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本(九)[1]
《清白士集》,梁玉繩諫菴[2]:
卷十八《瞥記》一:「王德柔云:『遇見瞥觀,皆即疏記。後重省覽,歡興彌深。』」【Pliny the elder: “nihil enim legit, quod non excerperet” — He read no book which he did not make extracts from[3].】
○「〈乾卦‧疏〉以漢高祖為亭長是潛龍勿用之象,釋『仝聲相應』,云:『周時獲麟,為漢高之應。』東漢尚讖緯,故云[4]。孔仲達何為乎?」
【「女媧非女,見《人表攷》[5]。」】
○「〈中孚〉『豚魚』注:『魚者,蟲之隱者也。豚者,獸之微賤者也。』『隱蟲』二字頗新。」
【「《周書‧酒誥》:『群飲者殺。』《周禮‧地官》:『屬游飲食於市者戮。』《漢律》:『三人以上,無故群飲酒,罰金四兩〈文帝紀〉注。』」○「〈豳風〉:『狼跋其胡。』詩人比興以類,奈何以狼比聖?樓攻媿答楊敬仲論詩解書,引楊少卿說,謂以狼比四國,而周公處其中,不懼也。」】
○「《周禮‧九嬪》注言群妃御見之法:『卑者宜先,尊者宜後。女御八十一人當九夕,世婦二十七人當三夕,九嬪九人當一夕,三夫人當一夕,后當一夕。十五日而徧,自望後反之。』此鄭以意消息,別無明文可證。後儒多以為疑,謂非節欲防淫之道。倘值祭祀,無齊居御女之理,十五日不能徧也。陸稼書先生《讀禮志疑》解最好,云:『謂當夕者,只是派定,以備人君之御幸。至於節欲之法,自在人主,豈必慮其過哉。』此言其制度,猶天子之羞,『百二十品』,特備其制爾,非必徧嘗之。」
○「『能』、『耐』二字,古人互通。〈禮運〉:『聖人耐以天下為一家』;〈樂記〉:『人不耐無樂』;《大戴禮》:『善游能寒』;《漢書‧晁錯傳》:『性能寒』等。亦省作『而』字:《墨子‧尚賢下》、〈尚同中〉。」
《瞥記》二:「昭廿五年『介鷄』賈解:『芥子』,《淮南‧人間》注同,即鬥鷄之法。應瑒〈鬥鷄〉:『芥粉張金距。』劉孝威〈鷄鳴篇〉:『翅中含芥粉。』庾信、王粲等詩略同,其法見周去非《嶺外代答》。」
○「『宰予晝寢』,《資暇錄》謂梁武帝言:『繪畫寢室。』此說不知何出。《齊東野語》云[6]:『嘗見侯白注《論語》,謂「晝」當作「畫」。』李習之《筆解》亦以為『畫寢』。許周生云:『《南史‧何尚之傳》:「尚之陽眠,顏延之曰:『朽木難雕。』」是亦能作「晝寢」。』皇《疏》亦然。」
○「《爾雅‧釋訓》自『子子孫孫引無極』以下十六句皆用韵,如七言古詩,此創格也。郭璞注此篇亦用韵。趙氏《孟子章指》、王逸《楚詞注》亦用韵。」《庭立紀聞》一:「孔子《易‧象傳》用韵,朱子注《詩》『輾轉反側』句用韵。」
《瞥記》三:「〈始皇本紀〉:『年十三歲。』古無年、歲並稱者。《日知錄》謂:『古人但云年幾何,不言歲也。自太史公始變之。』錢廣伯云:『《孟子》:「鄉人長於伯兄一歲。」《趙策》:「太后曰:『年幾何矣?』對曰:『十五歲矣。』」則言歲不始於太史公。』」
「〈泰山碑〉曰:『施於後世,化及無窮。遵奉遺詔,永承重戒。』是帝在而亦可稱『遺詔』也。」
「《春秋》之法,雖無事,猶必書孟月。《史記》周以後本紀,是年無事,則并年逸之。獨〈始皇紀〉,於三十年特書曰:『無事。』此史公創例,全書亦衹一見。」
○「始皇因圖書曰『亡秦者胡』,乃發兵擊胡,而不知為胡亥[7]。《路史‧後記》注引《世紀》曰:『桀見籙書云:「亡夏者桀」,於是大誅豪傑,何其類也!』」
【《綏寇記略》言張獻忠自為一文,歷評古帝王,以楚霸王為最。】
○「〈倉公傳〉:『趙章病,法五日死,而後十日乃死。其人嗜粥,故中藏實,中藏實故過期。』張文潛有〈贈潘邠老粥記〉言食粥之妙。」
「伯夷、叔齊亦曰『夷叔』,見《蜀志‧郤正傳》、《晉書‧羊祜傳》、《魏志‧王昶傳》。」
「《後漢書》劉寬不好盥浴,京師以為諺。嵇叔夜十五日不洗頭面,陰子春數年一洗脚。」
「翟晴江嘗云[8]:『陳承祚《三國志》紀魏而傳蜀,習彥威《漢晉春秋》繼漢而越魏,非關其識之有高下也,時也。』承祚撰《志》於晉武受禪之初,晉受魏禪,魏之見廢,蜀已破亡,安得不尊魏乎?彥威著《春秋》於元帝中興之後,蜀以宗室,而存漢緒,猶元帝以藩庶而復晉統,安得不尊蜀乎?司馬公《通鑑》、朱子《綱目》,理勢亦如是也。北宋受周禪,司馬公不得不以魏為正統;南渡偏安,朱子不得不以蜀為正統。陳與習,司馬與朱子,易地則皆然。」【然皇甫湜〈正閏論〉以東晉為正,以元魏為閏,何哉?】
四:「晉惠帝時,天下荒亂,百姓餓死,帝曰:『何不食肉糜?』遼主疑天祚聞民間乏食,謂:『何不食乾腊?』見〈金世宗紀〉。」【Marie Antoinette: “Si le peuple manque de pain, qu’il mange de la brioche.”】
【《十六國春秋》:「北涼沮渠蒙遜謂劉炳曰:『魯人浮海失津,見仲尼及七十二子游于海中,與魯人一木杖,令閉目乘之,歸告魯侯備齊寇[9]。魯人出海,投杖水中,乃龍也。』」】
「宋子京《唐書》喜用奇僻字,然皆有來歷,不可妄詆。如『媒蝎』二字,『媒』用《漢書‧司馬遷傳》『媒孽』,『蝎』用《外傳》、《晉語》『蝎譖』。《野客叢書》引曹植〈藉田論〉,以為宋公本此,失之遠矣。」【參觀汪鈍翁《說鈴》。】
「王叔文既敗,每誦杜甫諸葛祠詩,未免不類。若宋宗留守,庶幾無媿。」
「自梁至周,五十四年,仕五姓者不少[10]。以范魯公之賢,亦歷四朝,故宋太宗惜其欠世宗一死。《宋史‧周三臣傳》皆非一代之臣,而馮道獨蒙惡聲,豈謂其歷敘遭逢,自稱『長樂老』耶?長樂,其鄉之地名。魯公〈誡子詩〉前半備述官閥,與長樂老何異?」
【「《遼史‧禮志‧公主下嫁儀》有賜物『送終車,駕牛,載羊一,謂之祭羊』,得無不祥耶?」】
「《金史》章宗明昌元年,令舉人程文所用故事,考試官或遽不能憶,誤失人才,可自注出處。出題亦於題下注其本傳。此善法也。」【「之為文,因陋就寡,赴速邀時(見《唐書‧薛謙光傳》[11]。」】【《制藝叢話》卷一引《國史補》載『若使禮部先時頒示天下,曰某年試題取某經,某年試題取某史,至期果然,亦勸學之一法也。』參觀《朱子語類》卷一百九。】
「宇文虛中為人媒孽,指家藏圖書為反具。高士談亦然。」
「《草木子》云:『元世祖取《易》「大哉乾元」之義,國號「大元」;取「至哉坤元」之義,年號「至元」。』《湧幢小品》謂:『「大明」以別於「小明王」。』是元、明兩代皆二字號,與『大漢』、『大唐』、『大宋』為臣下尊奉之辭不仝。」
【「《戒厂漫筆》:『永樂末年,詔天下學官考績不稱者,淨身入宮訓女官。有十餘人,王振在其中。』黃溥《今古錄》亦言振『出身教官』。」】
五:「《文子‧道德篇》『聾蟲』注:『鼈無耳』,本《淮南‧說林》。《淮南‧脩務訓》:『馬,聾蟲也。』〈說林訓〉又以狗、馬為聾蟲。」
【《易餘籥錄》卷九論王荊公注《周禮》『贊牛耳』云:『耳司聽,鼻司臭,人與物同。性鈍之人,聽言往往凝目蹙額以相向。牛性鈍,故聞聲則翹其鼻,其聽仍司以耳也。』】【按牛見李石《續博物志》。】
「《墨子‧非樂》曰:『雄不耕稼樹藝,雌亦不紡績織絍。』以男女為雌雄。」【按《管子‧霸形篇》:「令其人有喪雌雄。」徐文長〈節婦贊〉:「天欲顯雌之節,故喪其雄。」】
「『宇宙』二字有三解。《尸子》:『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來今曰宙。』見《莊子音義》上,《淮南‧齊俗》及〈原道〉注仝,皆本於《文子》。《淮南‧覽冥訓》『燕雀爭於宇宙之間』注云:『宇,屋簷也;宙,棟梁也。』楊子《太玄》七:『闔天謂之宇,闢宇謂之宙。』」
「〈說山〉云:『罪當死者肥澤。』今俗所謂『生囚肉』也。」【La graisse de prison.】
「楊子雲作〈法言〉,二字見《莊子‧人間世》,非取《論語》『法語之言』也。」
【「蘇武」一條忘《野客叢書》先言之。】
【明朱健著《蒼崖子》十篇,時有俊語。〈挈真篇〉云:「以人仇我,為我則亦仇人;因我背人,因人則又背我。」】
六:「杜詩『丈人屋上烏,人好烏亦好』,用《尚書大傳》太公語。晉趙王倫收解系兄弟,曰:『我於水中見蟹,且惡之,況此人兄弟輕我耶?』桓伊詣忠敬王遵,遵曰:『我聞人姓木邊,便欲殺之,況諸桓乎?』」
「韋莊:『蛛羅滅又光。』『蛛羅』二字本《意林‧傅子》。姚合〈夏中苦雨〉詩:『蛛繩續瓦溝。』」
「坡翁〈和陶〉:『脫衣裹凍酒。』按金段繼昌子新以衣衾復酒缸,曰:『人病尚可,酒病不可療也。』」
「彭龜年〈讀書吟示子鉉〉云:『吾聞讀書人,惜氣勝惜金。累累如貫珠,其聲和且平。昨夕汝讀書,厲響驚四鄰。方其氣盛時,聲能亂狂霖。倏忽氣已竭,口亦遂絕吟。』盧仝〈寄男抱孫〉詩亦云:『尋義低作聲,便可養年壽。莫學村學生,粗氣強叫吼。』」【朗誦法 cf. Murray: Religio Grammatici.】
「陸放翁〈哭張季長詩〉、〈祭周益公文〉皆用『蓴鯽』二字,蓋本杜集〈祭房相國文〉。」【《庭立紀聞》一:又〈祭王侍御令人文〉、〈祭韓無咎尚書文〉。」】
「元遺山〈感事〉詩『人皆傳已死,吾亦厭餘生』,全用東坡〈謝量移汝州表〉中語。」【范石湖〈甲辰人日病中六言〉:「人應見憐久病,我亦自厭餘生。」】
「劉後村〈詠彭祖〉詩:『活得如彭祖,憂愁八百春。頻為哭殤叟,屢作悼亡人。』」
「王阮亭〈悼張夫人〉詩:『一語寄君君聽取,不教兒女衣蘆花。』本《真珠船》鄧公輔妻宋氏詩,又《四友齋叢說》嘉定一民婦詩[12]。又『鞲上奇鷹皆戴角,御前天馬盡拳毛』,本柳貫〈和袁學士上都雜詩〉。」
「洪簡〈詠算盤〉一聯云:『合定二五耦,分開上下床。』」
「陳子昂有〈周受命頌〉,何異〈劇秦美新〉?杜甫〈封西嶽賦表〉:『維嶽授陛下元弼,克生司空』,謂楊國忠也。」
【「孫可之〈罵僮志〉云:『淡面鈍口,戆揖癡步。』形容不入時宜人,妙絕。」】
「應城程拳時名大中《在山堂集》有〈蕲州毀悟空像記〉,其略云:『蘄俗以六月某日賽二郎神,神一人前導,山民呼行者。舉行者名,則元人小說所載孫悟空也。是日蘄人無遠近,皆來就觀。輟市肆,肅衣冠,立於門。出隻鷄百錢為壽,必稱命於行者以致於神。一不與,則行者機變,舉動趫捷若生,擊人屋瓦器皿,應手皆碎,甚則人受其咎。乾隆甲戌,州牧錢侯聞其事,悉取像焚之。」【按《穆堂別稾》卷十四〈雲南驛程記〉:「過澤州,方祈雨,舁一泥人,曰孫悟空。」《艮齋雜說》卷三:「福州人昔祀孫行者為家堂,又立齊天大聖廟,甚壯麗。四、五月間迎旱龍舟,裝飾寶玩,鼓樂喧闐,市人奔走若狂,其中坐一獼猴耳。」】【汪師韓《韓門綴學》中攷小說、《通俗編》。】
七:「列侯之夫人,非子復為列侯,不得稱太夫人。見《漢書‧文紀》注。」
「摺扇之起(引諸家)。而許周生曰:『《通鑑‧齊紀一》:「褚淵入朝,以腰扇障日」,胡梅磵注云:「即今摺疊扇。」則其來久矣。杭堇浦〈天祿識餘跋〉所未備。』」【《水滸》本事攷(《小說舊聞鈔》引否?)。】
附錄汪翼滄《日本碎語》[13]。【金學蓮《三李堂集》卷一〈書樊大硯雲東洋雜記後四首〉(七絕)自注:「迷魂城,日本妓居處。尖山一名換心山。」】【《海珊詩鈔》卷二〈芮芳齋歸自日本長歌紀事〉[14]。】【汪鵬《袖海編》(《小方壺齋輿地叢鈔》)皆記長崎事,云:「有狐狸廟近唐館,妓家祀之。有山名換心山,有橋名落魄橋,言唐人經此,則心變魂銷,揮金如土。」(《全浙詩話》卷 50 載鵬。)張遠《無悶堂詩集》17〈送友之日本〉、戴名世《南山全集》卷十二〈日本風土記〉、《屈翁山文鈔‧送張超然浮海往日本序》。】
卷二十五《蛻稾》一:「〈黔中竹枝詞〉自注:『黔諺云:「天無三日晴,地無三里平,人無隔夜情。」』」
【卷二十六《蛻稾》二〈口琴歌〉、〈嫁鼠詞(俗傳除夕鼠嫁女竊履為轎戲作)〉。】
卷二〈題楚士魏不矜庚甲集〉:「仲晦詩編丁卯,潛夫雜識癸辛。」
〈王明妃本漁家女也自來咏明妃者未及惟蘇子由昭君村詩有遙憶江頭捕鯉魚之句因賦一絕〉:「不如嫁得張胡子,撒網持竿學捕魚。」
〈姮娥之說見於諸子余讀天問云胡羿射夫河伯而妻彼洛嬪豈姮娥奔而奪河伯之妻耶戲書一絕〉末二句:「如何不射姮娥墮,翻向河公奪宓妃?」
〈喜仲雅丈至自揚州是日熱甚〉:「清風不共故人至,此熱當由常侍來。」
【卷三〈遙和金嘯竹湖樓春夜雨中仝人分韵之作〉:「莫問去來今舊雨,任渠逆順暮朝風。」】
卷三〈落葉〉:「真仝客意匆匆別,比似交情日日疏。二」
〈輓奚鐵生〉自注:「余貌與君似,人每誤呼。」
卷四〈演連珠〉:「中山君之失國,禍起羊羹;庾仲豫之亡身,忿由鵞炙。故怨毒之事,在小不再大;飲食之人,可賤亦可畏。」
卷四〈與項壽芝書〉(論細腰事楚靈、楚莊,劉夢得〈踏歌行〉乃謂楚襄)。
〈謝汪容甫惠文帖〉:「某王後駱前俱無位置,牆東竈北曾許追陪。
【〈記二鄉先生詩後〉(二鄉為余曾伯祖諱文澣):「〈感懷〉云:『愁多不了消除帳,老去難懸迴避牌。』〈春日湖上〉云:『貨郎倚店呼香客,蕩主臨流招畫船。』」〈不雨〉云:『雷聲請客空生喜,雨點當官忽散場。』】
────────────────
《烟嶼樓讀書志》,徐時棟[15]:
【屢駁西河,而護朱子。說經主文從字順,雖無精闢,尚為謹愿,時有村塾師氣耳。】
卷六論胡文定論古之刻,范濟美所謂「子發偽於為善,公却是至誠為惡也」。
七:「余極惡大可以無理強詞駁朱子,一日有少年盛氣爭辯,即以『理命之謂理』相詰難,謂此言雖使朱子復生,亦無以自解。予應之曰:『訓詁之書,莫古《爾雅》,試以其開卷之文解《尚書》之「元首起哉」曰:「始始起始」,可乎?「起」亦「始」也。則〈舜歌〉四字,無一字不解作「始」,可乎?』」【參觀卷八。尤西堂《艮齋雜說》卷二[16]:「朱子云:『天即理也。』張子云:『鬼神者,二氣之良能也。』後人笑之曰:『烹牛去祭理,盛服來拜能。』(西蜀劉翁語)從二子之言,則舜之『類於上帝』,可云『類於理』;禹之『致孝乎鬼神』,可云『致孝于良能』乎?」】
「道家之語小也,曰巢蚊睫中。釋家之語小也,曰入藕絲孔。而總不如吾儒之語小,曰天下莫能破焉。」【《容齋續筆》卷十三「物之小大」條,引《列子》龍伯釣鼇、焦螟蚊睫,《莊子》鯤鵬、蝸角觸蠻,釋氏須彌芥子之說,而皆不及《中庸》曰:「語大,天下莫能載;語小,天下莫能破。」】
八:「『無友不如己者』當作『不似』解,弗作『不及』解。」
十二:「稱『漢』為『蜀』者,當時敵國之謬語耳。〈江表傳〉引孫權語云:『前所以名西為「蜀」者,以漢帝尚存故耳。今漢已廢,自可名為「漢中王」也。』吳、蜀盟詞皆曰『漢』。」
【《新五代史》種種舛謬。】
十四:「楊注《荀子‧不苟篇》云:『山有耳口。凡呼於一山,眾山皆應,是山聞人聲而應之。山見吐納雲霧,是有口也。」
十五[17]:「《呂覽‧不屈篇》曰:『人有新娶婦者,婦至,宜安矜,烟視媚行。』高注曰:『媚行,徐行』,而『烟視』無注。愚謂『烟視』者,蓋目遇烟則不能大開,言新為婦者,宜下其目微視,似遇烟氣時也。」【按即《荀子‧富國論》言處女「遇中山之盜,為之逢蒙視」也。】
十六:駁《四庫提要》論《唐子西文錄》之誤。
────────────────
《烟嶼樓筆記》[18]:
一:「五月多禁忌。《荊楚歲時記》云:『五月俗稱惡月。』」
「竈神婦名王搏頰,竈神名蘇吉利。」
「太陽為三月十九日,蓋遺老陰取莊烈帝死社稷之日,設祭聚拜,而不敢明言也。」【《烟嶼樓文集》38〈太陽生日賦〉(謂鄞有日月宮,俗呼太陽殿):「天神不可以有忌,故易國侐為生辰。」】【參觀《純常子枝語》卷三十第十三頁李仲約謂。馬敘倫《石屋餘瀋》:「朱天廟所祀,實即崇禎,故右手持環,左手持棍(上海梅白克路、杭州)[19]。」】
「侯死,子復為列侯,則母稱太夫人,此古法也。父亡,而母以子官受封典,則加『太』字,此今制也。既死,即無『太』字。猶子為天子,母曰皇太后。至於既崩,即去『太』字,曰某皇后。」【參觀《暼記》卷七、《大雲山房文稾二集》卷二〈上舉主陳笠帆書〉。又《霞外捃屑》卷七下引陳祖范《掌錄》。】
「丈夫曰鬚眉。鬚為男子所獨,而眉則婦女皆有之。《釋名》云:『黛,代也。滅眉毛去之,以此畫代其處也。』然後知古婦人皆滅眉。」
三:「漢〈柳敏碑〉天資作『𫚁』。余謂下是『鯁』字,蓋未寫『資』,先寫『鯁』,半字而悟,不復洗去耳。唐人〈造像記〉,考字從女傍作『㛈』,而下作『妣』字,亦然。」【參觀《樵香小記》卷下:「秦刻石於『夫』字下作『二』,云是大夫鍾繇帖於『祖』字下作『二』,云重『且』字。文三橋作『努力加餐飯』,印作『努二〔二口〕餐〔二反〕』,祖秦刻石法。」】
「亭林謂:『世人好色【《日知錄》卷二十五「湘君」條:甚矣人之好色也!太白,星也,而有妻;河伯,水神也,而有妻;常儀,占月官也,而《淮南子》以為嫦娥;小孤山訛為小姑也(見歐公《歸田錄》),杜拾遺訛為十姨(見《黃氏日鈔》)】,乃至天神地祇,皆為之強立妻女名目』云云,真誅心之論。乃其《金石文字記》中論〈崔夫人墓志〉【秦貫撰】【陳眉公收入《古文品外錄》,欲一洗崔氏氷玉之恥,參觀《筆精》卷七】,謂:『即崔鶯鶯,足雪〈會真記〉之誣。』亦不免以郢說橫梗胸中,蓋承《曠園雜誌》、《容臺別集》【卷一〈雜記〉:「昔年見一書載崔鶯鶯有子七人,……不知所出。今日讀〈鄭恒為崔夫人墓志〉,子六人,女一,恒字行甫,崔七十有六而合葬。此碑成化間出於舊魏縣廢冢,碑立於大中十二年,當以〈會真記〉歲月參攷之」】之說也。夫秦〈志〉、元〈記〉果一人耶?則元〈記〉是女子時事,秦〈志〉是嫁後時事。為志銘者將發其中冓之醜,而曰夫人四德未備耶?且秦〈志〉但云『博陵崔氏』,無鶯鶯之名。府君名鄭遇,非恒。故牽合有九妄。」【《侯鯖錄》卷五載王性之作〈傳奇辨正〉,謂是元微之事,而駁東坡〈贈張子野〉自注指張生即張籍之非。】【《景船齋雜記》卷下、錢竹汀《金石文字目錄》卷三、《霞外捃屑》卷九均與烟嶼論同。陳大士《已吾集》卷十四〈鄭恒古誌後跋〉則亦信《曠園雜志》之說。蔣瑞藻《小說枝談》卷上引《夢闌瑣筆》。】【《緣督廬日記鈔》卷五光緒十四年十一月十五日載翁方綱〈跋〉引關西胡侍《墅談》,即駁明人附會之說。】
六:「古以狗捕鼠,見《呂覽‧士容》。又同書〈功名篇〉:『以狸捕鼠。』」
七[20]:「余最不喜〈送孟東野序〉、〈祭十二郎文〉兩篇。」
「〈愛蓮說〉云[21]:『出汙泥而不染。』天下乃有花木不出自汙泥者耶?」
「近世駢文,專效六朝、初唐,鄙宋四六。不知宋四六清空一氣,胸中無萬卷書,而性靈又不能運用之者,不能造其精微。若六朝、初唐[22],則但費數月光陰,剽掠字句,作摘本,便可一生喫著不盡。」
「一士人素以道學自負。解三百篇,輒強勞人、思婦盡入之理學中。一日賦〈早行詩〉[23],有『人語出林端」之句。其友忽問曰:『斯人也,為不失赤子心之大人耶?抑閒居為不善之小人耶?』曰:『能早起,尚是正人。』曰:『然則舜之徒耶?蹠之徒耶?』其人怫然。」(烟霞散人《斬鬼傳》:「風流鬼道:『小弟見月色甚佳,故邀吾兄同來玩賞。』遭瘟鬼道:『吾兄差矣!古人囊螢映雪,尚要讀書。如此明月,不讀書,豈不可惜乎?且月者,陰之精也,有何可玩?若月可玩,那日也可玩了。』」)
────────────────
《制藝叢話》[24]:
【俞桐川《百二十名家選》。】【阮芸台有《四書文話》,其〈序〉已刻入《研經室集》中。書未刻,梁氏曾假閱稿本。】【《易餘籥錄》中論八股諸則,皆未引。】
卷一:「楊誠齋『國家將興』二句文,及『楊、墨之道不息』二句文,皆有四股。『至於治國家』二句文,則有六股。汪六安『天之方蹶』二句文有四股。『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文,及『與讒諂面諛之人居』文,各有六股。『躬自厚而薄責於人』一節文,則竟有八股。明成化以後,遂定為程式耳。」
