叩其脛。」

[99]《五集》卷一。

[100]「耳」原作「而」。

[101]「夫能破之」原作「婦能破之」。

[102]《續集》卷二。

[103]「組」原作「俎」。

[104]《補集》卷二。

[105]「取此意」原作「取離此意」。

[106]「三兒好色」原作「三色好色」。

[107]《中文筆記》第三冊 178 頁。

[108]《中文筆記》第三冊 178-83 頁。

[109]「鶴髮」原作「鶴皮」。

[110]「村裡老」原作「草裡老」。

[111]「弟子」原脫「子」字。

[112]《中文筆記》第三冊 183 頁。

[113] 同上。

[114] 同上。

[115]《中文筆記》第三冊 183-5 頁。

[116]〈秦中吟十首婚〉:「貧家女難嫁,嫁晚孝於姑。」

[117] 手稿此處標以勾號。

[118]「卷九」原作「卷八」。

[119]《中文筆記》第三冊 185-93 頁。

[120]「菊耦」原作「菊隱」。

[121]「不伐」原作「不代」。

[122]「有其迹」原作「有迹」。

[123] 手稿此處標以勾號。

[124] 石介〈與張洞書〉。

[125]「最善」原作「再善」。

[126] 卷八。

[127]「不為桀亡」原作「不與桀亡」。

[128]「語言」原作「言語」。

[129]「公」原作「心」。

[130] 手稿此處標以勾號。

[131]《符子》:「至人之道也如镜,有明有照,有引有致。」手稿此處標以勾號。

[132]「惑」原作「或」。

[133]「卷四十六」原作「卷三十六」。

[134]《中文筆記》第三冊 193-5 頁。

[135]「何妨」原作「又何妨」。

[136] 原文「惱亂横波秋一寸,斜陽只與黄昏近」,「一寸」指目。引文斷句有誤,乃成「一寸斜陽」。

[137]《中文筆記》第三冊 195 頁。

[138]《中文筆記》第三冊 195-7 頁。

[139]「滿園飛」原脫「飛」字。

[140] 原脫「些子」二字。

[141]「看伊幾遍」原作「覷伊幾邊」。

[142]「此花」原作「此茶」。

[143] 原文脫「怕人尋問」。

[144]《中文筆記》第三冊 197-8 頁。

[145]「蔽擁」原脫「擁」字。

[146]《中文筆記》第三冊 198 頁。

[147]《中文筆記》第三冊 198 頁。

[148]《中文筆記》第三冊 198-9 頁。

[149]「步蟾宮」原作「玉樓春」。

[150]《中文筆記》第三冊 200 頁。

[151]《中文筆記》第三冊 200-1 頁。

[152]〈悲秋歌〉六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