「管韞山曰:『前人以傳、註解經,終是離而二之。惟制義代言,直與聖賢為一,不得不逼入深細。……設朱子之前,已有時文,其精審當不止於此也。』」
「張惕厂甄陶云:『《大學》釋「止善」一章,有破有承有開講。《論語》「季氏將伐顓臾」章、《孟子》「見梁惠王」章、「王立沼上」章、「好樂」章、「文王之囿」章等類,中間或具三股格,或具兩股格,為制義先開格調。」【卷七引魏氷叔曰:「八股病在排比有定式。夫一題之義理,有博衍數十端,然後足以盡之者;有舉其一端,扼要而無遺者。今必勒為排比,則是多端者不可盡,而得其一說而畢者,必將強為一說以對之。又必摹其出比之語,句櫛字比,而不敢或亂。」】
「黃梨洲《明文海》四百八十二卷。其三百七卷至三百十三卷,皆錄各家時文序,共七十八首。」
卷二:「顧亭林引艾南英曰:『嘉靖中,姚江之書盛行,而士子舉業尚知謹守程、朱。自興化、華亭兩執政尊王氏學,於是隆慶戊辰,《論語程義》首開宗門。」【《日知錄》卷十八「舉業」條、「 破題用莊子」條。】【卷五引俞桐川曰:「以禪入制義,自楊起元始。」】
「《書香堂筆記》云[25]:『居今之世,使孔子復生,亦不免應舉。』」
「唐翼脩曰:『前輩制藝之法有六位,曰頂(題前)、面(題之正面,不煩言而解者)、心(題之所以然)、背(反面挑剔,逆取其勢)、足(題之後一層,補完題意)、影(題之對面與旁面)。』」
「紀文達師曰:『文之清真者,惟其理之是而己。欲理之明,必溯源六經,而切究乎宋、元諸儒之說。』」【可見漢學家為舉業,不得不從事宋學。】
【胡虔《柿葉軒筆記》云:「戴東原數應禮部試,分校者爭欲致之門下,每於三場五策中物色之,不可得,既乃知其對策甚空。諸公以戴淹雅精卓,殆無倫比,而策則如無學者,大是異事。錢辛楣曰:『此東原之所以為東原也。』」參觀《三魚堂日記》上斥仇滄柱。】
卷三:「宋人制義,以陳君舉為最富。」
【「楊誠齋文已有艷藻儷句。」】
卷四:「俞桐川曰:『制義之有王守溪,猶史之有龍門,詩之有少陵,書法之有右軍,更百世而莫並者也。』李文貞曰:『制義至守溪而體大備,如工部之集大成。』」
卷五:明唐臯心厂,徽州人,正德九年狀元。初,十上春官不中,自署齋壁曰:「愈讀愈不中,唐臯其如命何;愈不中愈讀,命其如唐臯何?」
【「唐荊州詩云:『文入妙來無過熟,書從疑處更須參。』」】
「俞桐川曰:『昔人評酒:辢為上,苦次之,酸次之,甘斯下矣。』」
「趙南星『非其鬼而祭之諂也』題云:『世之可以富人可以貴人者,亦已尊而奉之矣,而富貴之未至意者,其乏冥助耶?祭以祈之,而逢迎之態,何所不備?世之可以困人可以苦人者,亦既柔而下之矣,而困苦之未袪意者,其有陰禍耶?祭以禳之,而顛蹶之請,豈所忍聞?籍靈寵於有位,既以諂鬼者而諂人;求憑依於無形,又以諂人者而諂鬼。』」【以此為梯榮弔寵之具。】
卷六:「董華亭論『離』字不允,張侗初云:『題本如此,而文却如彼,離而不出乎字,所謂意與題相生,不與題相近。』」
「黃陶厂『事君以忠』題云:『未有一日之報,而先以百年養之;未有手足之勞,而先以心膂待之。』痛心之言,時崇禎壬午也。」
【艾東鄉〈應試文自敘〉,曲盡明時士子入闈情狀。】
卷七:「陳大士『無求備於一人』題文云:『求全才,勢必至于無才。』」
「顧麟士嘗謂:『大士非字,乃其化身。』」
「檀吉甫云:『時文家習熟陳腐之理語,幾於撐腸拄腹。』」
「章雲李金牧驚才絕艷,一入定,有䠞破菜園之夢。」
「熊魚山『自反而不縮』二句云:『吾人羞惡之心,最明不直之際。有人辱我詈我,猶自可堪[26]。惟有人敬我畏我,反不覺泚然汗下,無地可以自容。』」
卷八:「楊以齋等八人文成,曹存厂為少司成,不能甲乙。於是以八人者,各為第一,而標置題目,如『古奧第一』、『博雅第一』之類。楊為『高大第一』。」
「朱竹垞不知時文,為人短視。有以時文謁者,輒睨而置之。」
「胡天游十三歲作『疾』一字題云[27]:『疾之文從乎矢,來無向,而中人甚疾。』」
卷九:「何雨崖〈李文貞公稿題詞〉云:『凡文須將題做死,乃可傳。所謂「做死」者,一題恰受此一篇文字,前人說不著,後人襲不來,則題之精氣盡,而不啻死矣。』」
「《四勿齋隨筆》曰:『康熙初,時文陋劣油滑,可不學而能。京師無名子繪〈八股圖〉,作瞽者八人,或題詩,或鑒賞等等。朝論恥之,遂廢八股,以論策取士。」
「順治丁酉科場大獄,因尤侗著《鈞天樂》而起。時尤侗、湯傳楹高才不第,乃描寫主考何某盡態極妍,三鼎甲為賈斯文、程不識、魏無知。科臣糾參,殿廷覆試之日,不完卷者下獄。吳漢槎戰栗不能握筆,流尚陽堡。」【《霞外攟屑》卷一:「《石鼓齋雜錄》云云。按卿謀卒於順治乙酉六月五日,下距丁酉,已十三年。《槐廳載筆》卷十三、《制藝叢話》卷九,皆失之不攷。《三岡識略》卷八則謂金陵書肆刻傳奇名《万金記》,流布禁中,遂有是獄。《堅瓠甲集》卷二載〈黃鶯兒〉詞,不云出西堂,疑不能明也。」】
【方望溪時文跋可攷生平。】
卷十:「方朴山至老猶健於文,鬻文金盈甕。有一愛孫常在左右,擬以與之。已而金亡,私問孫,孫不承,因疑他孫竊之,乃大恨,請道士上章呪之,而愛孫死,朴山傷之,遂歿。」
「任釣臺稿自敘記其師曰:『作文當無書不讀,又須如不讀一書。』」
卷十一:「吳香亭『夫人不言』文兩比有云:『此其人雖有所言,如不言矣;此其人雖有所言,更不如其不言矣。』」
「王惕甫試嘉慶丙午場後,余決其必售,乃同報罷。首藝『雖曰未學』,用古注而不用紫陽《集注》,為河間紀師所黜,有『以此嚇老夫,老夫不懼』之批。」【參觀洪北江《卷施閣詩》卷 17〈四月廿日與胡公子稷會飲歸途得五百字〉[28]。】
卷十二:「邵二雲中乾隆辛卯科會元,首題為『臧武仲之知』四句。是日,忽文思澀滯,憶己丑科落卷有『子在陳曰』二比,不暇修改,直鈔之聊以完篇,竟置榜首。」
【卷十三引八股文之可補正《四書注》者。參觀元崔君舉為王天與作〈尚書纂傳序〉。】
卷十六:「鄭方坤《蔗尾集》中有〈寄長姪天錦論時文〉七言長古一首,合明、清諸家論之。」
卷十九[29]:「阮雲台師最笑近人之讀時文,謂之『唱文』。而福州人尤喜拍案豪吟,有擊碎唾壺。每遇觴政中有罰歌唱者,輒以此代之。」
卷二十三:「陳大士少時不屑讀《朱子集注》。初應童試,題為『君子易事而難說』全節,構思竟日,不完卷而出。其友問之,曰:『我只得一破題,甚得意,以下不能再著一語。』其友曰:『試述之。』大士曰:『君子之心公而恕,小人之心私而刻。』友笑曰:『此《集注》語,君何掩為己有?』大士爽然自失。」參觀同書紀文達作『名之必可言也』破題。【《兩般秋雨盦隨筆》記前明『子在川上』,一解元破題全鈔《朱注》。】
「有戲作『巍巍乎,惟天為大』至『無能名焉』,破題曰:『齊天大聖,極天下之無狀焉。』」
二十四:「『貧而無怨難』云:『貧不能不多所取,貧之所以傷廉也。貧不能復有所與,貧之所以傷惠也。貧不復講酬酢之節,貧之所以忍恥而廢禮也。』」
「尤西堂曰:『此一轉也,以為情多耶?吾惜其止此一轉也,以為情少耶?吾又恨其餘此一轉也。雙文雖去,其猶有未去者存哉!』」【四書文中墨派:「天地乃宇宙之乾坤,吾心實中懷之在抱」;「久已夫,千百年來已非一日矣」;「溯往事以追維,曷弗考記載而誦詩書之典籍」;「元后即帝王之天子,蒼生乃百姓之黎元」;「庶矣哉,億兆民中已非一人矣」;「思入時而用世,曷勿瞻黼座而登廊廟之朝廷」。】
「顧仲恭作〈敬十八房書說〉【亦見《茶餘客話》卷十六(二十二卷本)】,《炳燭齋集》不載,黃太沖獨稱之。略云:『今世之為天吏者三:庸醫也,低風水也,盲攷官也。何以言之?使醫而能辨六脈,則天之所以生死人者,人得而奪之矣。使風水而能辨龍穴,則天之所以禍福人者,人得而奪之矣[30]。使攷官而能辨文章,則天之所以貴賤人者,人得而奪之矣。故其謂此三人者,皆天吏也,敢勿敬歟?凡物之確然自信者,人為政;而冥然罔覺者,天為政。聖人舉事,必問蓍龜。夫枯草朽木,何靈之有?惟其無靈,而天下之至靈者出焉。攷官者,亦文章之蓍龜也。』」
【《蛾術編》卷 62 云:「古人牛馬皆以駕車,不以騎,《易‧繫詞》『服牛乘馬,引重致遠』是也。《詩‧緜篇》『來朝走馬』亦指駕車。《論語》『赤之適齊也,乘肥馬』、『孟之反策其馬』,時文家俱說成騎字,如趙熊詔《孟子》『好馳馬試劍』題,純作騎馬解。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云云,明指步卒,黃陶厂先生此題文云:『靷絕不能收,馬逸不能止,驂絓不能前』,忽而說成車戰,忽而說成騎兵矣。」】
────────────────
僧雪江〈送王伯安謫龍場驛〉詩云[31]:「蠻烟瘦馬經荒驛,瘴雨寒鷄夢早朝。」
────────────────
《秋江集》[32]:
【「夕陽大是無情物,又送墻東一日春[33]。」】
「生受杜蘭香一語,退閒長日事消摩消摩自可癒疾,謂蘭也[34]。」
「歸持一硯非空橐,坐享雙柑亦素餐[35]。」
「垂老居人鳩鵲屋,何時歸我鄆讙田[36]?」
【「鴛鴦待闕」、「烏鵲填橋」[37]。】
「舊壘已非空語燕,出門何處但啼烏[38]?」
「梁月江雲十五年[39]。」
「從今食性無人會,腸斷稠桑皂莢湯。」〈悼亡〉
「看去輒忘應廢卷,寄來不答懶開封。」〈慵〉
「老似嬰兒防飲食,貧如禁體作文章。」〈秋深〉
【「香臺鏡檻三千牘,帽影鞭絲四十年。無可思量無可說,東風吹夢夕陽天[40]。」】
【《道古堂文集》卷二十〈與黃莘田論詩書〉:「蓋有童蒙之所習知,以足下之淹洽,而猶不免於刺戾。〈夢遊仙〉之篇誤以劉綱妻為樊姬,〈越王山〉之篇誤以《越絕》歐冶為干將。〈沈香念珠〉篇既言『喃喃轉妙蓮』,復言『一百八聲圓』,一意兩出。〈籐鼓〉篇既言『響應雙冬冬』,又言『逢逢千聲應』,同詞重句。〈夜來香〉篇既擬『香嚴色界』,復比『祭星齋壇』,仙梵沓雜,首尾橫決,往蹇來連。」】
【《炙硯瑣談》:「閩縣葉松根夢荃,壬午舉人,注《秋江集》,博賅比于定宇之注漁洋。」】
【「鳧翁濯」、「雉子斑」。】
────────────────
《夢陔堂詩》,黃承吉[41]:
「雁欲成何字?霓堪織作裳[42]。」
〈丙寅除夕〉:「年年除夕似階梯,一度心情一度低。」
卷十五〈嘲西風〉序曰:「客有奇論,以西風為小人。蓋北風冬寒,助以西則更寒;南風夏暍,濟以西則愈暍。比之朝齊暮楚,而資之為虐者也。其語已見《北史‧李業興傳》。」「殊非君子得,不類大王雄。」
〈雪中偶作〉:「撒鹽飛絮小郎才,雅趣無妨略近詼。却笑坡仙塵萬斛,公然爐鍛豆稭灰。」「夢入廬山見色絲,為他黑白辨多時。一條累破青山色,翻笑徐凝是惡詩[43]。」
「積成禿筆幾回冢,看過殘燈千遍花[44]。」
譚復堂《日記》卷一極推謙牧詩,「以為無字無來歷,不露鋒鍔,自然神到」;《日記補錄》同治二年十二月十二日「斷為乾隆後第一大家」。謙牧亦高自位置。今觀所作,有作意,有書卷(參觀卷三十四梅植之來書,詳考其詩無字無來歷)【植之《嵇庵詩集》卷四〈齋中夜讀賦呈春谷先生并書〉略云:「昔人謂詩須無一字無來歷。夫摭實之有自,固較然矣。所難者,虛騁寂施,欲皆有物。蓋涉顯有端,致潛無迹。如〈見家人搏雪獅〉云:『超超元是絕氛埃』,謂尋常疊字耳,及閱《南史‧劉顯傳》『黃獅子超,不及白獅子超』,乃知所自也。〈渡洞庭湖〉云:『而我亦長嘯,猿啼鴻鵠驚』,謂當前點綴耳,閱〈嘯旨〉十五章,六曰『巫峽猿』,七曰『下鴻鵠』,乃知所自也。〈謝人送桑椹酒〉云:『甜甘却可人』,疑字或重複耳,閱《晉書‧張天錫傳》『桑葚甜甘』,乃知一字之非率爾」云云】。亦尚有詩情,而重鈍無味。偶欲白戰,又拙直無韵,才限之也。謙牧極推漁洋,稱道不厭(卷二〈讀精華錄漫題〉二七絕、卷十〈江上讀漁洋詩〉五律、〈再題漁洋詩帙〉七古、卷二十七〈與客談漁洋賦簡〉七律),而所作實厚中一無靈氣,何耶?〈再題漁洋詩帙〉有云:「君詩突過韓退之。」
卷二十五〈雪中信筆三十三首〉自序云:「昔陶公之詩,妙於真。余今信筆直書,乃更真於彼作。不煩雕飾,是以一日而盡也。」狂瞽之語,宜其詩之劣矣。
卷二十二〈答裔向之并書〉、卷三十二〈知音篇〉、〈窮神篇〉、〈異製篇〉、〈真解篇〉乃其詩學宗旨,雖故為深語,頗可參觀。
卷三十一〈題楊體之欲仁同年擔稻圖〉自注:「體之究心理學,意蓋以『稻』為『道』。余考《春秋左氏經》『會吳於善道』,《公》、《穀》皆作『稻』」云云。按《續子不語》卷五「麒麟喊冤」條「稻桶」真有其事矣[45]。
卷三十五〈悼亡〉七律劣甚。第二首記議婚時事,云[46]:「愁汝獨傳容貌乏,恐予別羨賄資多。」二句頗極世態而俚甚。
【張文虎《夢因錄》痛罵之:「甲辰五月六日:閱《夢陔堂集》,冗弱瑣碎,尤喜穿鑿。」】
【李斗《揚州畫舫錄》卷十二:「黃謙牧好為高論,同人有非之者。」】
────────────────
《出使英法義比四國日記》,薛福成[47]:
光緒十六年三月十五日:「西人之恪守耶穌教者,其居心立品,克己愛人,頗與儒教無甚歧異。然觀教會中所刊《新》、《舊約》等書,其假託附會,故神其說,雖中國之小說,若《封神演義》、《西遊記》等書,尚不至如此淺俚也。」
四月二十八日:「比利時王招宴,,洋餐味皆適口。王酬應周到,禮意殷拳。且謂余曰:『前月在英國同席,見貴大臣不甚下箸,恐中西口味不同。若意所不欲吃者,不必勉強,乃於養生之道為相宜。』」
八月初四日:「查舊卷,光緒十二年署洋監督師恭薩克稟曾侯云:『查閩廠初次續次出洋學生,水師管駕學生十二人,以劉步蟾、林泰曾、嚴宗光、蔣超英為最出色。嚴宗光於管駕官應知學問以外,更能探本溯源,以為傳授生徒之資,足勝水師學堂教習之任』云云。即嚴幾道也。【王氏《嚴年譜》未引。】【宣統元年,監察御史胡思敬奏陳學堂十弊,其四謂:「嚴復譯孟德斯鳩《法意》,發明民權自由,實已中毒於民。」《掌固零拾》卷四引。】
十七年正月十八日:「黎兆民言:『閩(海軍)學生如詞林。』哂其不類材武也。」
【魏元曠《蕉厂隨筆》謂:「左文襄〈與總理衙門書〉謂中國無一人知得洋務,故《庸厂筆記》嫉而毀之。」】
────────────────
《庭立紀聞》[48]:
一:【「經、史中,或字在名下,或名在字下。《左傳》僖 35 年、襄 10 年疏並言:「人言名字者,皆先字後名,而連言之。」】
補《史記志疑》中父母稱親戚《宋世家》、《大戴禮‧文王官人篇》、《逸周書、官人解》、《管子‧九變》、《墨子‧節葬下篇》、《列子‧湯問》、《荀子‧榮辱篇》。
補《瞥記》四「五官並用」。
「仝姓通譜,古人謂之『越認』。《金石萃編‧晉司空太原王卓碑》(貞元十七年追樹)有『張說越認范陽』、『王縉越認瑯琊』之語。」勞格《讀書雜仕》卷十一駁此說。
【汪韓門輯《金絲錄》。全謝山有〈淡巴菇賦〉。】
二:「『佛』字,經凡三見。〈周頌〉:『佛時仔肩』,《毛傳》:『佛,大也。〈曲禮〉:『獻鳥者佛其首,畜鳥者則勿佛也』,鄭注『佛,戾也。』〈學記〉:『其求之也佛』,《禮釋文》作『拂』。〈周頌〉鄭箋訓『佛』為『輔』。李日華《六硯齋三筆》云云。近時李穆堂有〈僧佛說〉以為『佛者弗人』云云[49]。」【參觀《疑耀》眉批。】
卷四:「《說文》『𦳝』字解云:『草,枝枝相植,葉葉相當。』樂府〈董嬌嬈〉詩【『洛陽城東路,桃李生路傍。花花自相對,葉葉自相當』】本此。」《有不為齋隨筆》壬謂:「《無量壽經》言:『天宮寶樹,行行相值,莖莖相望,枝枝相準,葉葉相向,花花相順,實實相當。』疑譯者仿樂府為之。」【按《說文》佳藻可參。】
────────────────
《近世人物志》,金梁,摘翁、李、王、葉四家日記[50]:
《湘綺日記》光四、1、23[51]:「近人不知賭趣,以賭為必須錢,是好錢,非好賭也。」
光九、5、12[52]:「易笏山日記喜自罵,余喜自贊,亦習氣不能改者。」【又同八、三、六云[53]:「笏山日記日日有過,日日自責,亦近頑矣。」】
「妾六雲性抝,故名曰『半山』。」
光〡〨、正、〡〦[54]:「今乃知生不如死也。死而客來,吾但偃臥待之,何所畏哉?」
乙卯、正、廿[55];「又看唐詩『蛾眉白髮』云云,不覺有感:女寵而論年,是不知寵嬖者也。唐玄之於楊妃,庶幾非好少者。武氏之控鶴,亦庶幾自忘其年,但控鶴非其配耳。」
同九、十、〡〥[56]:「一字之袞(滾),榮於華褒;彼婦之走,可以出口張家口。」
光八、七、〢〤[57]:「左季高語人:『吾官雖擲升官圖亦不易得。』丈夫自致青雲,而乃自比牧猪之戲,可知左十三未嘗自以為人才也。」
光十、八、十[58]:「聞左季高復出閩、浙,矍鑠哉是翁!將以魚皮裹尸耶?」
翁記:「吳清卿來談,云槍砲須新式,正似漢學不可空談[59]。」
【「未同而言,斯文將喪譏同文館聯。」】
葉記:光〡〤、〡一、四[60];「黃再同國瑾言:『朱文正得宋拓〈化度寺碑〉,請覃溪審定,覃溪別造一膺本歸之,而留其真。又從而揶揄之。以是,文正恨刺骨。覃溪晚年蹭蹬,文正有以齮齕之也。』」
王記:光〡〥、八、〡二:「俞曲園不多言,蓋包周身之防,以余為凶惡棍徒也[61]。」
翁記:光〡〣、正、十[62]:「總署拜年。各國來者,曾侯與作夷語,啁啾不已。余避而遠望焉。」
葉記:光〡〨、八、〡〨[63];「蒯禮卿云:『本朝通儒不談經濟,不談掌故。錢竹汀宮詹有觖望,《潛揅堂集》為謗史。』皆可駭也。」
王記:光〢〤、四、〡〣[64]:「黃鹽道遵憲欲巡撫用禮拜日休息,不知何意?與康進士欲改正朔從耶穌者同耶?」
王記:同十、十、〡〣[65]:「泊滕王閣。當余廿歲游南昌,初不自意能成立如此。及卅載重游,又不自意不富貴如此。今余卌歲三游,蓋不自意老大如此,」
王記:甲寅、十、〡〦[66]:「廉惠卿示其妻書畫,不惜資本,皆付景印
。或云弄錢一法也。」
────────────────
王小航《德宗遺事》,皆載慈禧凶橫事、光緒冤折事[67]。
────────────────
《秋曉先生覆瓿集》,趙必𤩪[68]:
「一歲之清氣在秋,一日之清氣在曉。」
「世事看來真塞馬,吾才祇可比黔驢[69]。」
「我輩何心爭鶩食,人生到處有魚羮[70]。」
篇什無多,江湖習氣可厭,如數詠梅是也。句如「怎得中山醉海方」、「說與天知天也憐」、「松菊把門牢閉著,誰人彈壓此騷壇」、「安道門前雪忒深」、「梅花之後此花清」,皆野人語也。
────────────────
《五百四峯堂詩鈔》,黎簡[71]:
【錢衎石《北郭集‧自序》記其舅云:「黎二樵是自作詩,但有意崛奇,欲為昌谷。」又《刻楮集》卷三〈讀二樵詩〉五古。】【參觀張南山《藝談錄》下「金菁莪」條。】【譚宗浚《荔村隨筆》:「海禁未開,士夫人以吸洋烟為諱。二樵獨吸烟,自云借以療病,名其齋曰『藥烟閣』,煙槍上刻唐詩云:『世事悠悠何足道,不如高臥且加餐。』」又云:「子才到粵,携劉霞裳,將游西樵。二樵與友人書云:『聞浙人某將作樵游,此公品行卑污,且携孌童而來,足令原壑恥,殊穢名山。聞此公又欲選余詩,余亦雅不欲以詩卷供采摭。』子才抵西樵,果有聚觀而噪者,踉蹌走。」】【《北江詩話》卷三:「作詩造句難,造字更難。若造境、造意,則非大家不能。近日黎簡頗擅此長。」】【《靈芬館三集》卷三〈舟中讀五百四峯堂詩竟用其讀黃仲則集韵題之〉有云:「冥心入百怪,老氣橫兩間。寧為歷口欖,不作脫手丸。生平服黃童,意不若是班。淳情吐澀語,庶幾錢老頑自注:謂籜石先生。」又同卷〈再題〉云:「軒天負地才不世,能自樹立亦其次。前人已遠後不來,萬古傍皇入肝肺。摧陷廓清或未暇,磔卓開張那容易。藥之偏疢性之近,蕳之自序了無愧。」】【屠琴塢《是程堂二集》卷四〈題黎簡民集〉:「海天花月入窮愁,萬象微茫一字搜。竝世幾人容濶步,平生此老合低頭。」】【孫爾準《泰雲堂詩集》卷十六〈昔見黎二樵以古錦袱裹所作詩塗逭不啻再四終不愜意輒削去不錄檢其初稿實佳作也後刻五百四峯堂集多與原稿不同意甚惜之頃見荷屋方伯出示二冊中多未經改削之稿可寶也錄題三絕句〉其二云:「誰知古錦囊中句,初寫黃庭恰好時。」】【袁潔《蠡莊詩話》卷一:「黎簡民工繪事,有大腹賈索畫,為畫洋錢數十元,曰:『若輩所識,此耳。』」】【《尚絅堂詩集》卷二十六〈孫平叔贈黎二樵詩集即題其後〉(五律)、姚燮《復莊詩問》32〈燈下讀黎簡民詩得四章〉、侯雲松〈寄黎二樵〉(《晚晴簃詩滙》113)、許宗彥〈次韵二樵見懷〉(114)。】【《小匏菴詩話》卷五:「二樵不滿新城,戲作〈飲酒詩〉曰:『谷拙實競巧,阮鮮乃趨俗。』〈寄黃仲則〉云:『吁惟百年來,新城賸粃糠。』」】
【卷一〈望仙坡最高樓〉:「短長道路供離別,少壯交游半死生。」】
【卷四〈煎藥〉:「病久輕生死,醫來協減增。」】
卷五〈小園〉結句:「小園宜小立,新月似新霜。」
【卷六〈三十〉:「年年未三十,三十忽然來。」○〈溪上〉:「獨花如有怨,止水尚增寒。」】
【卷九〈寄題郭山人就樹堂〉:「語默自通花鳥性,清廉惟受水風涼。」】
卷十〈亡妹生日〉:「死後尚生辰,生辰哭死人。」
【卷十〈入門〉:「病婦為拂衣,塵厚無氣力」,「倦視耐永望,瘦淚剩殘滴。」】
【卷十一〈往事〉:「往事如昨夢,悲歡空自知。死遺生者恨,來以去時推。悔在吾猶諒,情多命不宜。秋風行坐有,元鬢汝何為?」○〈鬱鬱〉:「水濶身如泛,天涼夢不深。」○〈風起〉:「水村如泛海,南雪僅為霜。」】
卷十一「隙月似人窺屋角,大旗如浪沸城頭。」〈客樓〉【卷十六〈偶詠〉。】
【卷十二〈溪晚偶書所見〉第二首自注:「荔枝將紅,俗謂『轉鰕殼』;龍眼尚小,俗謂『蟹眼』。」○〈答友書來所問〉:「竊窺坡谷詩,次疊成固習。無聊尾一字,始得意思入。……而於通篇奇,或困一韵押。……所畏如放豚,哀鳴入其笠。果爾為逐虎,猛氣出於柙。」○〈省視舊詩多已失去詩不足惜也戲為諧語〉:「火急題詩草亂鈔,小詩容易細書勞。」】
「眼看逝者水,吾亦古之人。」〈往事〉(卷十二)
【卷十三〈七月廿六日題〉:「草淺蟲逾切,塵深月不真。」】
【卷十五〈漫成示友人〉(悼亡):「持情忍淚猶防夢。」○〈度曲〉:「獨宿畏醒還畏夢,中年傷別過傷春。」】
【卷十五〈與升父論詩〉:「士生古人後,寧有不踐迹?始則傍門戶,終自豎棨戟。裨校轉渠帥,揮叱赴巨敵。……彎弓石為肉,磨刀水先赤。」】
【卷十六〈憶邨居花草‧之二〉:「藥烟小閣無人到,憶得春深坐似醺。竹裏微陽花上雨,暖寒膠漆不能分。」○〈偶咏〉:「自無晝齕枯萁馬,只有春鳴孕卵鷄。喔喔數聲喧病枕,眾雄如沸盡情啼。」】
【卷十七〈看山咏懷〉:「諸山落餘青,碧重水不受。」○〈客寓〉:「不勝迂疎拋制義,近遭荒歉省農經。」○〈寄周編修書昌〉:「狂簡疎狂也自容,自矜柔翰勁於風。一時脫帽傳張旭,直似橫刀揖董公。甘製短衣看射虎,誤操長技事雕蟲。不知骨相南天外,到得瀛洲北夢中。」○〈早起書懷〉:「月斜樹隙橫如射,潮滿鐘聲濶似浮。」○〈四更〉:「柳梢缺月一痕明,雨後星前欲四更。天色蒼蒼風瑟瑟,誰家有淚凍無聲?」○〈寄致師〉:「老僧肯說法,如雨懸河傾。奈何所聚石,磽确頑不靈。內無點滴入,外負江河盈。」自注:「山谷真跡云:『昨夜大雨如懸河,水深沒橐駝。惟有庭前搗帛石,一點入不得。』」】
卷十八〈陳湘舟挽歌七首‧之一〉自注云:「陳三嘗作〈遊鬼詞〉數十首,語皆奇絕。又自名其詩曰《夜錦堂集》。」
【卷十八〈正月十六夜散步還客居作〉:「縑素兩端新已故,兒童差長客為家。」○〈舟夜懷方應復〉:「水作沙光白,烟為月質濃。」】
【卷十九〈積水〉:「地深青見底,星冷碧無毛。」】
「不辨海含何處雨,漸窺雲歛半池星。」〈夜景即目〉(卷十九)
【卷二十〈雨後歸櫂作〉:「波恬皺縠帆腰弱,雨直懸繩日脚橫。」○〈夜雨〉:「雲邊廓廓餘光日,村角浮浮不定雷。」】
【卷二十二〈春風〉:「春風情性與誰知?急在花梢緩柳絲。」○〈梨花〉:「梅花去後人間月,只有梨風得二分。」】
卷二十四下〈鴞羹‧序〉云:「可已頭風,羹之甚美,是多殺不為虐。」
【卷二十五〈小橋〉:「不須細雨苔原滑,似有微霜夜甚寒。」○〈夢城根書屋不見黃五〉:「零魂斷夢夜無數,賸雨殘風眠一醒。」】
有奇警之氣、幽蒨之致。眼處生心,手追筆摹,不作尋常語。【卷二十一〈贈別沈見亭廣文奎還長洲〉:「我宗昌谷頗能仙。」】【卷十二〈答同學問僕詩〉:「簡也於為詩,刻意軋新響。」】寫景惜欠蘊釀、不妥貼。【用典修詞皆多疵病。】蓋山野之夫,足不出鄉里,無師友薰陶所致也,晚作尤漫興率易。及與孫平叔、許周生輩遊,翁蘇齋、王蘭泉通問,而家數已成,聲名早立,不復能進益矣。最推服黃仲則,卷十〈葯房北行因之寄黃上舍仲則〉五古、卷十五〈檢亡友黃仲則手書〉五古、卷二十四上〈讀翁學士所輯黃仲則詩集〉五古,皆極欽挹。二樵氣骨較厚於仲則,才情遠不如也。二樵薄王漁洋,〈戲作飲酒詩〉「阮鮮乃趨俗」云云,〈寄黃仲則〉「新城賸粃糠」云云。
────────────────
《樗寮詩話》,姚椿[72]:
卷上:【「元王逢《梧溪集》卷五[73]:『作詩忌俗欲清,忌熟欲生,忌肉欲骨。骨去露,生去怪,清去薄。』」】
【「季札論〈大雅〉曰:『曲而有直體。』杜注:『論其聲。』」】
【「劉壎〈止法〉詩云:『喬木長千年,終不到霄漢。怒濤漲千尺,終亦有畔岸。倘非分限本截然,波吞天地枝插天。位極三公殊未愜,粟積千倉猶道乏。黃金滿櫃尚求多,華屋連雲常苦狹。人心無足時,天道有止法。』」】
「吾鄉涇南司寇張得天,最以和詩敏速,為上所眷。天扉張南華出,而捷又過之。於是涇南乃薦歸愚,以為詩貴苦吟。然上眷天扉不衰。」
卷中:自湯緯堂太奎《炙硯瑣談》轉載宜興史衎存承豫《國朝人詩評》[74]:「嚴蓀友如雨過花枝,香微色淡。」【按世僅知洪稚存作耳。】
────────────────
《晚學齋文集》,同[75]:
卷三〈跋紀河間彭南昌兩家文集〉:「二公意不相下。河間於南宋人駢儷多微詞,而南昌論官本書及是正文字,亦皆有為也。」【參觀《烟嶼樓筆記》卷七。】
〈唐文選題詞〉:「全紹衣集中所言『夫己氏好為奇語僻事以揜人』云云,說者謂指稚威。」稚威用事多僻,有問者,則以「今已亡書」對。
────────────────
《檀几叢書》[76]:
金昭鑑《酒箴》:「每憶昔人生子、登第,人詢以積何陰德,答云:『無甚好處,只赴酌極早,不須邀第二次耳。』」
張潮《花鳥春秋》:「二月,桃李棠杏楊柳會於囿。」
「夏四月,柳絮大去其國。花隕如雨。」
「八月,葵朝於日。」
二集卷卅三程羽文《鴛鴦牒》:「譚友夏曰:『古今多少才子佳人,被愚抝父母板住,不能成對,齎情而死。』乃悟文君奔相如,是上上妙策。隨舉彰彰缺陷者,各下一牒,為千古九原吐氣:武曌配魏武帝;昭君配蘇子卿,可了塞外生子之案;謝道韞配潘安仁,移花就柳;蔡文姬以胡笳十八拍,禰正平漁陽三撾鼓;班昭配鄭康成;甄后配陳思王;蘇若蘭配楊德祖。」有一女而配多人者。
畢熙陽《佛解六篇‧捩篇》(「佛者,捩也,捩人而成佛也。若能轉物,即同如來。捩字注脚也」)。
〈拂性篇〉(「佛好惡臭,惡好色,拂人之性也。佛者,拂也」)。
余懷《婦人鞋韈攷》似未覩升厂、元瑞之書者。費錫璜〈跋〉以為裹足起自戰國,引「范睢裹足不入秦」為證。
────────────────
《十駕齋養新錄》[77]:
【《定厂年譜外記》有評此書十數條,又謂《潛研堂集》「攷證瑣碎,絕無關繫,文筆亦拙,無動人處」,取其小辨。張宗泰《魯巖所學集》卷十有跋此書四首,刊其誤字,正其缺漏(皆小節)。】
卷一:「『好』、『惡』異義,起於葛洪《字苑》,漢以前無此分別也。『觀』有平、去兩音,亦是後人強分。魏了翁〈觀亭記〉謂『未有四聲、反切之前,安知不皆為平聲乎[78]?』」
「《尚書》、《毛詩》例用『于』字,唯〈金縢〉『為壇於南方北面』、『乃流言於國』、『公將不利於孺子』,〈酒誥〉『人無於水監,當於民監』,〈邶風〉『俟我於城隅』,〈齊風〉『俟我於著乎而』三句等等。《論語》例用『於』字,唯引《詩》、《書》作『于』,而『乘桴浮于海』、『餓于首陽之下』仍用『于』[79]。」
「『予有亂十人』,《尚書》、《論語》各一見,《春秋傳》兩見襄廿八年、昭廿四年。《唐石經》皆無『臣』字,五代國子監校刊九經,始據誤本添入『臣』字。於是劉原父有『子無臣母』之疑,蘇子瞻〈太皇太后挽詞〉亦有『允矣才難十亂臣』之句[80]。」
「〈既醉〉:『室家之壼』,《傳》訓為『廣』。《國語》叔向引此章,而云:『壼也者,廣裕民人之謂也。』夫古人先齊家而後治國,父子之恩薄,兄弟之志乖,夫婦之道苦,雖有廣厦,常覺其隘矣[81]。」
二:「《列子》稱逢氏子『有迷罔之疾,視白以為黑,饗香以為朽,嘗甘以為苦』,『香』與『朽』反。〈月令〉:『春之臭羶,夏之臭焦,秋之臭腥,冬之臭朽[82]。』」
三:「孫奕《示兒編》謂:『「攻乎異端」之「攻」,如「攻人之惡」之「攻」。「斯害也已」,「已」,止也。』說勝古注,然任昉撰〈王文憲集序〉云:『攻乎異端,歸之正義。』前人已有是言[83]。」
「中心曰『忠』,如心曰『恕』,見《周禮‧大司徒》疏。歐陽守道謂二語本之王安石《字說》。不讀注疏,其陋如此[84]!」
四:「《漢書‧霍去病》:『為票姚校尉』,服虔:『音飄搖』,此漢讀也。小顏謂兩字讀去聲。杜子美生開元、天寶之世,小顏《漢書》方盛行,而獨不用其音[85]。」
「『薄荷』之『荷』,吾鄉讀如『夥』去聲。陸放翁、劉後邨亦然[86]。」
「『阿堵』之『阿』可讀平。「『寧馨』之『馨』可讀仄[87]。」
六:「漢時吳、楚異名,其實一地。朱買臣吳人,而《史》稱『楚士』。戰國時,吳、越地皆并於楚。漢初承項羽之後,吳會稽皆項羽故地也[88]。」
七:「明道,仁宗年號也,不當為人臣之私稱。而文潞公以題程伯淳之墓,伊川受而不辭,皆所未喻[89]。」【《霞外捃屑》卷五引此,駁云:「顧氏《金石文字記》(《隨園隨筆》卷五襲之)謂『袁紹字本初,質帝年號』,『梁師亮字永徽』,亦引明道事。申鳧盟《荊園進語》亦論此三事。又《惕甫未定稿》卷八〈示樂儀書院諸生書〉舉例尤多。」】
「宋延唐故事,館職皆得稱學士。蘇門四學士皆秘書省館職,非翰林學士也[90]。」
十一[91]:「《史》、《漢》所謂『江南』,謂今江西、湖廣之地。今人所謂『江南』,古之『江東』也[92]。」【按丘光庭《兼明書》謂:「古人『江東』指楚江之東。項羽起江東,即今蘇州也。」】
「秦都關中,以六國為山東。《漢書》『山東出相』亦泛指函關以東[93]。」
十六:「《漢書》原涉曰:『子獨不見家人寡婦耶?始自約敕之時,意乃慕宋伯姬及陳孝婦。不幸一為盜賊所汙,遂行淫失,知其非禮,然不能自還。吾猶此矣!』柳子厚〈河間傳〉蓋本於此[94]。」(戴埴《鼠璞》卷下一則同此。)
十八:「名」條列古人論「名」之語。」(近人名教論之本。)
「《至正直記》述沈教授圭語云:『婦人以不嫁為節,不若嫁之以全其節;兄弟以不分為義,不若分之以全其義[95]。』」
十九:「吳王夫差之『差』,可押『麻』韵[96]。」
「史家之例,非三公不稱公,顧氏《日知錄》言之詳矣。晉、宋以後,即不盡然[97]。」
────────────────
《存悔齋集》,劉鳳誥金門[98]:
卷六〈咨會東撫覆題左子後裔增設五經博士疏〉(謂邱明姓邱,舉其官曰左氏)。【《癸巳存稿》卷十「邱氏」條。】
卷十二〈朱竹垞五代史注藁識語〉、〈五代史記注識語〉。參觀《癸巳存稿》卷八〈書五代史纂誤後〉一篇跋語,記《五代史記補注》事甚詳。(按此似非出俞理初手者,待攷。)
金門為彭文勤得意弟子,而應制之文實欠圓潤,古文冗蔓,詩亦平平,惟塞上諸絕句差可觀。集杜詩惟「三年奔走空皮骨,萬古雲霄一羽毛」一聯。
《杜詩話》(卷二十四──卷二十八)浪得虛名,了無發明,惟第一卷就詩考索少陵家人父子之情,可資參攷。卷二十七以下,悉摭取古人評騭語,幾全本之《草堂詩話》,是何為者?
「影自宜雙照,天仍各一方[99]。」
────────────────
《覺花寮雜記》,楊壽枏[100]:
「清季奭良《野棠軒摭言》卷七:『宣統改元,朝議紛更。有人改成語【榜於朝堂】曰:「發憤為雌,勵精圖亂;破格用我,下詔罪人。」』」
「康長素言復辟時,通電內『名為民國,不知有民;名為國民,不知有國』等語,實陳彝仲毅所擬也。」
「清沿明舊制,內重外輕。三、四品京卿與督、撫抗禮,總督內用為侍郎,巡撫內用為三品卿。」
「易石甫詩:『十日九風偏少雨,一春三月總如烟。』善狀北京風物。」
「夏閏枝孫桐〈廣和居〉絕句雅飭可誦,自注尤多掌故。其一云:『畫壁旗亭結習存,趙行秦草各專門。周髯竟欲移尊避,抹殺顏家漏屋痕(壁上多趙堯生、秦宥橫所書屏聯,秦書尤多。周少朴前輩素與持論不合,每覓坐,必擇室無秦書者[101])。』」
「沈南野宗畸臨歾,致予書曰[102]:『既無死法,亦少生機;歸固大難,留將何恃?』」
────────────────
【「山雪莫若月夜,余嘗目擊,賦四句云:『月直松際,鷄鳴雪中[103]。』」】
【「玄宰喜購佳紙筆,或謂善書者不擇紙筆,公曰:『此謂無可無不可,下此惟務其可者耳。』案頭不蓄琴,客曰:『君視靖節又進一籌。』公曰:『此近於貧漢自傳王夷甫口不言阿堵物耳[104]。』」】
────────────────
《甲戌叢編》[105]:
《無名氏筆記》:「有一友素不度理,道聽塗說。偶謁張白灘,張欲戲之,故語他友,曰:『近日三閣老爭論朝事,遂至攮臂。聖上遣六部九卿,致酒和釋,亦大奇事。』此友信之,遽造沈鳳峯處傳述。沈笑曰:『此語從何而來?』曰:『頃張白老親對某言之。公若不信,遣使偕往詢之。』沈如其言,張大笑曰:『出門不認貨矣。』」
「張東海嘗曰:『吾夢中得二恨語:「恨司馬遷早死,《史記》之書不完;恨蘇東坡早生,伊、洛之道不信。」』」
「王鶴坡〈中秋賞月〉詩云:『孔孟文章原皎皎,禹湯事業本堂堂。』孫文簡笑曰:『中秋賞月,何故動勞四公?』」
────────────────
《乙亥叢編》[106]:
《鄭桐菴筆記》【《桴亭先生文集》卷四〈鄭士敬孝廉壽序〉】:
【「嵩山有一先生,訓初學以記誦借用之法。其徒記『魯、衛之政,兄弟也』二股文字:『謂魯之政即衛之政,可也;謂衛之政即魯之政,可也』云云。後作『彌子之妻與子路之妻,兄弟也』,遂借用此調。堪入笑林。」】
「范學憲長白,諱允臨,嬖其妾,妻死,遂正夫人,年七十矣。作詩云:『杖藜扶入銷金帳,一樹梨花壓海棠。』」【按《堅瓠丙集》卷四:「有老夫娶少婦。朞年而殞。管熙子寧集句嘲之[107]:『一朶梨花壓海棠』云云,凡六首。余亦效顰四首云云。」】【參觀牧齋[108]。】
顧嗣立《春樹閒鈔》:
上:「宋牧仲【西陂犖尚書】云:『侯朝宗以文章名天下,睥睨千古,然每撰一篇,非經徐恭士點定,不敢存稾。一日,燈下作〈于謙論〉,送恭士求閱,往返數次。恭士易「矣」字、「也」字數處,朝宗大歎服。時夜禁甚嚴,守柵者竟夜啟閉不得眠,曰:「侯公子苦我乃爾!」』」
「馮圃芝【時行賢】喜罵人,邵子湘改劉公榮語規之,曰[109]:『勝圃芝者,不可罵;不如圃芝者,不必罵;是圃芝輩者,又不當罵。』」
「計甫草戲謂人曰:『徧京師皆官,無我做處;徧京師皆貨,無我買處;徧京師皆糞,無我便處。』」
【「竹垞先生見同里徐秀才安敘天秩行卷,中有『風裏曾無竟日花』之句,擊節歎賞,後用其句送之南歸。」】
【「辛卯南闈,物議沸騰。典試者左必蕃、趙晉也,人為之語曰:『左邱明兩眼無珠,趙子龍一身是胆。』」】
【陳碩甫《三百堂文集》卷上有〈俞仲華蕩寇志序〉,丘逢甲《嶺雲海日樓詩鈔》卷十一有〈題蕩寇志〉二絕。】
陳毅《東陵紀事詩》自注甚詳,紀盜發墓後,奉命收拾帝后骼骨事。高宗之骨尤支碎,久覓而後全。慈禧背生白毛。【詳見《中和》二卷八期寶熙、耆壽民《日記》(二《記》皆收入羅振玉《百爵齋叢刊》第八種《陵案彙編》卷二)[110]。
────────────────
《丙子叢編》[111]:
徐復祚《家兒私語》徐即撰《一文錢》【「一文錢」指徐啟新,見《柳南隨筆》卷二】、《红梨花》等傳奇者。書皆記其兄、嫂、弟等醜事,而託詞於惇實。
王時敏《西廬家書》【書作於康熙五年,道當時有司苛虐狀及家居窘狀甚悉】:
「石谷藝固獨絕,利上最重。丙午七」
「季蒼葦近日大收骨董,然有目無睹,惟藉陳定為眼。錢遵王亦一鑽骨剔髓之人,俱非好相識。聞欲偕來,我甚怖畏,然不能引疾謝之。丙午九又十」
張照《天瓶齋題跋》【詳見《詩詞曲語辭滙釋》冊】:
「衡山翁少時書,寄跡松雪籬下,故香光意輕之。迨晚年書,直與涪翁伯仲,惜少作盛傳為累。」
丁國鈞《荷香館瑣言》:
【卷上:「明三原馬理撰《孟姜女集》云:『楚地澧人,范郎妻,姜氏,行一。』」○「陶濬宣〈戒鬥歌〉注:『閩、廣械鬥,先向外村雇人助鬥,名曰:「鳥」,約字曰:「某村鳥一百只,鳥糧每日三百文。如鳥飛不歸,議完卹費每鳥一百千文。聽天無悔」云云。』」】
卷上:「汪仲伊先生言:『張文祥初下獄,不肯食。時莫祥芝為首縣,窘極,乃自見張,曰:「君是好漢,行此大事,將來自必名傳萬古。僕與君素無仇隙,倘竟不食,必致累及全家。當伴君同食,幸勿却。」張乃曰:「汝是好人,我不相累。」遂食』云云。」
卷上:「毅皇帝嘗與翁師傅自言當差勞苦,蓋每日須至太后前問安傳膳,太后召見臣工必同臨朝,又須至弘德殿讀書也。」
「相國罷歸後,上語廖軍機壽恆:『翁師傅不識規矩,於朕前唱曲兒』云云。人謂相國不解唱曲,當是在書房吟哦詩文耳。」
卷上:「李秀成被擒,見人倔強,見曾文正乃叩頭稱中堂,有降順意。文正謂:『外邊諸人可說,惟裏頭多周折。』李曰:『我亦知之,當盡忠本朝耳。』詳見趙知州惠甫《日記》。」
卷上:「錢楞仙〈玉堂歸娶圖〉上有曾文正〈金縷曲〉詞二首。」
卷上:「高江村〈田間恭記〉詩注云:『蒙賜金吉那,能已瘧。』」
卷上:「唐人碑志涉及婦人,動用麗詞。〈王天墓志〉夫人雍氏,卒已八十八,而有『河陽花白,凝出閣之新妝;天上星飛,綴承權之媚頰』。」【按《說郛》卷四十四章淵《槁簡贅筆》云:「韓退之〈大行皇后挽歌詞〉云:『鳳飛終不返,劍化會相從。』荊公云:『此非君臣所言,近乎黷也。』王黼奉敕撰〈明節和文貴妃墓誌〉云:『妃齒瑩潔,常珥絳,有標致,俗目之為韻。』使荊公見之,當云何也?」】
「〈昭成寺尼大德三乘墓銘〉:『朝雲出谷兮行雨散。』宋開寶間絹畫佛象疏詞贊比丘尼有『千嬌備體,百媚藏身』。」按李羣玉有〈龍安寺佳人阿最歌〉五絕兩首,《鳴沙石室佚書》中《唐人選唐詩》載王龍標〈題淨眼師房〉。
年羹堯得罪後摺子。
卷上:「顧亭林曾選明季殉節諸公詩凡二卷,人有小傳,名曰《昭夏遺聲》。李雲霑曾手錄之,見李《與人論亭林先生遺書箋》。此書絕無人道及。」【郭則澐《清詞玉屑》卷一謂:「亭林《游廬山詞》稿不甚工,又有〈夢侍家大人山游〉及〈寄家〉諸作。尤異者,中有贈歌者〈迎春樂〉,詞甚佻艷,疑竊其名也。」】
卷上:「蕭奭《永憲錄》【衹有鈔本】云:『方苞告歸後,惟以殖財為事,至與民爭烏龍潭魚利。』」【參觀《思益堂日札》「謗前哲」條。】
卷下:「香山〈板橋〉詩云:『十五年前舊板橋。』明伎于文如竊之:『青溪曲曲柳條條,二十年前舊板橋』云云,鄭板橋至取為印章[112]。」
卷下:「法人白希和君言及東國學問,渠戲呼為『三餘堂』,謂文學竊中國之緒餘,佛學竊印度之緒餘,科學竊歐洲之緒餘。」【《緣督廬日記抄》卷十六丙辰六月二十二日:「張菊生京師招晚酌,言有法國友人畢利和。六點鐘如約往,陪客尚有藝風、乙厂、張石銘、蔣孟蘋。乙厂與客談契丹、蒙古、畏兀兒國書,及末尼、婆羅門諸教源流,滔滔不絕,坐中亦無可攙言。」】
「俞曲園《自述詩》注:『英香巖相國為言文宗詢及樾,有「人頗聰明,寫作俱佳」之諭,因刻為圖章。』陸雲生曾以問香巖相國,相國謂:『當日偶造此言相慰藉,實則文宗並未詢及。不意傳為實事也。』」
「謝韋厂《白香詞譜箋》脫去東坡〈蝶戀花〉一調。原譜百調,今存九十九。為復堂言之,先生瞿然。」
「何蝯叟書名滿海內,性喜輕詆。莫子偲自負能書,何謂之曰:『自倉頡以來,未能尊書一派。』語吳讓之,曰:『君書為師所誤,令師固不能書也。』一日有黠少年以文安所書楹帖調之,先展上聯,何詆不絕口。徐展下聯,露姓字,叟乃惶急遁走。」【《荔村隨筆》謂:「何游粵,至海山仙館,斥其主人云:『君太俗,滿壁龍蛇,皆長安不通貴人惡札。』主人指文安聯,何瞠目,徐曰:『先公文章勳業,不以筆札見長。』」】
【卷下:胡刻《文選》多誤。】
【卷下:「清宮嬪祖制已選漢人,觀曹申吉《澹餘隨筆》、高江村《蓬山密記》可見。」】
【卷下:「李世忠〈詠畫石〉[113]:『星精耿耿列三台,謫墜人間大可哀。知己縱邀顛米拜,摩挲終屈補天才。』『位置豪家白玉欄,終嫌格調太孤寒。何如飛去投榛莽,留與將軍當虎看。』」】
────────────────
《丁丑叢編》[114]:
傅國【佚事見《古夫于亭雜錄》】《遼廣實錄》:
「自古聖賢皆不遇,豪傑有遇有不遇,惟庸人無所不遇。」
痛詆熊廷弼之愎而無用,至記熊召諸部道密計,云:「吾細思之,陣前矛矢中人,似不及白梃。各道其為我密下之各部將,令軍中人制柞梃各一,即敵至,直衝其腦額擊之,蔑不勝矣。」
【「袁鳴泰代熊任經略,延諸同事共商城撫順,各以其意相可否,語刺刺,至丙夜不休,余獨默然。既出,各私問余何獨不語。余笑曰:『此如秀才向人語及第後事,殊自津津,但不知何以及第。明日,袁乃獨密召余,余笑曰:『城撫順自佳。使我城撫順既竣,而奴不來,則我上策也,奴亦上策也。使我城撫順未竣,而奴即來,則我下策也,奴亦下策也。』袁愕眙不解,余曰:『城撫順,而奴不至,是我有一旦復舊疆五百里之名,一奇功也。然必移置金錢、芻廥、器械,積其而戍之重兵,奴一旦皆掩而有之矣。即我方城未竣,而奴驟至,我無恢復之名,奴亦無所得而去。」○「聞者既誤以耳易目,見者復強以目殉耳。天下事大都然乎?」】
劉尚友《定思小紀》:
「京中訛言朋興,遏之愈熾。愚民幸災樂禍,俱言李公子【闖】至,貧人給銀五兩,往往如望歲焉。」
【李建泰奉旨討賊出京,僅有屬吏數十人,至一縣,縣人漫視。從者飢,求食。縣人曰:『汝官為大明乎?為大順乎?』詭對曰:『大順。』乃為設食甚豐。」
【「實事求是,多聞缺疑。」】
【蘇瀜《惕齋見聞錄》:項水心煜事(參觀《桐菴筆記補遺》)。○「金之俊歸吳,建太傅第,名其居之後街曰『後樂街』,前巷曰『承恩坊』。吳人夜榜其門曰:『後樂街前長樂老;承恩坊裏負恩人。』亦贈對云:『一二三四五六七亡八,孝弟忠信禮義廉無恥。』」《聊齋》卷八「三朝元老」條[115]。】
鄭敷教《桐菴筆記補遺》「放於利而行」條:「聞之師曰:『半天下,決不能取天下;無天下,乃可以有天下。』」
────────────────
《己卯叢編》[116]:
《靖康稗史》【佳極,凡七種】【詳見《詩詩詞曲語辭滙釋》冊30】[117]:
「金人為城下盟,勒索金帛。不足,以帝姬、王妃一人準金一千錠,宗姬一人準金五百錠,族姬一人準金二百錠等等。」
「康王目光如炬,好色如父,侍婢多死者[118]。」
「金太宗吳乞買貌類宋太祖報應也。」【參看程穆衡《據梧亭齋文集》卷七〈書南燼紀聞竊憤錄後〉。】
────────────────
《庚辰叢編》[119]:
惠周惕《硯谿先生遺稿》卷下〈與目存上人〉:「江南有三紅豆,一在錢牧齋家,一在王太常家,一在東禪寺。今僕取為己有,故以名莊。……高兄詩似太現成,不知當時從何人受學,稍染一種習氣,必須捐去故技,乃造新清。不如尊兄本無一物,易為提撕也。」
○王國梓《一夢緣》:「抵王府,憩於朝房。少頃,掌宮二太監至,隨四小宦,奉紙筆墨硯與戴方巾人,諦視面容,圖象而去。……未成夫婦之交,先盡君臣之禮。」
○張宸《平圃雜記》:「士大夫日益貧,而費用日侈。不赴席,不宴客,即不列於人數。昔人謂都門宴客為酒肉卯,余謂今日赴席乃為啖債。……焚大行所御冠袍、器用、珍玩於宮門外,火焰俱五色,有聲如爆豆。人言每焚一珠,即有一聲,蓋不知幾萬聲矣,謂之『小丟紙』。鞍馬數十匹,明駝數十匹,各載綾綺、錦繡、帳房、什器、金唾壺、金盥盂、金交椅、床等,皆大行曾御者,亦備焚,謂之『大丟紙』。」(按吳梅村〈清涼山讚佛詩〉第二首亦詠此俗。)
楊秉桂《潛古堂雜著‧自題墨蘭》云:「莫更逢人誇腕力,可憐猿臂不封侯。」
────────────────
《辛巳叢編》[120]:
【《吳三桂紀略》:「李賊怒,殺王父吳驤,尸於城垣。老家人奔告王曰:『吾與北邊結仇深,勢難歸北。李害父陷於不知,不必仇。』更決意歸李。……翌日,家人更來告曰:『陳娘娘為權將軍擒去矣。』王投袂起曰:『不滅李賊,不殺權將軍,此仇不可忘!』……先是,陳圓圓聲價冠於都中,李賊遣部下權將軍,或云即李過,賄結文武、內監以為內應,寓圓圓家,揮金不惜,圓圓遂託終身。別去囑曰: 『吾為李王姪,明年入京,吾封王,汝即王妃,以後不接人。』……圓圓見王氣概,又在權將軍上,且與其異日為賊妃,不若即今為伯之副室。……」觀此,則《編年》、《遺聞》所載遺父之書,俱係三桂於事後借此文過,非真事也。○《吳逆始末記》:「具書答襄曰:『父既不能為忠臣,兒亦不能為孝子矣。』」○孫旭《平吳錄》:「聘謝四新,四新辭不赴,答一詩曰:『李陵心事久風塵,三十年來詎臥薪?復楚未能先覆楚,帝秦何必又亡秦!丹心早為紅顏改,青史難寬白髮人。永夜角聲應不寐,那堪思子又思親?』」(張培仁《妙香室叢話》卷三:「某孝廉獻吳詩:『力窮楚覆求秦救,心死韓亡受漢封。』」)】【《隨園詩話》卷一:「本朝有某孝廉獻吳逆詩云云,聖祖愛其巧於用典,遣人訪之,其人逃。余以為此仿宋汪彥章為張邦昌雪罪表也。其詞云:『孔子從佛肸之召,卒為尊周;紀信乘漢王之車,將以誑楚。』」」】【明內臣王永章《甲申日記》載吳襄繳到三桂書三封,皆拳拳於陳妾(「掠去陳妾,嗚呼哀哉」;「將陳妾、太子多人送來,立刻降順」)。《茶香室四鈔》卷四載之。】
譚宗浚《荔村隨筆》:
「葉漢陽被擄,聲名瓦裂,或嘲之云:『不戰,不和,不守,不降,不死,不走。』」
「南海邱性築唐荔園,阮儀徵嘗駐節往遊,邱刻石記之,劉步蟾佻詩刺之曰:『至今擘荔亭邊石,猶說芸臺小便香。』阮續娶曲阜孔氏,實則其奩中有古物也。」
────────────────
《玉壺清話》[121]:
四:「孫何病,太醫診視,令加鍼灸。公曰:『稟父母完膚,自失護養,致生疾疹,反以鍼艾破之?」遂不起[122]。」
────────────────
《賴古堂尺牘新鈔三選結鄰集》[123]:
一、王佐〈與門人程楚石〉:「東郭公嘗云:『古人惜陰,一刻千金。』一年之間,有許多金子,既不賣人,又不受用,不知放在何處?」
趙進美〈與王貽上〉:「近世公安、竟陵排擊歷下、瑯琊不遺餘力。虞山指摘,併及何、李,幾於棘手罵座。然杜少陵詩中大成,而推服六朝、唐初人不容口。自今視之,公安、竟陵、虞山著作具在,又何如北地、信陽、歷下、瑯琊乎?此語獨可與吾貽上道。」【此可與《柳南隨筆》論漁洋詩學七子,虞山贈詩不當參觀。】
二、曾異撰〈與朴守一〉:「夫古今才士而好游者,莫如司馬子長。吾觀其自敘歷覽之奇,未聞求一友、訪一士。吾謂子長而與一人交,必不能成《史記》。……使有一人焉,在其目中,皆足以碍人之氣,而撓其著作之權。」
〈與張友〉:「有唐以詩取士,而謫仙、少陵顧不在科目之中。然則唐之開科以詩,特為禁錮李、杜二人而設也。」
林之材〈與櫟園夫子〉:「材之婦,須自天降與,庶可無親戚往來。」
【二、釋道盛(覺浪)〈與某〉:「余獨謂垓下是何等時,虞姬死而子弟散,匹馬逃亡,身迷大澤,此際亦何暇更作歌詞?即有作,亦誰聞之?而誰記之歟?吾謂此數語者,無論其事之有無,應是太史公筆補造化,代為傳神。」】
三[124]、徐芳〈與櫟園論字學〉自言欲著《字廣》一書,見《字觸》而罷。謝石生宣和、靖康之季,介甫《字說》盛行於時,其學未必不出於此。【此函有云:「楊脩得《尚書古文》,書訊刺字皆用之,時稱為怪。」《霞外捃屑》卷六謂此出《困學紀聞》卷二引《宋景文筆記》,當作「楊備」,或「脩」字下增一「之」字。】
【三、陳弘緒〈與張天生〉:「宋之謝疊山、婁迂齋,近時之唐荊川、茅鹿門,皆以著書之精神而為批閱,其批閱亦即著書之一種也。」】
四、計東〈與陶厂〉,《改亭文集》卷十作〈與周櫟園書〉;「蒙示《尺牘》尊選,并索東近作。東無以應,飛濤云:『何不即作致先生書?』前歲春間在都門,有婁東某『氏者』【吳脩齡】作《正錢錄》,攻摘虞山老人,不遺餘力。吾郡苕文、訒厂復助其燄,吹毛索瘢,不遺餘力【自喻得志】。東徐語『客』【苕文】曰:『僕自山東來,曾遊泰山,登日觀峯,神志方悚慄,忽欲小遺甚急,下山且四十里,不可忍,乃潛溺於峯之側。恐得重罪,然竟無恙,何也?山至大且高,人溺焉者眾,泰山不知也。客【苕文】躍起大罵。然昨聞吳梅村先生盛稱東言是也,敢以質之先生。」【「竊見苕文著作已成大樹,何苦操戈以攻前輩?今之視昔,即後之視今。將來有為蚍蜉以相犯者,即無損毫髮,亦可憎。乃自我教之耶?」】
【「四、曹履吉〈與徵君秦京〉:「近世少真山人,遂多假山人。」○釋元賢〈與人〉:「昔魔向佛誓曰:『我今不奈你何,待末法,入你門,著你衣,喫你飯,稱你弟子,以壞你法。』」】
【五、徐芳〈答靜庵〉:「弟十年前過吳門,持刺訪一二故知,閽人輒報曰:『江北去矣。』問何時歸,曰:『兩、三月。』弟笑曰:『告爾主人,云以:便在江南,我亦無暇尋;便等數日,我亦不能耐久候也。』」】
六、李清〈與沈蒼嶼〉:「天之福善人以有後,苦鄙人亦以有後。上帝忌其清閒,此所以人而螽斯也。」
八、李敬〈答王貽上〉:「東隣之女美而一目眚,西隣之子倚戶窺之,見其美不見其眚。從媒氏求焉,則宛然眚者也。西隣之子不咎其不明,而且重尤媒氏之罔己也。足下向見僕章句,亦從戶隙瞯之耳。若再索全集,則眚者見矣。幸速為掩覆之,毋徒使人詬足下為媒氏也。」
十一、杜濬〈答王山長〉:「弟豈敢傲慢不求友!只是一味好閒無用,但得一覺好睡,總有司馬遷、韓昌黎在隔舍,亦不及相訪也。」
〈答練石林〉:「近有一友,為僕述某公一介不與,却未一介不取,可謂『一邊伊尹』。僕應之曰:今某公無周公之才,使驕且吝,豈非『半截周公』乎?」【《艮齋雜説》卷五引茶村語云云。又曾異撰《紡授堂文集》卷五〈答施漁仲書〉、《露書》卷六。】
〈與誠齋〉:「聞先生欲選今人詩一部,不著選者、作者姓名,可以得真詩。」
【十一、髠殘〈與白雲居士〉:「老來通身是病,六根亦各返混沌,惟有一星許如殘燈然。」】
十三、錢某〈與人〉:「趙文敏家藏《前》、《後漢書》,今年鬻之於四明謝象三,殊難為懷。李後主去國,聽教坊雜曲『揮淚對宮娥』一段,淒涼景色,約略相似。」
【十四、周圻〈與吳冠五〉備記同時人評侯朝宗文,可備攷。】
────────────────
《說郛》【補見《張右史文集》冊】[125]:
二《神含神霧》[126]:
「蹄羌之國,其人自膝以下有毛如馬蹄,自鞭其脛,日行百里。」
二《東臯雜錄》,孫宗鑑:
「俗曰:『借書,一癡;借,二癡;索,三癡;還,四癡。』」
三《該聞錄》,李畋:
「張乖崕治蜀,有盜擒獲。公詰之,盜曰:『常以半年為盜。三月至八月,夜短多蚊蚋,人必少睡,故不敢為盜。九月至二月,夜長天寒,多畏寒懶起,乃可為盜。』」
《古杭夢遊錄》:
「有茶飯店、包子店,所曰『庵酒店』者,謂有娼妓在內,可以就觀,而於酒閣暗藏臥床也[127]。門前紅梔子燈上,不以晴雨,必用箬㔶蓋之,以為記認。」
「大茶坊張掛名人書畫。在京師,只熟食店掛畫,所以消遣久待也。今茶坊亦然。」
「瓦者,野合易歆之意也。」
四《封氏見聞記》:
「官銜、頭銜名『銜』者,言如人口銜物,取其連屬之意。又如馬之有銜,以制其首,前馬已進,後馬續來,相次不絕。」
「士子初登榮進及遷除,朋僚慰賀置酒,謂之『燒尾』。說者謂虎變為人,唯尾不化,須為燒除,乃得成人。初蒙拜授,如本尾猶在也。」【《北夢瑣言》謂:「魚將化龍,雷為燒尾。」】【《老學厂筆記》攷「案酒」:「下酒,見陸璣《草木疏‧荇》下。」梅宛陵好用之。】
五《雜纂》,李義山【Correspondences, metaphors】:
「不得已(大暑赴會)」、「失本體[128](不口打口罵,失節級體)」、「惱人(淘井漢急尿屎)」【cf. 王君玉《續纂》:「過不得(謁上官被蝨嘬)」】、「煞風景(燒琴煮鶴[129]、看花泪下杜甫『感時花濺淚』何如?)」【《雲溪友議》卷下韋鵬翼〈戲題盱眙邵明府壁〉:「自從煮鶴燒琴後,背却青山臥月明」】、「惡模樣(橫筯在羹碗上)」、「不祥(臥吃食)」、「惱人[130](扇不去蚊蠅[131]、遣不動窮親情)」【《太平廣記》184「莊恪太子妃」條:「聞在外朝臣,皆不願共聯作親情」;「汝州衣冠」條:「某家世不共軒冕家作親情」(皆引《盧氏雜說》)】、「謾人語(說風塵有情)」。
【《一夕話》卷一又有「必不來」、「至快意事」等數十項,不知出誰手?《貪歡報》第 20 回有《書畫金湯》,亦見《圖書集成》藝術類卷 796(「善趣」如「拂晒」、「女校書收貯」;「惡魔」如「指甲痕」、「胡亂題」、「收藏印多」,「噴嚏」,「代枕」;「落刼」如「質錢」;「宜稱」如「淨几名香展對」;「屈辱」如「仕途包封書帕」、「傭書胡寫亂抄」)、「閑人忙事」(八十二種)、「得人惜」二十七事、「敗人意」90 事、「殺風景」48 事(「看花下淚」、「對客洩氣」、「盛衣冠入厠」)。】【《敦煌掇瑣》第七十七種《雜鈔》。】【《齊東野語》十五謂張功甫〈玉照堂梅品〉實本義山《雜纂》(《南湖集》卷九題作〈玉照堂觀梅〉)(「花憎嫉:老鴉、惡詩、談時事、賞花動鼓板、作詩用調羹驛使事」;「花屈辱:與粗婢命名、酒食店內插瓶、樹下有狗屎」)。】
《續纂》,王君玉:
「奴婢相(吃乾飯)」、「不濟事(大斧傷人手摩挲)」、「不得人憐(別人家醜孩兒)」、「愛便宜(共卧把自己被在上、畜養母狗雌貓)」、「難理會(杜撰草書[132]、經紀人市語、短舌人罵詈、啞子做手勢)」、「冷淡(吃素冷淘)」、「左科(上廁回嗽口、喚自己作足下)」、「好看(岸上看遭風船)」、「輟不得(就雨中人借傘、三伏手中扇子)」、「好笑(對客泄氣、長人著短衣)」、「不可託人(相新婦、數散錢、村夫看官討)」、「可惜許(驢子吃牡丹)」、「又愛又惱(狗喫熱油、新婚女子)」【Lucretius, Golden Ass.】。
【蘇軾《續雜纂》:「傍不忿:村裡漢有錢、木大漢好妻。」(王靜安〈古劇脚色考〉引山谷〈鼓笛令〉:「副靖傳語木大,鼓兒裡,且打一和。」陶穀《清異錄》卷三:「賣藥道人吟曰:『拜木大作廳上假閻羅。』」蓋謂癡漢。】
七《豹隱紀談》,宋無姓氏:
「吳門風俗多重至節,肥冬瘦年。顏侍郎度有詩云:『脚錢□□渾閒事,元物登時却再歸。』」
十二《鞏氏後耳目志》,鞏豐:
〈雜言〉:「蟲之食木,無鋒可見;蠶之作繭,無罅可尋。」
【「如風行水。如蟲食木。自然成文。不假琱飾。」○「『食人之肉,可隨以鞭扑之辱;乘人之車,可加以鈇鉞之誅。』東萊先生誦之。」】
【又卷四十一:「著書忌早,處事忌擾;立朝忌巧,居室忌好。作〈四忌銘〉,以致吾老。」
十三《畫鑒》,湯垕:
「翟耆年嘲米友仁:『善畫無根樹,能描朦朧雲。如今身貴也,不肯與閑人。』」
十五《泊宅編》,方勺:
「韓退之多悲,詩三百六十,言哭泣者三十首;白樂天多樂,詩二千八百,言飲酒者九百首。」
「人有所不為,然後可以有為,凡物亦然。《裴氏新書》曰:『虎豹無事,行步若不勝其軀。鷹在眾鳥之間,若睡寐然。積怒而後,全剛生焉。此越人以滅吳之道也。』」
「韓愈為吏部侍郎,乃曰:『人所以畏鬼,以其不見。鬼如可見,則人不畏矣。選人不得見令史,故令史勢重。』」
二十《浩然齋視聽鈔》,周密:
「韓維基云[133]:『凡親戚故舊之為時官,皆當以時官待之,不當以親戚故舊狎之。』」
《視聽鈔》,吳萃字商卿:
「詩所以吟咏情性,乃閒中之一適,非欲以求名也。予詩自知其淺,然却是自作生活,未嘗寄人籬下。若有以艱深之辭文之,人未必以為淺也。黃魯直詩非不清奇,不知自立者翕然宗之,如多用釋氏語,卒推墮於𪶘濆之中,本非其長處也。而乃字字剽竊,萬首一律,不從事於其本,而影響於其末,讀之令人厭。章茂深郎中,葉石林甥也,自言從小學作江西詩。石林見之,必顰蹙曰:『何用事此死聲活氣語也!』《石林詩話》談山谷之詩不容口,非不取之,惡夫學者之過也。」
《西京雜記》:
「元理善算,陳廣漢欲其算米,不差圭合。中有一鼠,大堪一升。元理以手擊床曰:『遂不知鼠之殊米,不如剝面皮矣。』」
《南唐近事》,鄭文寶:
「元宗曲燕,……命從官賦詩。學士朱鞏詩成獨晚,……唯進一聯,……再拜致謝,曰:『好物不在多。』左右掩口而笑。自是金陵士庶遺餉不豐者,皆以為口實。」【《夷堅志》支癸 10「古塔主」:「曰:『好物不須多。』」】【參觀《升厂外集》卷七十七夏侯審二詩事。】
【「魏王知訓為宣州帥,苛政斂下,百姓苦之。因入覲侍宴,伶人戲作綠衣大面胡人若鬼狀。……曰:「吾宣州土地神,王入覲,和地皮掠來,因至于此。」】
《讀書愚見》,鄭震:
「有田可以養氣,孟子所謂『無恆產者無恆心』。蘇秦曰:『使我有洛陽二頃田,吾豈能佩六國相印』,乃是說無田至此。」
二十一《天隱子》,司馬承禎:
六「存想」:「存謂存我之神,想謂想我之身。閉目即見自己之目,收心即見自己之心。凡人目終日視他人,故心亦逐外走;終日接他事,故目亦逐外視。」
七「坐忘」:「因存想而忘也。」
八「神解」:「齋戒四,謂之信解。安處五,謂之閑解。存想,謂之慧解。坐忘,謂之定解。信、定、閑、慧,四門通神,謂之神解。」
《雲莊四六餘語》,宋楊囦道[134]:
「堯之子不肖,舜之子亦不肖。諺曰:『外甥多似舅。』」
《昨夢錄》,康與之:
「畢少董言:『國初修老子廟,廟有吳道子畫壁,老杜所謂「冕旒俱秀發,旌旆盡飛揚」者也。……廟亦落成矣,壁當再畫。郡以請一隱士,……有老畫工夤緣以至者,……隱士遂就東壁畫天地。隱士初落筆作前驅二人,畫工就視之,不語而去。工亦畫前驅二人,隱士往觀,亦不語而返。於是各解衣盤礴,慘淡經營,不復相顧。及成,工來觀,其初有不相許之色,漸觀其次,迤邐咨嗟擊節。及見輦中一人,工愧駭下拜,曰:『先生之才,不當與某為輩。』于是焚作具,不復敢言畫矣。或問之,工曰:『前驅,賤役也,骨相當嗔目怒髯,可比騶馭。近侍,清貴也,骨相當清奇龐秀,可比臺閣。至於輦中人,則帝王也,骨相當龍姿日表,可比至尊。今先生前驅乃作清奇龐秀,某竊謂賤隸若此,何以作近侍?近侍縱可強力少加,則何以作輦中之人也?若貴賤之狀一等,則不足以為畫矣。今觀先生所畫前驅,乃吾近侍也。所畫近侍,乃吾輦中人也。泊觀輦中之人,其神宇骨相蓋吾平生未嘗見者,古圖畫中亦未之見。此所以使吾慚愧駭服。』隱士曰:『此畫天上人,非畫人間人也。……雖爾藝與他工不同,要之但能作人間人耳。」【Cf. Vasari, Pt. III, Leonardo da Vinci’s “Last Supper” for the Dominicans at S. Maria della Grazie in Milan (Lives, tr. A.B. Hinds, “Everyman’s Lib.”, vol. II, p. 161).】
二十二《山家清供》,林洪【事見《梅磵詩話》卷中,所謂「瓜皮搭李皮」者】【卷 70《本心齋蔬食譜》,門人陳達叟編,凡 20 品,每品贊十六字,如「玉磚」(炊餅)、「紫芝」(蕈)】:
【「傍林鲜筍也」:「大凡筍味甘鮮,不當與肉為友。今俗庖多雜以肉,不思纔有小人,便壞君子。」】
「蘿菔麵」:「水心先生酷嗜蘿菔,甚於服玉。謂誠齋云:『蘿菔便是辣底玉。』」【蘿菔「辣底玉」、蔓青「甜底氷」,見《朝天續集‧春菜詩》。】
「滿山香」:「陳習厂塤〈學圃〉詩云:『只教人種菜,莫誤客看花。』……昔人讚菜有云:『可使士大夫知此味,不可使斯民有此色。』」
【「山煮羊」:「羊作臠,置砂鍋內,除葱蔥、椒外,有一秘法,只用搥真杏仁數枚,活火煮之,至骨亦麋爛。每惜此法不逢漢時,一關內侯何足道哉!」】
(蔬食作許多張致,許多文飾,真雅得俗者。且每有貧賤驕人之意,如「素蒸鴨葫蘆」下云:「岳倦翁,勳閥也,而知此味,異哉」;「煿金煮玉筍」下云:「霍北司,貴公也,乃甘山林之味,異哉」;「銀絲供琴一曲」下云:「張約齋,中興勳家也,而能知此真味,賢以哉」;「假煎肉瓠與麩」下云:「吳何鑄貴為后家,而嗜此清味,賢哉!」且命名皆取「金」、「玉」、「魚」、「肉」,用心又可哂耳。)
【《山家淸事》,林洪:「食豚自戒」:「令人暴肥,……耗心氣,……文人尤所當戒。……覺氣爽,而讀書日益悟。始信不食豚之功大。\】
二十四《墨客揮犀》:
「藏書畫者多取空名,偶傳為鍾、王、顧、陸之筆,見者爭售,此所謂『耳鑒』。又有觀畫而以手摸之,相傳以謂色不隱指者為佳畫。此又在『耳鑒』之下,謂之『揣骨聽聲』。」【參觀 Locker-Lampson, Patchwork, France, L’Île des Pingouins[135]。】
【「子瞻嘗自言:『平生有三不如人,謂著棋、吃酒、唱曲也。』」】
【「蒲傳正知杭州,有術士請謁,……因訪以長年之術, 答曰:『其術甚簡而易,他無所忌,惟當絕色慾耳。』傳正俛思良久曰:『若然,則壽雖千歲,何益?』」】【Cf.〈迷樓記〉。】【參觀卷 32〈趙飛燕外傳〉。】【亦見 32 范正敏《遯齋閒覽》(《墨客揮犀》實撏撦諸書而成)。】
《肯綮錄》,宋趙叔向:
【「人面色紫曰『赯』音唐,飯不中曰『餿』,不潔曰『腌臢』,飽聲曰『唉』音哀,羞慚曰『懡㦬』,好兒曰『俏醋』,去水曰『𣁳』音豁。」】
「今士人聚徒,皆謂之『就館』,亦語忌也。按〈元后傳〉:『張美人嘗妊身就館。』今吳正仲《漫堂隨筆》載王介甫對上曰:『是時後宮方有二人就館也。』」
二十五《白獺髓》:
「慶元間,有士人姜夔上書,乞正奉常雅樂。京仲遠丞相送斯人赴太常寺,首見錦瑟,姜君問曰:『此是何樂?』眾官已有慢文之歎,正樂不識樂器。斯人又令樂師彈之,樂師曰:『語云:「鼓瑟希,未聞彈。」』眾官咸笑而散去,其議遂寢。」
二十七《雲仙散錄》:
如「搔首問青天李白」、「迷香洞」、「李固柳神」、「乖龍耳血為李」【按張嘯山《舒藝室賸稿‧書艇齋詩話後》云:「韓昌黎〈樹鷄〉詩用『乖龍』事別有所本,故洪慶善注不引此及《龍城錄》華陽洞小兒割左耳事,蓋洪知此為偽書也。」《容齋隨筆》卷一:「俗間所傳淺妄書如《雲仙散錄》、《老杜事實》、《開元天寶遺事》之屬,皆極可笑。然士夫或信之。孔傳《續六帖》悉載《雲仙錄》中事、《開元天寶遺事》之顯誤者」云云。卷十:「今人梅花詩多用『參橫』字,蓋出《龍城錄》,此實妄書,或以為劉無言所作。冬半至丁夜,參已西沒矣。秦少游詩『月落參橫畫角哀』承此誤。唯東坡『紛紛』、『耿耿』一聯乃為精當。」】。
「張曲江語:『胸次吞雲夢澤,筆頭湧若耶溪。』」
【按后山〈次韵蘇公涉穎〉用田水勝吾師事。】
虞松「吞花臥酒」、「握月擔風」等,北宋人詩中皆已用。《雲仙雜記》謂為王性之撰,恐未然[136]。
《四庫提要》、胡元瑞《筆叢》卷一殊未然。
「程皓以鐵床熁肉,肥膏見火則油焰淋漓,皓戲言曰:『羔羊揮淚矣。』」
【「《長安箋記》:『孫逢年好酒色,晚年衰憊,齒皆蟲齲,空虛如樓閣,而舊好不衰。』」】
《山房隨筆》,元蔣正子:
「薛制機言上巳請客,賀啟云:『三月三日,長安水邊多麗人;一詠一觴,會稽山陰修禊事。』『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四者難并;崇山峻嶺,修竹茂林,群賢畢至。』」【此聯明人院本《鸚鵡洲》第二十一齣內道白用之。】」
二十九《東坡手澤》:
「孫卿曰:『青出於藍,而青於藍;氷生於水,而寒於水。』此無異夢中語。釀米為酒,殺羊豕以為膳羞,曰:『酒甘於米,膳羞美於羊豕。』雖兒童必笑之。」
「養生難在去慾。張君規云:『蘇子卿嚙雪啖氈,可謂了生死之際矣,然不免與胡婦生子窮海之上,而況洞房綺疏之下乎?』」
《朝野遺記》:
「北風極勁,而上【宋高宗】誤信汪、黃之言,亦不甚虞。比江都宮中方有所御幸,而張浚告變者遽至,矍然驚惕,遂病痿腐。故明受殂後,後宮絕孕。」【參觀《己卯叢編‧靖康稗史》康王好色事。】【《清波雜志》卷一:「高宗踐阼之初,一日,語宰執曰:『朕性不喜與婦人久處,早晚食只麵飯、炊餅、煎肉而已。』」】
《坦齋通編》,邢凱:
「『豺狼橫道,不宜復問狐貍』,此前漢侯文對孫寳之言,後漢張綱用其語。『鷙鳥累百,不如一鶚』,此鄒陽諫吳王之言,禰衡用其語。」
三十一《紫微雜記》,呂東萊:
「老蘇嘗謂:『學士作文,引證事實,猶訟事之引證見人。引一人,苟得審諦,不須更引。」
○「司馬文正公見賓客,多論,語言不窮。東坡一日謁之,謂文正曰:『告相公少住教誨之言,容軾道幾句。』文正大不樂。」
【「神宗病甚,不能言,宣仁謂曰:『我欲為汝改某事某事。』凡二十餘條,神宗皆點頭。獨至青苗法,再三問,終不應。」】
《藝圃折中》,鄭厚:
【「湯武非聖君,伊周非純臣,孟子非賢人,揚雄非君子。」】【宋人非孟子又一人也。】【《吹劍錄》亦甚非孟子。】【議論極率,以孟子不忠於周,乃戰國策士,以詩禮發冢,出賣仁義。孔、墨並稱,較孔、孟為當。并斥揚雄、武王等。】
「小兒嘗拾一錢於道左,明後日復來往於得錢處,常惓惓焉意其復有也。王介甫見周人書攷井牧施舍散斂致太平,欲乘其轍。嗚呼!真兒癡矣夫[137]!」
龐元英《談藪》:
「湯之未滾者曰『盲湯』,以其無眼。初滾曰『蟹眼』,漸大曰『魚眼』。」
《東齋記事》,范鎮:
「歐陽永叔每誇政事,不誇文章。蔡君謨不誇書,呂濟叔不誇棋,何公南、李公素不誇飲酒,司馬君實不誇清約。大抵不足則誇也。」【參觀《示兒編》。Goethe 自負科學,亦例也。】
三十二《遯齋閒覽》,范正敏:
「鳳州三出:手、柳、酒;宣城四出:漆、栗、筆、蜜。」【《文海披沙》卷五:「鳳州三出,曰:手、柳、酒;宣州四出,曰:漆、栗、筆、蜜見《墨客揮犀》。明州三賤,曰:燒底賤草、著底賤草鞋、吃底賤鹽。」】
《趙飛燕外傳》,伶玄:
【「飛燕通鄰羽林射鳥者。……得入宮召幸,姑妹樊嬺……故識飛燕與射鳥兒事,為之寒心。及幸,飛燕瞑目牢握,涕交頤下。……帝擁飛燕,三夕不能接。……帝曰:『豐若有餘,柔若無骨,遷延謙畏,若遠若近。』既幸,流丹浹藉,嬺私語飛燕曰:『射鳥者不近汝耶?』飛燕曰:『吾內視三日,肉肌盈實矣。帝體洪壯,創我甚焉。』」】
「帝語婕妤曰:『吾晝視后,不若夜視之美,每旦令人忽忽如失。』」【Belle à la chandelle, cf. P. Dupré, Encyclopédie des citations, p. 113, Manet.】
「夷人曰:『學吾不老術者,要不淫與謾言。』后遂不報。樊嬺曰:『憶在江都時,陽華李姑畜鬥鴨池上,苦獺嚙鴨。芮姥獻捕獺狸。語姑曰:「是狸不他食,當飯以鴨。」姑怒,絞其狸。今夷術真似此也。』」【參觀二十四《墨客揮犀》「蒲傳正」。】
【「合德謝曰:『貴人姊虐妬,不難滅恩。受恥不愛死,非姊教,願以死易恥。』……披香博士淖方成在帝後唾曰:『此禍水也,滅火必矣!』……以輔屬體,無所不靡,謂為『溫柔鄉』。語嬺曰:『吾老是鄉矣,不能效武皇帝求白雲鄉也。』……后揚袖曰:『仙乎,仙乎!去故而就新,寧忘懷乎?』帝曰:『〔馮〕無方為我持后!』……風霽,后泣曰:『帝恩我,使我仙去不得。』……后怒,以杯抵昭儀裙曰:『鼠子能嚙人乎?』昭儀曰:『穿其衣,見其私足矣,安在嚙人乎?』昭儀素卑事后,不虞見答之暴。……帝病緩弱,……求奇藥,嘗得眘卹膏,……御一丸一幸。一夕,昭儀醉進七丸,帝昏夜擁昭儀居七成帳,笑吃吃不止。 明,帝起御衣,陰精流輸不禁,有頃,絕倒。裛視帝,餘精出湧。」】
【《西京雜記》卷二「慶安世」則,實為《趙飛燕外傳》之萌芽(見卷九十三後)。】【《雜記》趙飛燕則,又其女弟遺飛燕書并獻物則,又趙后體。】
【《飛燕外傳》實萌芽於《西京雜記》。卷一:「趙飛燕女弟居昭陽殿」(白玉階、玉床,象牙簟、窗扉綠琉璃,etc.);「趙飛燕為皇后,其女弟在昭陽殿遺飛燕書云」(獻物三十五事:鴛鴦襦、同心七寶釵、雲母屏風、七枝燈,etc.);「趙后體輕腰弱,善行步進退,女弟昭儀不能及也。但昭儀弱骨豐肌,尤工笑語。二人並色如紅玉」;卷二:「慶安世年十五,……善鼓琴,……趙后悅之,白上,得出入御內,絕見愛幸。常著輕絲履,招風扇,紫綈裘,與后同居處。欲有子,而終無。……趙后自以無子,常託以祈禱,別開一室。……以軿車載輕薄少年,為女子服,入後宮者日以十數,與之淫通,無時休。」】
【《三水小牘》卻要事,即秋香戲華文、華武。】
三十五《續釋常談》,龔頤正:
「蘇氏《閑談錄》:『桑中令維翰嘗謂交親曰:「凡居宰相職後,有似著新鞋襪,外望雖好,其中甚不快活。」』」
三十六《酉陽雜俎》卷八:
「愚者少夢,不獨至人,問之騶皂,百夕無一夢也。」【見原書卷八「夢」門[138]。】
三十九《真臘風土記》,周達觀:
「養女,父母必祝之曰:『願汝有人要,將來嫁千百个丈夫。』」
四十二《春渚紀聞》,何薳:
「古人作字,謂之字畫。所謂畫者,蓋有用筆深意。作字之法,要筆直而字圓。若作畫,則無有不圓勁,如錐畫沙者是也。不知何時改作寫字?又弈棋,古亦謂之行棋,不知何時改作著棋。如著帽著屐?」
《化書》:
「老楓化為羽人,朽麥化為蝴蝶,自無情而之有情;賢母化為堅石,山蚯化為百合,自有情而之無情。」
四十三《陵陽先生室中語》,范季隨:
【「唐末人詩,雖格致卑淺,然謂其非詩不可。今人作詩,雖句語軒昻,但可遠聴,其理略不可見。」】
「家父嘗具飯,招公與呂十一郎昆仲。呂郎中先至,過僕書室,取案間書讀,乃《江西宗派圖》也。呂云:『安得此書?切勿示人!乃少時戲作耳。』他日公前道此語,公曰:『居仁却如此。《宗派圖》本作一卷,連書諸人姓字。後豐城邑官開石,遂如禪門宗派,高下分為數等。初不爾也。』」【《詩人玉屑》載《陵陽室中語》甚多(此條不在內),如卷五「謂詩本於讀書」條、「論詩本於學」條、「公性不喜次韵」條、卷六「凡作詩須命終篇之意,切勿以先得一句一聯,因而成章,如此則意不多屬。然古人亦不免如此。如〈述懷〉、〈即事〉之類,皆先成詩,而後命題者也」、「作詩必先命意,意正則思生,然後擇韵而用,如驅奴隸。今人遷意就韵,因韵求事,至於搜求小說、佛書殆盡,使讀者惘然不知其所以」、「古人作詩,多用方言;今人作詩,復用禪語。蓋是厭塵舊而欲新好也」、卷七「使事要事自我使,不可反為事使。可使即使,不須重使」、「論對偶蕭散不必拘繩墨」、卷八「用其意」條、「相襲」條、「目前景物,自古及今,不知凡經幾人道。今人下筆,要不蹈襲,故有終篇無一字可解者。蓋欲新而反不可曉耳」、卷十六「晚唐詩格致卑淺,然謂其非詩則不可。今人作詩,雖句語軒昂,但可遠聽,其理略不可究。」】
四十四《槁簡贅筆》,章淵:
「今人見婦人粗率者,戲之曰『碎挼花打人』,唐宣宗時事。」
【「寇來無際畔」見《平陳記》。】
【《蜀檮杌》:「王衍及孟昶降表,皆李昊所為。蜀人夜書其門曰:『世修降表李家』。」】
四十九《過庭錄》,樓昉迂齋[139]:
「古人字,明用不如暗用;前代故事,實說不如虛說。五行家之言,以為明合不如暗合,供實不如供虛。知此說,可以悟作文之法。一友聞之擊節。」【可與《穆堂別稿‧秋山論文》地理一節參觀。】
「柳子厚文多學《國語》,却著《非國語》論若干篇,豈私其所自得,而諱其所從來耶?至〈答韋中立書〉,則云:『參之《國語》,以著其潔。』又云左丘明、太史公、《國語》『可出入』。此是子厚瞞不得處,不覺說出,亦可見其資刻薄。」
「太史公作蘇秦、張儀、范睢、荊軻傳,分外精神,蓋子長胸中有許多俠氣,所謂爬著他癢處。若使之作董仲舒等傳,必不逮【以其非當得也】。」
【餘見補。】
【「小白葵丘之盟,諸侯以妾為妻者,天下共誅之[140]。」】
五十《識遺》,羅璧:
「孔子師老子之說,肇於莊子,藉以尊其師。後儒不察,信以為真。老子厭薄禮樂,又何有禮之可問也?」
五十三《四朝見聞錄》:
「相與大呼曰:『今日捉鷄不著。』蓋臨安以俟人飲食為『捉鷄』。」【可以與鄭清之《安晚堂》卷十〈鉗鸛〉一詩作對。】
「高宗自能推步星命。或臣下不能始終仰副聖眷,則曰:『吾奴僕宮星陷也。』」
五十四《蒙韃備錄》,孟珙【皆記蒙古人事】:
「燕虜謂韃人曰:『我國如海,汝國如一掬沙,豈能動搖?』」
「其性淳朴,有太古風。可恨金虜叛亡之臣,今乃鑿混沌,破彼天真,教以奸計。」
「聞雷聲,則恐懼不敢行師,曰天叫也。」
「凡見外客醉中喧鬨失禮,則大喜曰:『客醉,則與我一心無異也。』」
五十七《雪舟脞語》,邵桂子:
「彭大雅知重慶,大興城築,僚屬更諫,不從。彭曰:『不把錢做錢看,不把人做人看,無不可築之理。」
《醉鄉日月》,皇甫松:
〈飲論第一〉:「醉花宜晝,醉雪宜夜,醉樓宜暑,醉水宜秋。此皆審其宜,攻其景,以與憂戰也。」
〈手勢第十九〉:「放令,欲端其頸,如一枝孤柏;定其神,如萬里長江;揚其膺,如猛虎蹲踞;運其眸,如烈日飛動;差其指,如鸞欲翔舞;柔其腕,如龍欲蜿蜒;旋其盞,如羊角高風;飛其袂,如虎眼大浪。」
〈拒潑第二十〉:「見杯即拒,背燭傾潑,併是蠹歡,當揖之別室,以茗芽從事。」
【「酒徒謂:『不可與飲者,為歡場之害馬。』」】【「或有勇於牛飲者,以巨觥沃之,既撼狂花,復凋病葉者。飲流謂睚眦者為狂花,目睡者為病葉。」】
【《佩韋齋輯聞》卷一謂:「〈鄒陽賦〉謂『清酒為聖明,濁醴為愚駿。』徐邈亦有『中聖人』之說。《醉鄉日月》品目酒,有聖、賢、愚、君子、中庸、小人。」】
六十四《積善錄》,黃光大:
「僧道不可入宅,猶鼠雀不可入倉廪。鼠雀入倉廪,未有不食穀粟者;僧道入宅院,未有不為亂行者。……故林處士亦云:『此輩只堪林下見,不宜引到畫堂前。』」
《真率記事》,宋□□□:
「米老云:『四方無個好溷。』予應云:『吳江垂虹亭中,所謂第一溷也。』」
六十九《善誘文》,陳錄:
「趙清獻公座右銘:『得便宜處莫再去,盛喜中勿許人物,盛怒中勿答人簡。』」《官箴》,呂本中【《呂東萊集》卷十作〈舍人官箴〉】:
「前輩嘗言:『吏人不怕嚴,只怕讀。』蓋當官者,詳讀公案,則情偽自見,不待嚴明也。」
【「黃兌剛中嘗為予言:『頃為檢尸,雖盛暑亦先飲少酒,捉鼻親視。人命至重,不可避少臭穢,使人橫死無所申訴也。』」○「忍之一事,眾妙之門。當官處事,尤是先務。若能清、慎、勤之外,更行一忍,何事不辦!《書》曰:『必有忍,其乃有濟。』……諺曰:『忍事敵災星。』」(同卷俞成《螢雪雜說‧忍字說》略謂:「聖賢之所謂忍,忍於不善也,所謂吉徳也。而世俗之所謂忍,如猜忍、剛忍,乃是忍於善,而就不善也。」)】
七十《牡丹譜》,丘濬:
其中各門,如「花君子」、「花小人」、「花屯難」、「花亨泰」之類,皆實自《清異錄‧天文門》「花鞴扇」條化出。
【《龍城錄》卷上[141]:「諺曰:『白日無談人,談人則害生;昏夜無說鬼,說鬼則怪至。』」】
七十五《國史補》:
「陸長源以舊德為行軍司馬,韓愈巡官同事。或譏其年輩相遠,愈曰:『大蟲老鼠,俱為十二相屬,何怪之有!』」
「韓退之登華山絕峯,不可返,乃大慟。華陰令百計取之,乃得下。」
「予嘗令客彈琴。其嫂知音,聽之曰:『三分中,一分箏聲,二分琵琶聲,絕無琴韵。』」
「王元景使梁,李孝綽送之泣下,元景無淚,謝曰:『卿勿怪我,別後當闌干也。』」
【姜白石〈續書譜〉[142]:「折釵股者,屈折圓而有力;屋漏痕者,無起止之跡;錐畫沙者,勻而藏鋒。」】
【七十六《祛疑說》,儲泳作,皆闢道家幻術者。】
七十七《東谷所見》,李之彥:
「諺有之:『殺人償命,欠債還錢。』理也。近世豪家巨室,威力逼人致死,但捐財賄餌血屬,坦然無事。至如人或逋負,督迫取償,必使投溺自經然後已。由此觀之,乃是殺人還錢,欠債償命。」【參觀《思益堂日札》卷九「借用語可笑」條所舉「貧窮則親戚畏懼,富貴則父母不子」,又「家貧出忠臣(謂家貧艱於資斧,不能歸),國亂出孝子(託辭引退歸養)」。又《漱六山房全集》卷九。】
「中產之家,師席固不當需索;富貴之家,何待師席之需索?每見富貴者,寧豐財多粟納寵姬,何常肯隆禮厚幣延好師席?碩師有抱負有見識,合則留不合則去。庸師無學問以自持,惟佞諛而媚主,棲身甚固。」
【《海岳名言》[143]:「顏魯公行字可教,真便入俗品。」】
【《歐公試筆》[144]:「予嘗戲謂君謨,曰:『學書如泝急流,用盡氣力,不離故處。』」】
八十四蒲處貫《保生要錄》:
「夫人夜臥,欲自以手摩四肢胸腹十數過,名曰『乾沐浴』。」
「朱子云[145]:『一部《周禮》,盛水不漏。』謂其無罅漏踈濶處也。』」
八十五張商英《護法論》按《道山清話》載唐子方語王介甫語,可贈無盡。
九十《師友談記》,李廌:
【「廌少時有好名急進之弊,東坡嘗誨之,曰:『要當循分,不可躁求。』」】
「太史公(范淳夫)曰:『士未為臣,進退裕如。他日子仕於朝,欲如今日足以自如,未易得之矣。李文正嘗曰:「士人當使王公聞名多,而識面少。」蓋寧使王公訝其不來,無使王公厭其不去。』」
「邢和叔謂少游曰:『子之文,銖兩不差,非秤上秤來,乃算子上算來也。』」
【「相國韓公曰:『二蘇在此,而諸人亦敢與之較試,何也?』」】
【「蒲傳正大洗面、小洗面、大濯足、小濯足、大澡浴、小澡浴。」】
【「章元弼娶陳氏,甚端麗。元弼貌陋,嗜學,得《眉山集》,觀之忘寐,陳氏遂求去。」】
【「東坡謂廌曰:『某平生於寢寐時,自得三昧。初睡時,於床上安穩四體』云云。」】
【記少游論作賦之法甚多。】
【「(《百川學海》本)東坡令門人作〈人不易物賦〉,或戲作一聯曰:『伏其几而襲其裳,豈為孔子;學其書而戴其帽,未是蘇公。』」】
九十三《晁氏客語》:
「游定夫云:『血氣之剛,能得幾時?』」
「造玉清昭應宮牒,州郡供木,丁晉公自作公文云:『不得將皮補曲,削凸見心。』」
【「韓文公詩號狀體,謂鋪敘而無含蓄也。」○「言順而理不可屈。」】
【「呂原明云:『六經,藥方也。史傳是人之服藥之効也。』」】
【「止罵所以助罵,助罵所以止罵也。」】
────────────────
摯虞採摘孔翠,芟剪繁蕪,為《文章流別集》四十一卷及《文章流別志》、《論》二卷,今惟《志》、《論》尚存數節,蓋《文選》之先導也[146]。
杜預有《善文》五十卷。
《郡齋讀書志》引竇常謂:「統著《文選》,以何遜在世,不錄其文,蓋其人既往,而後其文克定,然則所錄皆前人也。」
【「享帚自珍」、「藏石為寶事見〈百一詩〉注」。】
────────────────
《夢溪筆談》[147]:
【《朱子語類》卷二引《筆談》論潮。卷九十二:「沈存中博覽,《筆談》所攷器數甚精。呂伯恭不喜《筆談》,以為皆是亂說。某與言:『未可恁地說,恐老兄欺他未得在,只是他做人不甚好耳。』」】【參觀張文虎《舒藝室隨筆》甲下,又繆荃孫《藝風堂雜鈔》卷五載張〈復朱述之書〉。】
一:「試經生則悉徹帳幕氊席之類,亦無茶湯,渴則飲硯水,人人皆黔其吻。」
【《夢溪筆談》卷一:「唐制兩省供奉官東西對立,謂之『蛾眉班』。」○「胡人樂茂草,常寢處其間,予使北時皆見之。雖王庭亦在深薦中。」】
【「從者之病莫興,方朔之飢欲死。」】
三:「陽燧照物皆倒,中間有礙故也。鳶飛空中,其影隨鳶而移,或中間為窗隙所束,則影與鳶遂相違,鳶東則影西,鳶西則影東[148]。舉手則影愈下,下手則影愈上。」【博明《西齋偶得》卷上謂《夢溪筆談》論窗隙中塔影倒垂,未得所以然之理。】
「余嘗過無定河,度活沙,人馬履之,百步之外皆動,澒澒然如人行幕上。」
「凡鐵之有鋼者,如麵中有筋,濯盡柔麵,則麵筋乃見。煉鐵亦然。」
四:「桂殺草木,自是其性。《呂氏春秋》云:『桂枝之下無雜木【《呂覽》今本無此句】。』楊文公《談苑》記江南後主患閣前草生,徐鍇令以桂屑布磚縫中,宿草盡死。」
九:「莊子妻死,鼓盆而歌。妻死而不輟鼓可也,為其死而鼓之,則不若不鼓之有愈也。」
【「有一舉人論曰:『天地軌,萬物茁,聖人發。』歐公曰:『此必劉幾也。』」】
【卷九:「王荊公曰:『天生黑於予,澡豆其如予何!」(「公面黧黑,門人憂之,以問醫。醫曰:『此垢汗,非疾也。』進澡豆。」)○「郭進指諸工曰[149]:『此造宅者。』指諸子曰:『此賣宅者。』」○「石曼卿『囚飲』(著械)、『巢飲』(木杪)、『鼈飲』、『徒飲』、『鬼飲』。」】
【九:「常言殿庭中班列不可整齊者,唯有三色,謂:舉人、蕃人、駱駝。」】
【卷十:「范希文曰:『諸公勸人主法外殺近臣,一時雖快意,不宜教手滑。』」】
【李呂《澹軒集》卷八〈書筆談後〉:「《筆談》記龐莊敏公謂何次公之名,蓋慕黃霸字次公,其說甚迂。蓋寛饒亦字次公,所謂『醒而狂者』。《前漢書》有張次公、亘次公[150]。次者蓋兄弟間居次耳,如仲卿、次君之類,非霸次王也。《玉壺清話》載此事,謂是梁適。吳曾《漫錄》但謂非適。」】
【卷十四:「唐人作富貴詩,多紀其奉養器服之盛,乃貧眼所驚耳,如貫休〈富貴曲〉云:『刻成箏柱雁相挨。』此下里鬻彈者皆有之。韋楚老〈蚊詩〉云:『十幅紅綃圍夜玉。』方不及四五尺,如何伸脚?」】
十四:「小律詩若字字無瑕可指,語意掞麗,但細論無功,一讀便盡,此類最易為人激賞,乃詩之〈折楊〉、〈黃華〉也。譬若三館楷書,作字不可謂不精不麗,求其佳處,則死無筆。」
「王聖美治字學,以為凡字,其類在左,其義在右。如木類,其左皆從木。所謂右文者,如戔,小也,水之小者曰淺,金之小者曰錢,皆以戔為義也。」【Cf. 譚嗣同《仁學》卷上論古字;劉師培《左厂集》卷四〈字義起於字音攷〉上、中、下(引楊泉《物理論》、王觀國《學林》、《游宦紀聞》、《夢溪筆談》此條。】
【卷十四[151]:「穆修逸馬殺犬於道。」(《捫蝨新話》卷五同,《說郛》卷十四畢仲詢《幕府燕閑錄》作歐公。】
【「王荊公以王籍『鳥鳴山更幽』對古詩『風定花猶落』。王籍原詩上下只是一意,此對上句乃靜中有動,下句動中有靜。」】
十七:「藏書畫者,多取空名,此所謂『耳鑒』。又有觀畫而以手摸之,以色不隱指者為佳,此又在『耳鑒』之下,謂之『揣骨聽聲』。」【參觀前《說郛》二十四。】
「畫牛、虎皆畫毛,惟馬不畫。畫工言:『馬毛細,不可畫。』予難之曰:『鼠毛更細,何故却畫?』凡畫馬,大不過尺,此乃以大為小,所以毛細而不可畫。畫鼠乃如其大,自當畫毛。然牛、虎亦是以大為小,不應見毛。庸人襲跡,非可與論理也。」
「李成畫山上亭館、樓塔之類,皆仰畫飛簷,其說以謂自下望上,如人平地望塔簷間,見其榱桷[152]。此論非也。大都山水之法,以大觀小,如人觀假山耳。若同真山之法,以下望上,只合見一重山,不應見其谿谷中事[153]。屋舍亦不應見其中庭、後巷。李君不知此法也。」
「畫工畫佛身光,有匾圓如扇者,身側則光亦側。此大謬也,此光常圓。又有畫行佛,光尾向後,謂之『順風光』,此亦謬也。雖劫風不動,豈常風能搖哉?」
「古文『』字從一、從亡,此乃通貫天、地、人,與『王』字義同。僧肇曰:『會萬物為一己者,其惟聖人乎!』」
【「大體董源、巨然畫筆,皆宜遠觀。其用筆甚草草,近視之,幾不類物象,遠觀則景物粲然。」】
【二十二斥《酉陽雜俎》記草木誕妄,又一則譏段氏不知『瓦松』。」】
二十三:「士人應敵文章,多用他人議論,而非心得。時人為之語曰:『問即不會,用則不錯。』」
二十五:「世傳江西人好訟,有一書名《鄧思賢》,皆訟牒法也。……村校中往往以授生徒。」【《癸辛續集》亦云:「江西人好訟,是以有簪筆之譏,往往有開訟學以教人者。」】
「丞相陳秀公升之治第於潤州,人謂之『三不得』:居不得,修不得,賣不得。」
○「宋宣獻綬藏書手自校仇,常謂:『校書如掃塵,一面掃,一面生。』」
二十六:「古方言:『雲母麤服,則著人肝肺不可去。』如枇杷、狗脊毛不可食,皆云『射入肝肺』,謬說也。人之飲食藥餌,但自咽入腸胃,何嘗能至五臟?而氣味洞達,及勢盡,滓穢入大、小腸退洩耳。所謂某物入肝,某物入腎之類,非質到也。」
《補筆談》卷一:「〈神女賦〉:『其夜,王寢,夢與神女遇。明日以白玉。』『玉』字乃『王』字,『王』字乃『玉』字之誤。」
卷二:「章子厚善書,嘗有語:『書字極須用意,不用意而用意,皆不能佳。』嘗自謂『墨禪』。」
卷三:「地理之書,古人有《飛鳥圖》,謂直達,更無山川回屈之差。」
────────────────
《清隽集》,鄭菊山[154]:
「指頭有月」、「舌上懸河」[155]。
〈虎丘尹和靖書院示開講〉:「和靖書堂八面開,新分半席在山隈。若無人聽都歸去,傳語生公借石來。」
────────────────
《所南集》[156]:
【屈翁山〈二史草堂記〉蓋謂:「少陵以詩為史,所南以心為史云。……今夫詩者,史之正者也。史則詩之變者也。……《詩》既亡,而一代之詩在《春秋》。……少陵之詩,則思以羽翼《春秋》,而反史之本者也。……是不幸而不得筆之於書,以紀之於心者也。……其言曰:『大宋不以有疆土而存,不以無疆土而亡。』則其史亦不以有書而存,不以無書而亡,可知矣。何者?其心在焉,故也。」】【〈三外野人贊〉:「予嘗見元張叔夏《山中白雲詞》卷有『三外野人』〈序〉,蓋鄭所南氏。予不幸生與所南之時不異,而嘗有《翁山易外》、《詩外》、《文外》三書行世,自稱『屈子三外』。……所南之身,以為在天、地、人之外,其時之天、地、人,不可以身在其內也。嗟夫!世有人焉,生於天、地、人之內,而乃以為在天、地、人之外,又非遊方之外者可同日語,則其人豈非天下之至窮而無所歸者哉?於是亦自稱『三外野人』。」】
〈錦錢餘笑〉:「蒼蠅亦奇哉,腹內矢何物。黑者變為白,白者變為黑。」「生來好苦吟,與天爭意氣。自謂李杜生,當趨下風避。而今吾老矣,無力收鼻涕。非惟不成文,抑且錯寫字。」
所南《一百二十圖詩》七絕不見妙處,〈錦錢餘笑〉二十四首則酷似寒山、拾得,語意更詼詭耳。文拈弄拖沓,如〈一百二十圖詩集自序〉云:「吾生也冥頑,其不靈於詩,不靈於文,不靈於心,不靈於人也久矣。棄物若然者,孤孤枯枯,迂迂疎疎,是誠不靈不然也。以其不然不靈也,凡有求,皆不作[157]。今或遇圖而作,胡然乎乃然?彼不然,然而然;恣疑當作兹不絕其絕,而絕於不絕;以無作,作其所不作;將欲靈夫不靈之靈,以為靈。其靈靈乎?其不靈靈乎?此其所以滿目青山綠水,垂笑於無窮,無窮無窮也邪?」〈十方道院雲堂記〉云:「同超乎無無、有有、有無、無有之表,豈不了其無所了之了,而了也邪?」皆不知所云。〈答吳山人遠遊觀地理書〉洋洋萬言,暢論風水,以人身為比。Empathy.
────────────────
《翁山詩外》[158]:
〈未夕〉:「未夕見新月,微微如白雲。五律卷七」
「天教武子為情死,人是文通賦恨多[159]。」
【卷九〈澳門〉[160]:「廣州諸舶口,最是澳門雄。外國頻挑釁,西洋久伏戎。兵愁蠻器巧,食望鬼方空。肘腋教無事,前山一將功。一」「南北雙環內,諸番盡住樓。薔薇蠻婦手,茉莉漢人頭。香火歸天主,錢刀在女流。築城形勢固,全粵有餘憂。二】【「禮拜三巴寺,番官是法王。花襔紅鬼子,寶鬘白蠻娘。鸚鵡含春思,鯨鯢吐夜光。銀錢么鳳買,十字備圓方。三」「山頭銅銃大,海畔鐵牆高。一日番商據,千年漢將勞。人惟真白氎,國是大紅毛。來往風帆便,如山踔海濤。五」「窺船千里鏡,定路一盤鍼。六」】
【《小匏厂詩話》三:「翁山〈岳王墓〉詩云:『今日却思和議好,沙場不恨失嫖姚。』蓋哀福王之不得為宋高宗,故悠謬其詞,以寄悲憤。」】
【〈自白下至槜李與諸子約游山陰〉:「最恨秦淮柳,長條復短條。秋風吹落葉,一夜下南朝。范蠡湖邊客,相將蕩畫橈。言尋大禹穴,直渡浙江潮。」】
【卷十六〈廣州竹枝詞〉:「洋船爭出是官商,十字門開向二洋。五絲八絲廣緞好,銀錢堆滿十三行。」「十字錢多是大官,官兵枉向澳門盤。東西洋貨先呈樣,白黑番奴擁白丹。」(〈送張超然浮海往日本序〉:「其官長白丹皆以詩賦相尚」云云,蓋以為日官亦名「白丹」也。】
屈翁山篇什甚富,而囂浮粗率,尟可諷詠。五律最多,較可采擷。七絕最劣。五絕刻意效古樂府語,每資笑粲。如〈戰酣歌〉云:「戰酣箭已盡,自拔腦中矢。」〈勸姬人酒〉第一首自注云:「古賢婦未嘗不飲,〈周南〉云:『我姑酌彼金罍。』班婕妤〈自悼賦〉云:『酌羽觴兮銷憂。』」云:「每嫌明月夜,酒氣太薰卿。不若同沾醉,氤氳直到明。」〈椰子酒歌〉云:「椰子有一心,出酒如娘乳。」卷十五〈巫山詞‧序〉云:「有客嘗至巫山,言巫山祗有十一峰,千百人數之,皆得十一,不知何以云十二峰也?」卷十六〈屢得朋友書札感賦〉七絕十首,有自注,多言生平詩名。【「少陵詩 [161]:『虛名但蒙寒暄問,泛愛不救溝壑辱。』」】如第四首言得名自朱竹垞,第七首言翁山詩派。【第八首云:「欲折彎彎射羿弓,有人爭欲作逢蒙。」】同卷有〈答費錫璜〉四絕句,謂費「數枉書來,自稱私淑弟子。」翁山雖以遺老自居,而與新貴唱酬甚多。【《楚庭稗珠》卷四云:「翁山入道,稱今種,未幾厭之,飾宋儒之說以詆佛。反唇違心甚矣。」】
【《變雅堂集》卷四〈復屈翁山書〉、定厂《古今體詩》卷上〈夜讀番禺集書其尾〉。】
────────────────
《翁山文外》,屈大均[162]:
【《骨董瑣記》卷三謂翁山詩、文遭禁,為其文內有雨花台合葬衣冠事。】【《廣東叢書》中有《翁山文鈔‧麥薇集序》(明人詩選,自〈麥秀〉、〈采薇〉取名)。】
卷一〈宗周游記〉:「黃塵逆面,咳唾皆泥土矣。」「風沙四射,如刀箭交集,慘淡若蠮螉之塞。每旦率五鼓起,畏嚴霜瘃趾,不敢騎,必步行至三十里,候足底大熱,乃騎。午則黃埃蓬勃,曉則霜凍馬毛,氷旋人毫髮,皆縮如蝟。」「陝人皆麻葛巾白袍,無有異色衣冠者,以白為常服。」
〈自代東入京記〉。
〈自代北入京記〉:「邊頭苦寒,貧者以火為衣。」
【三篇皆洋洋數千言,古媚壓全集。】
〈文昌閣記〉[163]:據〈天官書〉及〈孝經援神契〉,將相命祿,皆其所自,乃「天之神」,非「人之鬼」。可與竹垞〈開化寺碑〉參觀。
卷二〈廣東文選自序‧凡例〉云[164]:「為文當以唐、宋大家為歸,若何、李、王、李之流,偽為秦、漢,斯乃文章優孟,非真作者。」〈嶺南詩紀序〉云:「于鱗唐詩之選,臥子皇明詩之選,並稱醇潔。」〈荊山詩集序〉云:「詩之衰,至宋、元而極矣。明興百餘年,北地李獻吉崛起,斟酌三唐,以少陵為宗,而後風雅之道復振。」【卷三〈書淮海詩後〉云:「詩至杜少陵,變化極矣。不善學者,流為宋人。詩莫醜於宋人。」】〈于子詩集序〉云:「明三百年,詩巨匠莫如空同。」論詩、論文之歧出如是!卷一〈宗周游記〉有云:「先是有傳予登華長律至西安,天生見而驚服,謂『自有太華,無此傑作,可與于鱗一記並傳。』比相見,即再拜定交,謂『今日始得一勁敵』云。天生雖心奇予,然嘗欲抑予馳騁雄奇之氣,而一斟以醇粹。」卷二〈荊山詩集序〉云:「富平李孔德諸體詩陵鑠少陵,而五言長律尤善,曹秋嶽使君嘗歎為空同以後一人。荊山程子生富平,與孔德同里。孔德長律以十三經、二十一史鎔鑄成篇,詞無空設,悉有典故。吾嘗謂其才能多而不能不多。驅無數荊楚奇材劍客而戰,與驅十萬淮陰市井人而戰,其為不善用寡則一也。」
卷五〈歸儒說〉:「予二十有二而學禪,既又學玄,年三十而始知其非,乃盡棄之,復從事於吾儒。」
卷六〈書杜甫詠懷古跡詩後〉(力斥其用「蜀主」二字,以為背《春秋》之義)。
〈書嘉興三進士傳後〉:「熊魚山國變為僧,過孝陵,一再反顧,去不拜。有問之,則曰:『佛之道,君父拜之。於君父不拜。』識者笑之。」
【「陶之樂天,固無如人何;杜之憂人,亦無如天何。」】
【《廣東叢書‧翁山文鈔‧錫眵傳》:「新會人,為打錫匠,有巧思。……遭亂感憤,聞雷震,輒歎息曰:『雷霆何不向廣州擊平南王,而為此轟轟耶?若平南王不可擊,請擊錫眵[165]。錫眵有目,誠不忍見此世界也。』……眵者,錫之渣滓,粤俗方言也。眵或作屎,蓋自傷無用於世,有同屎溺。……又眵者,目之垢穢,言世事垢穢,其目不欲視之。」】
────────────────
《酉陽雜俎》[166]:
【《夢溪筆談》22 斥其「記事多誕,敘草木異物尤多妄」,又記其駁崔融〈瓦松賦〉,誤「以『昔邪』為『瓦松』,不知是垣衣」。】【《升厂全集》81「吐金鳥」條斥其「好張虛無之言,殊無一實」。亦多采他書(如《真誥》、《抱朴子》、《西京雜記》,如論佛書、天地。(卷七)引門生議食單(見《南齊書‧周顒傳)。卷八「白獺髓」一則引《王子年拾遺記》等。參觀《夢溪筆談》卷二十二。】
【〈序〉:「詩書之味大羹,史為折俎,子為醯醢也。」】
【卷一〈忠志〉:「駱賓王為徐敬業作檄,則天覽及『蛾眉』、『狐媚』一聯,微笑而已。至『一抔』、『六尺』一聯,不悅曰:『宰相何得失如此人!』」○「壽安公主小字『蟲娘』。」】
卷一〈礼異〉:「秦漢以來,於天子言『陛下』,於皇太子言『殿下』,將言『麾下』,使者言『節下』、『轂下』,二千石長史言『閣下』,父母言『膝下』,通類相稱言於『足下』。」
【「近代婚禮,納綵有阿膠、九子蒲、朱葦、雙石、綿絮、長命縷、乾漆、合歡嘉禾九事。膠漆取其固;綿絮取其調柔;蒲葦為心,可屈可伸也;嘉禾,分福也;雙石,義在兩固也。」】
〈天咫〉:【「釋氏書言須彌山南面有閻扶樹,月過,樹影入月中。或言月中蟾桂地影也,空處水影也。」】
「月乃七寶合成,常有八萬二千戶修之。」
〈玉格〉。【〈玉格〉:「老君有胎八十一年,剖左掖而生,生而白首。」○「昆明池龍化老人,向孫思邈求救。孫謂曰:『我知昆明龍宮有仙方三千首,爾傳與余。』」○「裴沆從叔見病鶴垂翼俯咮,有老人謂曰:『若得人血一塗,則能飛矣。然須三世是人,其血方中〔今昌黎縣語仍然〕,唯洛中葫蘆生是。』」】
〈壺史〉:「玄宗學隱形於羅公遠,或衣帶、或巾脚不能隱。上詰之,公遠曰:『陛下未能脫屣天下,而以道為戲,若盡臣術,必懷璽入人家,將困於魚服也。」
【〈壺史〉:「八人乃火字也。」○「淤泥中朱漆筋及髮,藥力不能化。」】
【卷二楊隱之事,即《聊齋》剪紙作月。】
卷三〈貝編〉:「魏李騫、崔劼至梁同泰寺。佛傍有執板筆者。僧曰:『此是尸頭,專記人罪。』騫曰:『便是僧之董狐。』劼見佛殿前銅缽中然長明燈,曰:『可謂日月出矣,爝火不息。』」
【卷四、五見冊末[167]。】
卷七〈酒食〉:「甘而不噮,酸而不嚛,鹹而不減,辛而不䊮,淡而不薄,肥而不腴。」
「貞元中,有一將軍家出飯食,每說物無不堪吃,唯在火候,善均五味。嘗取敗障泥、胡盝,修理食之,其味極佳。道流陳景思說,敕使齊日升養櫻桃,至五月中,皮皺如鴻柿不落,其味數倍。人不測其法。」
【食諩,此唐時食,可與《夢粱錄》記宋時食參觀。】
【〈醫〉:「魏時有句驪客,善用針。取寸髮,斬為十餘段,以針貫取之,言髮中虛也。」】
卷十一〈廣知〉【多記時日禁忌】:「金曾經在邱冢,及為釵釧溲器,陶隱居謂之『辱金』,不可合鍊。」
【「蛇以桑柴燒之,則見足出。」】
【「玉女以黃玉為誌,大如黍。無此誌者,鬼使也。」】
卷十二〈語資〉:「庾信作詩,用《西京雜記》事,旋自追改,曰:『此吳均語,恐不足用也。』魏肇師曰:『〈鸚鵡賦〉,禰衡、潘尼二集並載;〈弈賦〉,曹植、左思之言正同。」【然卷 6〈樂〉門「昭華之管」條、卷十〈物異〉門「秦鏡」條、「靑玉燈」條、「斬蛇劍」條,皆徑取之《西京雜記》,何耶?】
卷十五〈諾臯記〉戴詧事【弟入水,「他亦甚快活,何用哭也」】,亦見樂蓮裳《耳食錄》[168]。【「諾臯」二字出《抱朴子‧內篇》引《遁甲中經》。(《能改齋漫錄》卷五駁《西溪叢話》上之說。)】
【卷十五「孟不疑」條:「白骨而已,無泊一蠅肉也。」】
卷十六〈廣動植〉【古生物學史所必采】:「訓胡,惡鳥也。鳴則後竅應之。」
【Generatio Aequivoca[169].】
【卷十六狼筋辨盜,《子不語》所本。】
【「𧑵,似黃狗,圊有常處。若行遠不及其家,則以草塞其尻。」】
卷十七:「顛當顛當牢守門,蠮螉寇汝無處奔。」
「俗忌白。」
【卷十七:「食膠蟲,前脚傳之,後脚聶之,內之尻中。」】
卷十八〈木篇〉[170]:「俗謂柿樹有七絕:一壽,二多陰,三無鳥巢,四無蟲,五霜葉可翫,六嘉實,七落葉肥大。」
「徐君房謂蒲萄類軟棗,庾信曰:『君殊不體物,何得不言似生荔枝[171]?』」
【卷十九:「前史稀言牡丹,惟《謝康樂集》中言竹間水際多牡丹。元和初猶少,今與戎葵角多少矣。」】
卷二十〈肉攫部〉:「凡禽獸,必藏匿形影同於物類也。是以蛇色隨地,茅兔必赤,鷹色隨樹。」【Protective color.】
【「天上天下,方內方外,無所不有。」】
【《續集》卷二[172]:「得一袋,鬼間所謂『搐氣袋』也。」】
《續集》卷三〈支諾臯下〉[173]:盧冉夢為魚事雖簡,而為後世所本。
【卷三崔玄微、石阿措、封十八姨:「白衣人歌曰:『自恨紅顏留不住,莫怨春風道薄情。』紅衣人歌云:『沉吟不敢怨春風,自嘆容華暗消歇。』」】
【「有王靈智者,學射於督君謨。以為曲盡其妙,欲射殺君謨,獨擅其美。……『汝學射三年,未教汝囓鏃法[174]。』」】
卷五~六《寺塔記》:紅樓。庶幾《洛陽伽藍》之流。卷六載吳道子忌皇甫軫藝逼己,募人殺之。
卷七《金剛經鳩異》。
卷八〈支動〉:「李衛公云:『道書言鹿無魂,故可食。』」【故簡齋〈題易元吉畫鹿〉云:「我不是李衛公,欺爾無魂規爾肉。」】
「獵者不殺豺,以財為同聲。」
「張文規曰:『鯉魚為魚中豬肉。』」
卷四〈境異〉[175]:「息土人美,耗土人醜。」○「帝女子澤,性妬,有從婢散逐四山,無所依託。東偶狐貍,生子曰殃。南交猴,有子曰溪。北通玃猳,所育為傖。」○「懸渡國,接手而飲,所謂猿飲。」○「飛頭獠子,頭將飛一日前,頸有痕匝,項如紅縷。」
卷六〈藝絕〉:「南朝有姥,善作筆,筆心用胎髮。」
卷九〈盜俠〉:「飛飛碧衣長袖,皮肉如脂。僧叱曰:『向後堂侍郎君。』僧乃授韋一劍及五丸,且曰:『乞郎君盡藝殺之,無為老僧累也。』……僧悵然,顧飛飛曰:『郎君證成汝為賊也。』」
卷十〈物異〉:「永寧王鹽鐵有大蟲皮,大如一掌,鬚尾斑點如犬者。」
卷十二〈語資〉:「肇師論徐君房:『年隨情少,酒因境多。』」○「王勃每為碑頌,先墨磨數升,引被覆面而臥。忽起,一筆書之,初不竄點。時人謂之腹稿。」○「玄宗指李白謂高力士曰:『此人固窮相。』」○「玄覽住荊州陟屺寺,張璪常畫古松於齋壁,符載贊之,衛象詩之,亦一時三絕。覽悉加堊焉,曰:『無事疥吾壁也。』題詩於竹曰:『大海從魚躍,長空任鳥飛。欲知吾道廓,不與物情違。』」
卷十四〈諾臯記上〉:「南天竺國娑陀婆恨王,有宿願,每年所賦細𦁛,並重疊積之手染鬱金柘於𦁛上,千萬重手印悉透。。丈夫衣之,手印當背。婦人衣之,手印當乳。」○「臨清有妬婦津,醜婦雖粧飭而渡,其神亦不妬也。婦人渡河無風浪者,以為己醜。醜婦諱之,無不皆自毀形容。」○「長鬚國:世人每歸,見其妻則不悅。因賦詩曰:『花無蕊不妍,女無 [sic.] 鬚亦醜。』」
卷十七〈鱗介篇〉:「國朝律:取得鯉魚,即宜放,號『赤鯶公』。賣者杖六十。」
────────────────
《獨學廬初稿》,石韞玉[176]:
「鐵夫真鐵漢,其詩亦鐵體。」「黃金出贈人,歸食鹽與虀[177]。」
「形能若槁木,跡未出茅廬[178]。」
〈喜達里門〉[179]:「他鄉雖好不如歸,喜趁晨光叩故扉。萬卷藏書成敝帚,十年應舉尚初衣。自憐道路風塵老,漸覺親朋慰藉稀。差勝洛陽蘇季子,閨中猶有婦停機。」
「此生不信江湖老,吾道常隨日月新[180]。」
〈送船山歸蜀〉結句云:「莫將詩酒誤平生。」王鐵夫批云:「船山不用此言,予甚恨之。」
「一時主客皆丹轂,十載風塵自素衣[181]。」
「羅敷雅善誇夫婿,四十鬑然尚道佳[182]。」
「尋春容易遇花難[183]。」
【《三稿‧晚香樓集》:「山中藥有當歸草,嶺上雲無可贈人[184]。」「助長田同石,居奇粟勝金[185]。」「徒誇不羈馬,終作可憐蟲[186]。」「出泥花有超塵相,在沼魚無上竹心[187]。」】
────────────────
《西泠五布衣遺著》[188]:
《硯林詩集》,丁敬:
〈郊游〉:「閒情無遠近,處處似相粘。」
「拄腹經書如水瀉,熏天富貴等雲浮[189]。」
【「米氏《畫史》云范寬老手之筆,樹石不分,似暮夜之景[190]。」】
潔飭而不精妥,密切而寡均致。無亂頭粗服處,此所以異於南宋江湖而為浙派也。多自註。
《臨江鄉人詩》,吳穎芳;
「一邱一壑自為適,獨往獨來人不知[191]。」
「攤書默坐酒力銷,一點燈花吐蠅鼻[192]。」
清勁異於浙派纖碎,〈田園雜詩〉、〈讀史〉、〈抒懷〉五古最古健。〈自序〉有云:「毛睿中謂余曰:『古之人讀書,不專於務詞章。偶而流露謳吟,僅抒所蓄之一二焉耳。其中所貯,淵乎其莫測也。遞降而下,傾瀉漸多。逮至元、明,以十分之學,作十分之詩,無餘蘊矣。次焉者,或溢其量以出,故其經營之處,微露不足。』」
《冬心先生集》、《續集》:
《續集‧自序》後有丁敬身跋,略謂:「樊榭自揚州歸,語我曰:『兄見金二十六自敘其《續集》之文乎?大怪絕!語語皆述陳人之言,類點鬼簿,然自佳。』未幾,樊榭下世,予哭之失聲,且遷怨髯老之詩之異,何稱之者遽為陳人也耶?予語髯曰:『子援東萊趙詹事「不屑効吾鄰家鷄聲」之語,應指新城。特新城未見子耳,使見之,其傾倒必有出於群公外者,奈何承天水公陽秋口吻乎!』髯無以對,第曰:『予袖中一辦香,從未為過去賢刼諸佛拈却。子言良是,當為蠶尾老人作最後之供,以懺此罪過。』」
────────────────
邵位西:「已聞溝唱東西水,莫化雲追上下龍[193]。」】
────────────────
《媕雅堂詩話》,趙文哲見汪曰楨《荔墻叢刻》[194]:
「在吳與友人凌祖錫、王蘭泉、吳企晉、曹來殷輩論詩,王、吳、曹謂七律須鍊格、鍊氣、鍊字、鍊句,缺一不可。凌獨謂如工部七律有拙率處、不對處,皆以浩氣流行,提筆直出,彌見其大。予笑曰:『假使工部當提筆直出時,而恰遇佳句,恰得工對,豈反足損其大,而必改從不對與拙率耶?』諸君一笑而罷。」
────────────────
《上湖紀歲詩編》,汪師韓[195]:
【汪韓門《蘇詩選評箋釋》六卷,箋皆摘舊注,評務為諛詞,絕無發明。惟卷一〈夜行觀星〉評云:「即『道不可名,強名曰道』之旨也」,卷三〈南堂〉評云:「境在耳目前,味出酸鹹外」,小有牙慧耳。】
〈自序〉:「余之意則在不輕而重,不脆而堅,不新而舊,不巧而渾。」
桂元復〈序〉謂:「王次山題韓門集有『兼包竹垞能,肯拾漁洋唾』。杭堇浦謂:『詩之道,熟易而澀難。』韓門詩有澀味。」
〈送座主給諫王公〉第二首:「遇合我寧難蜀道,卷舒公自易長安。」
「杜祁公書未有真,呂申公書絕無草[196]。」
〈吳閶〉:「名勝千年事」,自注云:「《晉書‧王導傳》:『敦、導及諸名勝皆騎從。』名勝,猶言名士也,後人誤作勝地解。」【辛稼軒〈水調歌頭〉:「二客東南名勝。」《魏書‧景穆十二王傳下》元熙與故知書云:「廣召名勝,賦詩洛濱。」又〈刁雍傳〉:「〔孫〕楷輕財好施,交結名勝[197]。」】【亦見韓門所作《談書錄》,補引《北齊‧邢邵》:「少在洛陽,與名勝以山水宴遊為娛。」】
卷二〈翁晉公明府過訪〉:「知來匪鵲休論往,為主如鴻喜得賓。」【即《隨園詩話》所評稱者。】同卷〈送李卣甫梁搆亭還里〉:「白鳧化後成衰老,黃雀飛來謝少年。」
〈蚊烟十二韵〉:「真為侵肌毒,都忘觸鼻馨」,「慢膚隨處適,饞口暫時停。」
〈所見〉:「打麥彭彭魄魄,呼鷄祝祝朱朱。自樂老農老圃,焉知司馬司驢。」
〈哀方樂只〉:「事異樂浪稱故尉陸璣《草木蟲魚疏》,情同仇海賦陽侯《樂郊私語》:『陳彥廉以父死閩海,終身不至海上,曰:「陽侯吾父仇也。」黃公望為作〈仇海賦〉』。」
古詩有骨無氣魄,近詩有詞無藻麗。調啞句悶,刻意而不工貼,所謂硬做者也。自注出處甚詳,僻典奇字,博采之經史小說,殆所謂「兼包竹垞能」者歟?《上湖分類文編》末類曰「代筆」中文,却明白直率,無詞翰。
────────────────
《談書錄》[198]:
【「《老子》:『治大國若烹小鮮。』蓋謂烹小魚者不事削鱗剖腹,意在簡易,非舉重若輕也。《宋史‧呂蒙正傳》可證。」】
「《國語》周敬王十年引諺曰:『從善如登,從惡如崩。』韋昭注曰:『喻難易。』」按 Facilis descensus Averni。
【「歐公相貌,見孔平仲《談苑》、《後山談叢》、《明道雜志》。有人焉,耳則白矣,又無唇不貼、鬚不掩之患,而乃謗罵多出意外。將毋耳白正是遭謗之相,而唇不著、鬚不掩,正是名聞天下之相?」】
「人名猪狗」。
「烟草」搜采甚博,不知翟晴江亦見之否。
────────────────
《韓門綴學》[199]:
卷三「訊囚用刑」。
卷五「邯鄲夢」[200]:「《枕中記》乃影射蕭嵩事。」
【《詩學纂聞》:「〔如不取綺麗〕則少陵之杰句,無如『老夫清晨梳白頭』;昌黎之佳作,莫若『老翁真个似童兒』。『一二三四五六七』,固唐賢〈人日〉之著題;『枇杷橘栗桃李梅』,且漢代大官之本色。香山《長慶集》,必老嫗之可解也;鄭谷《雲台編》,必小兒可教也。古樂府之『魚戲』(『蓮葉東』)、《浣花集》之『杜鵑』(『西川有杜鵑』)、元劉仁本之『蕨萁』(東山有蕨萁)、明袁中郎之『西湖』(『一日湖上行』),同一排比也;晉之〈懊儂〉(『江陵去揚州,三千三百里』)、蘇之〈靜坐〉(『一日如兩日』),同一真率也。」○律韵通韵。】
────────────────
《庚巳編》,陸粲[201]:
「玄妙觀李道士早歲頗精於焚修,晚更怠忽。嘗上青詞,乘醉戲書『天尊』為『夫尊』,『大帝』為『犬帝』。一日被雷震死,背上朱書二行,可辨云:『夫尊可恕,犬帝難容。』事在天順成化間。」【《岳傳》第一回、《露書》卷十三。】【〈小說識小〉。】
────────────────
《治世餘聞》【孝宗時事】,陳洪謨[202]:
【中與《餘冬序錄》、《庚巳編》等書同者甚多。】
卷一:「上嘗遣中官至內閣,問『龍生九子』名目,皆莫能對。惟李東陽記其略,倉卒不敢對,出詢諸羅玘、劉績,乃得其詳。」
「上體稍不佳,即誦詩云:『自身有病自心知,身病還將心自醫。心若病時身亦病,心生元是病生時。』其善於頤養如此。嘗因重陽出一對曰:「今朝重九,九重又過一重陽。」命太監蕭敬等對之,皆不能應。至今亦未聞有能對者。」
【「偏聽生奸,獨任成亂。」】
「丘瓊臺嘗以糯米淘淨,拌水粉之瀝乾,計粉二分,白麵一分,搜和團為餅,其中餡隨用,熯熟,託中官進上,上食之嘉,命尚膳監效為之。不中式,俱被責。中官請之,丘不告以故。京師傳為『閣老餅』。又所進《衍義補》,無斥及內臣一言。」
「劉閣老吉,博野人。屢干清議,言官論之,輒得溫旨。人謂之『劉棉花』,以愈彈愈好也。」
「一左都掌院,謂巡按御史云:『出去不可使人怕,回來不可使人笑。』固名言也。」
【卷三有吳與弼頂為蝎嚙事。】
卷八[203]:「西涯子兆先文名甚高,然游狹無度,以是致病。公一日過其書館,書其几云:『今日柳陌,明日花街。焚膏繼晷,秀才秀才!』兆先亦過公齋,書案云:『今日黃風,明日黑風。燮理陰陽,相公相公!』予聞成化中,眉州萬閣老亦題其子翼書館,翼亦答之同前。」
────────────────
《繼世紀聞》【武宗時事,於李東陽諂事劉瑾甚不滿】[204]:
卷二:「逆瑾不許臣民用『天』等字為名,方天雨令名雨,倪天民為民,劉天和為和。北朝周宣帝、宋宣和蔡京用趙野奏,亦有此事。」
卷五:「王守仁囚宸濠,奏捷有曰:『人徒見兔雉之多獲,而不知王良為之御。』歸功內閣也。」
────────────────
《呂東萊文集》【又工作手冊(《全唐詩》冊)】[205]:
卷四〈與朱侍講〉:「陸子壽前日經過,留此二十日,幡然以鵝湖所見為非,甚欲著實看書講論,心平氣下。」又:「陸子壽不起,可痛。篤學力行,深知舊習之非。求益不已,乃止於此。」又卷五〈與陳同父〉亦云。【又〈與同甫書〉云:「顏子犯而不校,淮陰侯俛出跨下,路徑雖不同,都欠不得。諺曰:『赤稍鯉魚,就齏甕裏浸殺。』」按葉水心《習學記言序目》謂:「先生答之宏書曰:『《莊》、《列》諸書,向前有多少聰明豪傑之士,向渠齏甕裏淹殺。」】【夏心伯《述朱質疑》卷八〈陸文達公學術與文安公不同攷〉遍引此數書,未引〈與陳同甫書〉。】
〈送張孟遠序〉:「陶朱公之友,以窶聞於楚。陶朱公往過之,欲别,謂其友曰:『何以餞我?』其友曰:『吾終歳飱,不滿子一飯費。前馬後乘,劒佩鏘鳴,供子指呼役者,乃吾疇昔震栗不敢仰視者也。子不能捐萬斛之升斗,以起吾病,反於我乎索,忍人哉!』陶朱公曰:『是所以賜我也!汝之陋,在吾則為儉;汝之懾,在吾則為恭。貧之病,富之藥也。』」
【「時不待人,將駕已稅祭少年[206]。」】
卷十一:「許由不耐事,避堯獨參寥」;「堯天接山際,堯雲抹山椒。誰云能避世,處處悉逢堯[207]。」
「藕花斷復續,莫辨浦與汀[208]。」
十七:「『君子思不出其位。』此位隨在,而有如對客時,只是對客底位,舍而他思,即是出其位也。」
二十:「昔人言白馬非馬之說,若無白馬在前﹐則儘教他說﹐適有牽白馬者過堂下﹐則彼自破矣。」
「常以晝驗之妻子,以觀其行之篤與不也;夜攷之夢寐,以卜其志之定與否也[209]。」
「伊川在涪,衣冠雖不華盛,而極於整肅;飲食雖不豐厚,而極於精美。」
────────────────
《淵穎集》,吳萊立夫,錫山王邦采與姪繩曾箋[210]:
〈五源訣〉:「上界多官府,不如地仙快活。」
〈二十八宿星君像圖〉:「山神對我博,刻石華山陘。海神靳我畫,浪卷滄海鯨。天神詎可識,萬古欺聾盲。」
〈問五臟〉:「蚯蚓尚無臟,靜夜解唱呻。蝴蝶亦復然,翾飛媚陽春。」
【卷七〈東夷倭人小摺疊畫扇子歌〉。】
氣雖雄杰,詞亦典奧,而僅解鋪比,了無微情作意,亦不能眼處心生。觀其題目,太半依傍書卷,賦古事古人,或則題詠器物,有類館課,如何得稱詩人乎?(如〈讀列子雜題八首〉、〈觀隋王度古鏡記〉、〈說宣和内宴雜事〉、〈讀漢武內傳〉、〈觀梁四公記〉、〈觀管子內業〉、〈書宗忠簡公家傳及部曲記〉、〈讀參同契〉、〈題羯鼓錄〉、〈觀續仙傳〉、〈觀劉無雙傳〉、〈讀穆天子傳〉等等,撮拾書中語,了無意見。此外題目纖小,如〈脈望〉、〈蜂分〉、〈時儺〉等等,皆鋪陳終始作大篇。)王氏注,用力而頗陋,如「悲哉天地爐」引《白帖》「天地為爐兮」,「稻蟹紛難數」引《酉陽雜俎》「蟹腹內有稻芒」,「汲古宜汲深」引杜詩「汲引歲月古」,「謾以指畫肚」引鍾繇「臥則畫被」,「前列荔丹與蕉黃」引東坡詩「蠻果粲蕉荔」,諸如此類,皆失之眉睫。又於人物皆不注,如王滹南、柳博士、姚文公輩,皆不言為何人。
【《援鶉堂筆記》卷 40:「道園詩近緩弱,淵穎力似勝之,然氣不遒轉,語多粗硬,時有傖氣,不及道園得詩人韵格也。阮亭少年時過取之,〈論詩絕句〉至與東坡並稱,謬矣!立夫雖多卷軸,苦於意為詞窒。海峯論立夫七古在伯生上,今乃知此評不公[211]。」】【《援鶉堂筆記》卷 40:「道園詩近緩弱,淵穎力似勝之,然氣不遒轉,語多粗硬,時有傖氣,不及道園得詩人韵格也。阮亭少年時過取之,〈論詩絕句〉至與東坡並稱,謬矣!立夫雖多卷軸,苦於意為詞窒。往與海峯先生論立夫七古,在伯生上,今乃知此評不公。而海峯沒矣,無從證之,思為慨息。無錫王邦采箋淵穎詩,嘗閱之。於吳腹笥,十失三四[212]。」】【《有不為齋隨筆‧丁》謂:「所箋疏略淺陋。如〈鄒嶧山碑〉詩『楚金𧒘匾猶躇蹈』,竟不知『楚金』為徐鍇字,而引《史記》秦昭王曰:『吾聞楚之鐵劍利,而倡優拙』,豈非夢囈!」】
────────────────
《搜神記》[213]:
一:「葛由乘木羊入蜀中,蜀中王侯貴人追之,上綏山。綏山多桃,在峨眉山西南,高無極也。隨之者不復還,皆得仙道。故里諺曰:『得綏山一桃,雖不能仙,亦足以豪。』」
【徐光乞瓜事,即《聊齋》道人乞梨事。】
「杜蘭香降時,張碩問禱祀何如。香曰:『消魔自可愈疾,淫祀無益。』香以藥為『消魔』。」
二:「徐登、趙昺,貴尚清儉,祀神以東流水,削桑皮以為脯。」
────────────────
《延壽第一紳言》,愚谷老人[214]:
「《北夢瑣言》載唐相國夏侯孜得彭祖之術,悅一娼,娼不能奉承,以致尾閭之泄致卒。丹家以為桶底脫蓋。中年精力健,能吸縮閉固;晚年精力衰,是以一夕傾倒殆盡。」
「覆山子詹谷注《陰符經》,以奇器為未用之處女,可謂亂道之甚矣。」
「徐巽《胎育產化論》云:『父母大小便急而受胎,則兒或無糞門,或無產門。』」
────────────────
《素女方》[215]:
交合七忌:「第三之忌:新飽食飲,穀力未行,太倉內實。第四之忌:新小便,精氣微弱,榮衞不固。第六之忌:新息沐浴,頭身髮濕。第七之忌:共女語話,玉莖盛強,以合陰陽,不將禮防。」
────────────────
《江上雜疏》,彭宗孟[216]:
胡震亨〈序〉曰:「世稱為遊者,非宦遊則客遊耳。然宦遊也,而畏簡書,則有遊資,而無遊晷;客遊也,而困餱糧,則有遊晷,而無遊資。」
────────────────
《穆天子傳》,郭璞注[217]:
卷一:「庚寅,北風雨雪。天子以寒之故,命王屬休。」
「燭銀銀有精光如燭、黃金之膏亦猶玉膏,皆其精液也。」
「天子曰:『於乎!予一人不盈於德,而辨於樂游樂,後世亦追數吾過乎!』」
「清水出泉,溫和無風,飛鳥百獸之所飲食,先王所謂縣圃。乃為銘,迹於縣圃之上,以詔後世。」
「甲申,至於黑水。於是降雨七日,天子留骨洪頤煊謂:『疑「胥」之誤,謂待也』,六師之屬穆王馬駿而御良,故輒出從眾前。」
「癸巳,至於群玉之山,阿平無險,四徹中繩,先王之所謂冊府言往古帝王以為藏書冊之府,所謂藏之名山者也。」
卷三:「甲子,天子賓於西王母,乃執白圭、玄璧,以見西王母。」
「乙丑,天子觴西王母於瑤池之上。西王母為天子謠,曰:『白雲在天,山陵自出【陳子昂詩『邱陵徒自出』本此】。道路悠遠,山川間之。將子無死,尚復能來。』」「乃紀名迹於弇山之石。」
卷四:「巨蒐之人若奴,乃獻白鵠之血,以飲天子飲血所以益人氣力。因具牛羊之湩乳也,以洗天子之足令肌膚滑。」【羅馬人、Beau Brummell[218]。】
卷五:「日中大寒,北風雨雪,有凍人。天子作詩三章以哀民,曰:『我徂黃竹,□負閟寒。』」
卷六:「逢寒疾,盛姬告病。」(皆記盛姬喪葬事。)
「西王母不過西方一國君,懸圃不過為大荒之圃澤,無神仙怪異之事。較《山海經》、《淮南子》為近實。」
────────────────
德祐乙亥,太學生作〈祝英臺近〉,有云[219]:「是何人賈惹愁金人來,那人何處賈謫?怎知道、愁來不去。」
「前度劉郎老矣,去年崔護來遲[220]。」
────────────────
《直齋書錄解題》[221]:
【參讀張宗泰《魯巖所學集》卷六〈駁書錄解題〉五首。】【高斯得《恥堂存稿》卷一〈上言學校疏〉:「一二邪臣受託權奸」,自注:「陳司業振孫等。」】
卷一《正易心法》,麻衣道者:「學者當於羲皇心地上馳騁,不當於周、孔脚跡下盤旋。」
《誠齋易傳》:「言古未有字,八卦之畫即字也。」【按見卷一。《項氏家說》又《春渚紀聞》卷五、《漢孳室文鈔》均未引。】
卷二《石林書傳》:「夢得博極群書,強記絕人。《書》與《春秋》之學,視諸儒最為精詳。」【又卷三《春秋傳》:「明敏絕人,博鑒強記。」】
《書辨訛》:「鄭樵博物洽聞,然頗迂僻。」
《夾漈詩傳》:「樵之學雖自成一家,而其師心自是,殆孔子所謂不知而作者也。」【又卷三《夾漈春秋傳》:「工於攷究,而義理多迂僻。」】
卷三《蜀爾雅》:「《館閣書目》案:李邯鄲云:『唐李商隱采蜀語為之。』」
《復古編》道士張有謙中撰:「工篆書,專本許氏《說文》,一點畫不妄錯。林中書攄母〈魏國夫人墓道碑〉有書之,『魏』字從『山』。攄以為非,有曰:『俗說非也,當從「山」。《說文》所無。手可斷,字不可易也。』」
卷四《新唐書》,隨齋批注曰:「文簡云:『〈進唐書表〉自言「文減於前,事多於舊」,此正所為不逮遷、固者,顧以自衒,何哉』云云。」
卷五《越絕書》,隨齋批注曰:「文簡批編尾云︰『《越絕書》譌不可讀,如樂架之有啞鐘。』」【隨齋批注屢言「先文簡」,殆尤氏耶?《銅熨斗齋隨筆》卷八謂隨齋乃程棨,文簡即程大昌,棨曾祖也。竹汀謂元之楊益,大誤。】
卷九《鹽鐵論》:「嗚呼,世之小人何嘗無才!以《熙寧日錄》言之,王安石之辯,雖曰儒者,其實桑大夫之流也。」
卷十《習學記言》:「其文刻削精工,而義理未得為純明正大。自孔子之外,古今百家咸有遺論。而獨於近世所傳《子華子》篤信推崇之,不亦惑乎!」
卷十一《傳奇》:「尹師魯初見范文正〈岳陽樓記〉曰:『傳奇體爾。』」
《夷堅志》:「游戲筆端,資助談柄,猶賢乎已可也,未有卷帙如此其多者,不亦謬用其心也哉!且天壤間反常反物之事,惟其罕也,是以謂之怪。茍其多至於不勝載,則不得為異矣。世傳徐鉉喜言怪,賓客之不能自通與失意而見斥絕者,皆詭言以求合。今邁亦然。晚歲急於成書,妄人多取《廣記》中舊事,改竄首尾,別為名字以投之。」
卷十二《羣仙珠玉集》:「白玉蟾,葛其姓,閩清人,得罪忘命。余宰南城,有寓公稱其人,云︰『近嘗過此。』」
卷十四《蘭亭攷》斥高似孫妄改其父之文。
────────────────
《顧亭林先生年譜》[222]:
順治七年:「韓氏生子林元。」崑山張元賡著《巵言》,謂先生無子,蓋天奄也,殊誕。
十二年:「《歸元恭集‧與葉嵋初書》:『兄謂寧人城府深密,機械滿腹。』」
康熙二年:「《十七史商榷》:『昔顧寧人宿傅青主家,晨未起,青主呼曰:「汀芒矣。」寧人怪而問之』云云。穆案:『天呼若汀,雖本之陳第《毛詩古音攷》,然實誤,與先生之論音不合也。』」
五年:「健厂有〈懷舅氏〉詩云:『自別維亭二載餘』,『維亭』俟攷。」(按「維亭」即「唯亭」也。)
七年:「歸元恭與先生書云:『友人頗傳兄論音韵,必宗上古,謂孔子未免有誤。此語大駭人聽。因此度兄,學益博,則僻益甚。將不獨音韵為然,其他議論倘或𩔖此,不亦迂怪之甚者乎!郤子語迂,單子知其不免,況又加之以怪乎!願兄抑賢知之過,以就中庸也。』」
十二年:「《微雲堂雜記》:『顧寧人與吾友歸元恭同里閈,恭歿,予為文祭知曰:『歸奇顧怪,一時之選。』」
【「倘如〈豫〉之五爻,疾而不死[223]。」】
亭林納妾太多。亭林選《昭夏遺聲》(見李雲霑論亭林遺書書、丁國鈞《荷香館瑣言》),《譜》失載。
────────────────
《大唐新語》卷十一[224]:「劉仁相與兄仁軌別籍。或勸其同籍,可免差科,仁相曰:『誰能向狗尾底避陰涼?』」“The smallest hair hath its shadow.”Publius Syrus, 138: “Etiam capillus unus habet umbram suam.” Erasmus comments: “Quantumvis pusillum commodum iuvat, quantumlibet exiguum delictum nocet.”
────────────────
《芳茂山人詩錄》[225]:
「月疑安道門前雪,馬作知章酒後船[226]。」
「海內知名士」、「天涯落魄人」[227]。
「買書錢是賣文錢[228]。」
「一度落如人小別,暫時圓比夢難成。」〈對月〉
【有〈芍藥本事詩〉三十首,又八首,其在陝所狎歌兒也。如是為婦守節,固大易。】
────────────────
《長離閣集》[229]:
「長天無鴻斷來信,自禱夜風吹夢近[230]。」
「五更霜月欺燈影,一樹風鴉續雁聲[231]。」
────────────────
《淮南萬畢術》[232]:
【李頎〈送王道士還山〉:「心窮伏火陽精丹,口誦淮王萬畢術。」】【《說郛》24 張華《感應類從志》與此同者多,有云:「蛙布在厠,婦不妬。」(「以婦月水布,裹蝦蟇於厠前一尺,入地五寸許,即令婦人不妬。)】
「萬,盈數也。畢,盡也。萬物之理,盡其於此也。」
「龕之土不思故鄉。」《太平御覽》三十七
「赤布在戶,婦人留連。」七百三十六
「高懸鏡,坐見四鄰。取大鏡高懸,置水盆於其下,則見四鄰矣。」《易林》六
「蜘蛛塗布,而雨自稀。取蜘蛛置甕中,食以膏,百日殺以塗布,而雨不能濡也。」
「守宮飾女臂,有文章。與男子合陰陽,輒滅去。」
「首澤浮針。取頭中垢塞針孔,置水中則浮,以肥膩故爾。」
「寒臯鸜鵒斷舌可使語言。」【又一則作鸚鵡。】
「馬毛犬尾,親友自絕。取馬毛犬尾,置朋友衣中,若夫婦衣中,自相憎矣。」《藝文類聚》九十三
「老血變為萍。」
「青蚨還錢。」《太平御覽》九百五十,《搜神記》同。
「老槐生火。」
「青埿殺鼈,得莧復生。」《藝文類聚》九十六、《御覽》九百三十二,參觀《博物志》。
────────────────
《華陽陶隱居內傳》,唐道士賈嵩撰[233]:
上:「先生母郝夫人夢青龍自懷而出,拏空東上,逐視之,無尾。明日謂人曰:『當生非凡男,然必無後。』或對曰:『無乃為仙乎?』……先生既冠而不肯婚。且曰:『吾欲蕭條其魂也。』……右股有數十黑子,闌干如斗形,不樂葷羶。……酷愛松聲,居必手植。」
中:「仙障有九,名居其一,使吾不白日登晨者,蓋三朝有浮名乎?」
【中:「性少睡,未嘗晝寢,夜坐往往及曉。常於月明讀書,及是為積煙所薰。火下欲不見字,帝知之,送波律燭。先生以為營非常事,宜聲迹曠絕,而此山密邇朝市,巖林淺近,人人皆云有望,是丹家酷忌。……是夕攝心乞感,忽見有人來,朦朧如煙雲中,語云:『不須試,試亦不得。今人多貪。』……復作歎聲云:『世中豈復有白日昇天人?』……將斂,乃見空衣。」】
中:「常言:我自不能為仲尼,而能教人作仲尼,猶如管仲不能自霸,能使齊桓霸也。」
「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
「夷甫任散誕,平叔坐談空。不意昭陽殿,化作單于宮。」
「我有數行淚,不落十餘年。今日為君盡,併灑秋風前。」
〈與梁武帝啓〉:「昔患無書可看,乃願作主書吏。嘗言人生數紀之內,識解不能周流天壤,惟充恣五欲,實可愧恥。每以為得作才鬼,亦當勝於頑仙。」
〈與從兄書〉:「仕宦期四十左右作尚書郎,即抽簪高邁。今三十六,方作奉朝請。頭顱可知,不如早去。」
────────────────
觀古堂彙刻書《四十二章經》,宋真宗御注[234]:
【《雲笈七籤》103 王欽若〈翊聖保德真君傳〉:「真君言:佛即西方得道之聖人也,在三清中,居梵天,於上帝如九卿奉天子。四十二章,制心治性,亦一貫于道。」】
「爾時世尊為說真經四十二章。」
「愛欲斷者,譬如四支斷,不復用之。佛言:出家沙門者,斷欲去愛,識自心源。達佛深理,悟佛無為[235]。內無所得,外無所求。心不繫道,亦不結業。無念無作,無修無證。不歷諸位,而自崇最,名之為道。」
「日中一食,樹下一宿,慎不再矣。」【《鬼問目連經》:「腹大如甕,咽細如針孔,不得下食。」】
【「以十事為善,亦以十事為惡。何者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殺、盜、婬。口四者,兩舌、惡罵、妄言、綺語。意三者。嫉、恚、痴。」】
「罪來歸身,猶水歸海。自成深廣,何能免離。」
「愚人罵佛,佛默然不答。……罵止,問曰:『子以禮從人,其人不納,實理如之乎?』曰:『持歸。』『今子罵我,我亦不納,子自持歸,禍子身矣。』」
「惡人害賢者,猶仰天而唾,唾不汙天,還汙己身。逆風坋人,塵不汙彼,還坋於身。」
「凡人事天地鬼神,不如孝其二親,二親最神也。」
「天下有二十難:貧窮布施難、豪貴學道難、判【𢬵】命不死難〔不字當為必字,蓋傳之訛也〕、得睹佛經難、生值佛世難、忍色離欲難、……被辱不瞋難、觸事無心難、……不輕未學難、除滅我慢難、……對境不動難、……心行平等難、不說是非難。」
「道無形相,知之無益,要當守志。譬如磨鏡,垢去明存,即自見形。」
【又見《疑雨集》後[236]。】【《四十二章經》:「守志奉道,其福甚大。覩人施道,助之歡喜,亦得福報。質曰:『彼福不當減乎?』佛言:『猶如炬火,數千百人,各以炬來,取其火去,熟食除冥。彼火如故,福亦如之。」○「人懷愛欲,不見道者,譬如濁水,以五彩投其中,致力攪之,眾人共臨水上,無能覩其影。」○「情欲求花名〔註:求虛花之名〕,譬如燒香,眾人聞其香,然香以薰自燒[237]。」○「財色之於人,譬如小兒貪刀刃之蜜,甜不足一食之美,然有截舌之患也。」○「人繫於妻子寶宅之患,甚於牢獄桎梏榔檔。牢獄有原赦。妻子情慾,雖有虎口之禍已,猶甘心投焉,其罪無赦。」○「愛欲莫甚於色。色之為欲,其大無外,賴有一矣。假其二同,普天之民,無能為道者。」○「愛欲之於人,猶執炬火,逆風而行。愚者不釋炬,必有燒手之患。」○「時有天神,獻玉女於佛,欲以試佛意,觀佛道。 佛言:『革囊眾穢,爾來何為?以可誑俗,難動六通。去!吾不用爾。」○「夫為道者,猶木在水,尋流而行,不左觸岸,亦不右觸岸。……不為洄流所住,亦不腐敗,吾保其入海矣。」○「慎無視女人,若見無見,慎無與言。……吾為沙門,處於濁世。當如蓮華,不為泥所汙。……意殊〔註:謂情熾盛〕當諦惟,觀自頭至足。自視內,彼身何有?惟盛惡露諸不淨種,以釋其意〔註:彼身自謂此身也〕。」○「人為道,去情慾,當如草見大火來已劫。道人見愛欲,必當遠之。」○「人有患婬情不止,踞斧刃上,以自除其陰。佛謂之曰:『若使斷陰,不如斷心。心為功曹,若止功曹,從者都息。邪心不止,斷陰何益?」○「有婬童女,與彼男誓。至期不來,而自悔曰:『欲吾知爾本,意以思想生。吾不思想爾,即爾而不生。』佛行道聞之,謂沙門曰:『記之。此迦葉佛偈,流在俗間。』」【Cf.《大智度論‧佛世界願論釋第十三》(三人婬女夢,「彼女不來,我亦不往,而婬事得辦。」因是而悟:「一切諸法皆如是耶?」)見《佛學大辭典》引。】○「人為道,譬如一人與萬人戰。」○「有沙門夜誦經,其聲悲緊,欲悔思返。佛呼沙門問之:『汝處於家,將何修為?』對曰:『常彈琴。』佛言:『絃緩何如?』曰:『不鳴矣。』『絃急何如?』曰:『聲絕矣。』『急緩得中何如?』曰:『諸音普矣。』佛告沙門:『學道猶然。』」○「人為道亦苦,不為道亦苦。」○「夫人離三惡道〔註:謂地獄、餓鬼、畜生〕,得為人難。既得為人,去女即男難。既得為男,六情完具難。六情已具,生中國難……。」○「佛問諸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在數日間。』佛言:『子未能為道。』復問一沙門,……對曰:『在飯食間。』『去!子未能為道。』復問一沙門,……對曰:『在呼吸間。』佛言:『善哉!子可為得道者矣。』」○「人為道,猶若食蜜,中邊皆甜。吾經亦爾。」○「人為道,能拔愛根,譬如摘懸珠。一一摘之,會有盡時,惡盡得道也。」○「行道當如牛負行深泥中,疲極不敢左右顧趣,欲離泥以自蘇息。」○「吾視王侯之位如塵隙,視金玉之寶如瓦礫,視紈素之服如敝帛,視大千世界如一訶子,視四耨水如塗足油,視方便門如筏寶聚,視無上乘如夢金帛,視求佛道如眼前花,視求禪定如須彌柱,視求涅槃如晝夜寤。視倒正者如六龍舞,視平等者如一真地,視興化者如四時木〔註:夫至聖圓通道無不在,豈於世諦而有分別哉?……因廣去就之喻,以防執縛之蔽也〕。 諸大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238]。」】
────────────────
《嚴東有詩集》[239]:
纖弱,刻意修飾,而字句尚多疵病。【與吳敬梓友善。】【竊近人詩不足道,如竹垞、樊榭、楊基之類。】
「青春不解語,著物自成聲[240]。」
────────────────
【觀古堂叢書本】《疑雨集》〔又見末頁〕[241]:
艷而能清,是其長;清而每薄,是其短。意露詞達,不斤斤於藻密,近元相、韓偓、吳融,不似義山、飛卿,亦時學放翁,後世最近天真閣。於明詩中,要為具真才情者。【徐珂《可言》卷五謂民國五年見坊間石印次回《疑雲集》,謂是秘本,凡四卷,中多竊其師(徐師)俞延瑛所作詞。】
【卷二〈燈夜記言〉、卷三〈即事〉、〈錯認〉等,似為妻妹作。】【卷二〈櫟園姨翁為荊川先生請謚〉七古,可見次回與唐家有婣。】
【狎邪、悼亡、冶遊,尤賞識者為阿姚姊妹(卷三〈席上〉、〈有贈〉、〈問答詞〉、〈代所思別後〉、〈錯認〉、卷四〈續遊〉、〈勸駕詞〉),終娶之(卷四〈阿姚之歸凡同心皆為予喜〉)。未一年,而姚死(〈悼歡〉)。續娶正室,貌不美(卷四〈晚示內〉),又冶遊。遂北遊,悅左阿鎖〔頗肥,見〈再訪左卿〉註〕,歸復買妾。】
【王笠舫《綠雪堂遺集》卷十四〈有誦疑雨集者作此示之〉二首,第一首有云:「綺靡即今猶作俑,淫奔自古不存詩。祖龍已死囊螢在,付與荼毗尚恨遲。」;卷十六〈雜詠〉第八首:「善哉䱐溪翁,不錄疑雨集。隨園喜俳諧,操戈與墨詰」云云。《潛邱札記》卷二:「賀黃公誦王次回二句云:『舞鬢溜釵鬆翡翠,歌脣嘗酒濕珊瑚。』(卷三〈席上〉第三首,『溜』作『墜』。)」】【《𢈪堂集》卷二十一〈詹言下〉:「王彥泓《疑雨集》編年,閱二十有八則。少壯迄老,舍裙裾脂黛,不更措手。……予題曰:『韶華有榮落,而吐穎長春;境遇有菀枯,而散津皆綺。不惟才情富溢,抑由志力強忍矣。』……其用事咸有來處,嘗為之注。終覺其纖褻悖詩教,棄之。」】【《養一齋詩話》痛斥彥泓「為妖中之妖,玷污風雅,竹垞稱之,誤後學。」《思益堂日札》卷六謂「窗下有時思夢笑」一聯「不過寫一憨慵女子情態,此是四農從淫蕩處著想。」】
【卷一〈催粧詩〉:「說嫁心驚盡日痴,尊前玉筯鎮雙垂。不知夫婿尤憐惜,却憶嬌嗔阿母時。」】
「機邊手爪歡何似,鏡裏頭顱歎不禁。」〈入吳訪賀無因〉
【卷一〈無題〉:「幾層芳樹幾層樓,只隔歡娛不隔愁。」】
【〈盈盈〉:「只恐風飄去,還疑日炙銷。」】
【〈無題〉:「閒來花下偏相絮,昨製無題事有無。」】
「駿價有誰沽死骨,鯨波無分活枯鱗。」〈感懷雜詠〉第二首
「見說人歸歸雁後,那堪淚落落花前。」〈寄懷弢仲秣陵〉第一首
「近來本是梳頭少,約髻紅絲宛未殷誤作蔫字解。」〈雜記〉第二首
「羅衾寬甚渾無暖,枉殺香篝夕夕薰。」〈愁遣〉第一首
「進酒難如斷酒難,幾番溫却又重寒。」〈愁遣〉第四首
「平生未學衛夫人,此日題封一字新。想得雙文初弄筆,似濃如淡不曾勻。」〈丁卯春夏余離居芙蓉湖外觸緒縈思每物成詠〉第十二首
「擎來始信雲非夢,抱定還疑玉是烟。」〈紀事〉【《日札》七五六則。】
〈寒詞〉:「從來國色玉光寒,晝視常疑月下看。況復此宵兼雪月,白衣裳凭赤闌干。一」
「憐香留故枕,祝夢掩空齋。」〈友人招集不赴〉
卷二〈新歲竹枝詞〉:「閑行坊曲看春聯,暗露嬋娟屈戍邊。小戶豈曾窺邸報,也隨人寫太平年。三」
「可知巷陌蕭條夜,成就歡期事轉多。十二」
〈和孝儀看燈詞〉:「青油車子過斜陽,風颺湘簾出畫裳。曾在石家筵上見,是誰香氣試猜詳。三」
「欲換明粧自忖量,莫教難認暗衣裳。忽然省得鐘情句,不辨花叢却辨香。五」
「暗風相約宋墻東,一寸靈心兩處同。南去北來多邂逅,忽然俱在寺門中。七」
「舊曲蔫來不耐聽。九」
「丹誠默向紫姑陳,可得心期遂此春。陵谷滄桑終日事,不堪長作意中人。十二」
〈又雜題上元竹枝詞〉:「風雨元宵意倍傷,繡牕低拜掃晴娘。若教掃得天邊雨,為掃離人淚兩行。二」
〈婦病憂絕〉:「口味斷來單剩藥,心香酧罷更無財。二」
〈述婦病懷〉【諸絕句太艷】:「瘦質渾成笋一竿,隔衾猶見骨巑岏。平生守禮多謙畏,不受荀郎熨體寒。五」
「隨意梳勻都韻事,不形顰笑總沉幾。」〈無題〉
「萬疊傷心露淺顰,唇朱欲動更逡巡。休論笑眼生花處,一段愁光眤殺人。」〈追憶〉
〈悲遣〉:「青瞳枯澀漸無光,猶自瞢騰覓阿娘【蓋其婦居母家】。苦是舌根閑強後,模糊言句費猜詳。二」【自注皆真朴,不作文飾語。】
「若使一靈還負痛,泉途扶持託何人?三」
「尸堂揭白寫形模,幾遍端相未是他。欲倩畫工追笑靨,可堪連歲泣時多亦吾兒有此語。五」
〈記永訣時語〉:「爺娘茶食福難消,只剩靈筵一椀澆。心性自甘貧薄慣,不煩頻送紙錢燒。三」
「都無長物惟存硯,淨掃閑心只愛香。一」〈吳行舟中漫興〉
「逝者命同風剪燭,憐人心碎雨淋鈴。」〈薄暮獨吟〉
〈箇人〉:「無邊妬眼憎情眼,行過簾前莫轉頭。五」
「闌干一曲無多地,才著思量便渺然。七」
【「承恩有貌非因貌,觴緒無歡衹為歡。八」】
「良期屢被魚箋誤,幽悶難憑鵲語寬。」「相看只有悲愁分,虛被郎呼是所歡。九」
「情悰易被人猜料,只恐矜持愈不同。十」
「玉人風格照秋明。十二」
〈殘粧〉:「殘粧最是難看見,緩住梳頭一細憐自註:第七句原作『殘粧更較嚴粧好』,似為明穩,然鄙意不盡於此,故改今句。」【次回詩用意而不為詞奪,此其證也。】【卷二〈個人之一〉:「喜殺未曾梳洗在,翠鬟鬆壓睡容鮮。」卷四〈即夕口占絕句‧之九〉:「梳洗不妨停一刻,亂頭時節最傾城。」周邦彥〈滿庭花〉:「朱消粉退,絕勝新梳裹。」Cf. 王貞儀《德風亭初集》卷十〈題小蓮女士行樂〉:「亂頭粗服偏相稱,不是殘妝是懶妝。」陳作霖 《可園詩話》4 秦伯虞〈劉園觀荷〉[242]:「名士文成皆老境,美人妝好是殘時。」】
「更簡家書反復看,了無人問客邊寒。去年尚有尫羸婦,裹寄裙襦一兩端[243]。」
〈短別紀言〉:「臨行記得語依依,莫暱盃觴莫睡遲。幸是不曾消費盡,謹持元樣付還伊。七」
〈再賦箇儂〉:「心期舊矣合歡新,蔗尾纔嘗味已珍。膽小易驚還易喜,眉彎宜笑更宜顰。未形猜妬思猶淺,肯露嬌嗔愛始真。作計惱伊嘗試看,自慚終近薄情人。八」
「夢後枕衾攤落月,歸來衣袖糝繁霜。九」
〈無緒〉:「中酒心情頻臥起,釀花天氣亂晴陰。一」
卷三〈夢後聞雨〉:「枕畔花香半解酲,愔愔小雨灑簾旌。自疑身在羅敷院,臥近春蠶嚙葉聲。」
卷三〈席上〉:「風情天付眼眉腰。」
〈閨人禮佛詞〉:「楞嚴初讀面生紅,為寫摩登技忒工。還是國風多蘊藉,房融端不及周公。」
〈即事〉:「婺姊無端住隔河,近來青鳥半傳訛。狂詞撰出風聞遠,艷質行來耳目多。聊以闊疏知鄭重,悔因詳慎得蹉跎。秋清更憶人如畫,可奈愁黏病縛何。八」
「天台再許劉晨到,肯惜千回度石梁。九」
「崖蜜含桃易得嘗,玉人性格費猜量。初逢薄怒偏嬌倩,暫露微顰已諱藏。飛燕風情疑遠近,驚鴻神彩乍陰陽。關心正此堪研賞,似較橫陳味頗長。十」
〈似夢〉:「似夢濃歡復似真,細看原是擲梭人。當初薄怒尤嬌絕,笑倩如花更一嗔。」
〈柬詬逋者〉:「獰鬚健僕遞郵筒,叫喚何如此醉翁。學得無愁天子法,戰書雖急不開封。」
【「黃祖」、「紅兒」[244]。】
〈個人〉:「畫出鴛鴦娛獨自,教成鸚鵡伴無聊。」
〈錯認〉:「情知不負周郎顧,莫問兒身第幾喬。」
〈擬會真〉:「怕聞燈氣息,不受浴沾濡」;「夢回聞至矣,喜極欲仙乎」;「唯聞香湯越,衹恨燭模糊」;「百年從此始,非乞暫時娛。」
〈生辰曲〉:「休說蔗甘分首尾,已知蜜味滿中邊。二」
卷四〈舊事〉:「一回經眼一回妍,數見何須慮不鮮。一」
卷四〈題巾贈別〉:「欲掩啼痕淚轉多。」
【卷四〈勸駕詞〉皆以「等卿來」三字結。】
卷四〈晚示內〉:「磨耗雄心漸已空,十年醇酒婦人中。如今換却看花眼,一事纔堪學臥龍。一」
「所乏惟容語意深,陽朱逆旅獲知音。知卿不費閑膏沐,掩却男兒好德心陽朱事見《南華‧山水篇》。三」
〈無題〉:「殘燭解衣教緩緩,重幃低語囑輕輕。四」
〈左姬閑話〉:「江南花下綠牕明,有个同伊一字名。衹為嬌癡偏泥我,若論風調那如卿。爭差笑靨些些露,相似眉灣略略平。新故兩俱拚不得,去留無計若為情。」【為左氏作詩甚多,蓋京之名妓也。名左大,易順鼎《甲寅詩存》卷上〈侯君疑始所居九條胡同為疑雨集中左阿鎖故居召客徵詩因賦二首〉自注云:「崇禎帝御旨云:『進士介松年削籍,寺僧罰贖,左大饒他。』」按此見卷四〈左卿阿鎖〉第四首:「左女嬌名達至尊,……饒他兩字感皇恩」,自注:「進士介松年惑之,為邏騎發其事。奉旨:『松年著吏部除名遞解回籍,寓僧杖贖,左大饒他。』」】
〈臨行阿鎖欲盡寫前詩凡十一首既而色有未滿曰斯語太文妾不用此可為別製數章取數月來情事縱跡歷歷於心者譜之勿誑勿艷勿譽妾姿藝如一語有犯即罰君一盃予曰固然但每詩成而卿以為可亦引滿賞此何如一笑許諾遂口占為下酒〉【覓語而口角伶俐】:「笑將卮酒互相攙,瞞却當筵石尉嚴。猶自怕人腸未斷,臨行分付與鞋尖應如是否?曰:『是矣!是矣!』引滿一盃。一」
「問郎燈市可曾遊,可買香絲與玉鉤?可有繡簾樓上看,打將瓜子到肩頭?四」
「盤鴉未竟厭人催,推托侯家昨未回。忽報意中人下馬,笑持青綹出簾來問余『綹』字義,余解以唐詩『青縧一綹』,意猶未愜,再解以方言『三綹梳頭』,始鬯然耳。五」
「慣坐肩輿怯繡鞍,棋盤幾步下街難。自誇簪上杭州髻,瞞過巡軍與內官已上五盞皆歡飲無辭,至此首云:『事跡雖真,不關情好,且八寸三頭巾,何煩指念?』余為受罰一大盃。六」
「密訂歡期幾日前,自將金釧治盤筵。心嫌阿母叨叨問,只說郎來是偶然。七」
「幾回席上錯稱呼,女伴知他碧作朱不曉此語,余為解則天〈如意曲〉,因問則天何處姊妹,令人失笑。更送詐傳郎語到,乍令歡喜乍愁吁。九」
「受郎珍惜只儂知,難忘霞侵月滿時。最是將歸猶未忍,阿娘傳語怪來遲聽罷悽然,取酒自斟,而淚已盈盈矣。十」
「來時盡意洗鉛華,自炷爐熏自潑茶。纖手待操青鎖鑰,問郎堪否便當家此二章是其最得意處,不拘原限,連舉數觴?十二」
「酡顏斜睇月生瀾,飲興風騷正未闌。可記鬢邊花落下,半身涼月靠闌干欲罰余二句第四字,余分疏得免,見後二句,顏色忿然,余固無辭於罰,然非誑非譽,不犯初約,彼此各盡一觴?十四」
「嗔怒纔因半語訛,臂彎零亂指痕多。明朝翻向人前諱,不許檀郎卷袖羅為歡笑絕倒。十五」
《疑雨集》[245]:
卷一〈贈端己時湘雲在座〉:「眼媚暗流燈影外,喚聲低徹枕函邊。」○〈贈雲客〉:「險約最歡來意外一作表,沉憂難諱到眉尖。」○〈和于氏諸子秋詞〉:「秋姿較比春姿艷,試看霜楓似杜鵑。四」「却要因循簟未鋪,鸚哥傳道畫堂呼。風光瞥去銷魂在,贏得驚心也勝無。十二」○〈雜記〉:「斂笑防疑意緒諧,背人佯不隱紅鞋。分明簇蝶低鬟畔,認得花紋細股釵。一」「窄闌逢處不擡頭,臉暈猶呈滅燭羞。翻憶未成歡愛日,一番相見一迴眸。八」○〈寒詞〉:「霜晨短景本無多,不奈縈腸此事何。辦得歡前行一遍,回踪已是暮鴉過。三」「弱骨柔肌屬體時,相偎難忍半衾離。若為買得春風到,只有寒宵與意宜。八」「家常愛著白輕綃,纖弱難勝一束條。忽覺眼前顏色換,檀郎生日是明朝。九」○〈閑事雜題〉:「無端屑麝襯鞋池〈南都〉有此,問道携來與阿誰?笑煞冶城遊冶客,平生不見十香詞載《焚椒錄》中,九章皆言體自香。六」
卷二〈病婦〉:「辛苦不曾因病減,形模全覺隔年非。」○〈述婦病懷〉:「文茵龍腦睡來聞,嬾著前春染麝裙。誰識病來顛倒想,愛香人却怕香薰。四」「難憑銀葉鎮心驚,侍女牀前不敢行。無奈藥爐初欲沸,夢中已作殷雷聲。六」○〈箇人〉:「花裏送郎真草草,人前見妾莫依依。鍾情不比閒情樣,踪跡何妨一日稀。十一」○〈可歎〉:「浴態豈宜燃燭看,笑顏寧為裂繒開。」○〈賓于席上徐霞話舊〉:「時世粧梳濃淡改,兒郎情境淺深知。」○〈即事〉:「手爪互憐新舊似,腰肢難辨影形訛。」○〈燈夜記言〉[246]:「不道同心態也同,晚粧俱寫淡眉峯。練帬文襪般般似,更看雙尖一樣紅。三」「燈前狂眼驟開明,頓有同時兩玉人。粲社未須三女並,雲端喚出月娥身。四」「趙家纖瘦阿環肥,長較西施短宓妃。潤玉此人端可念,只慙顛倒沈元機[247]。六」「翠娥真個見郎開,赤鳳誰言為姊來。莫更向儂拋隱語,繡牀群伴易驚猜。七」
卷三〈予懷〉:「何由抵得雙姝價?自歎無才未足奴奴價倍婢,有媿前賢。」○〈即事〉:「良期易誤經營久,密緒難諧忖料頻。三」「輕裙綷䌨近虛廊,未接音詞早接香。暗認巳知卿是姊,笑云姑讓妹為郎。悲歡暇訂歸先後,新舊難分話短長。不用怕羞吹燭滅,月華如雪滿匡牀。四」○〈問答詞阿姚〉:「相逢切莫徑遮闌,眼耳叢中一笑難。要識寸心相喻處,明明如月任郎看。六」「眉梢眼尾自矜嚴,一顧愁君憶倍添。偏是熱腸翻似冷,莫云全為避猜嫌。八」○〈生辰曲〉:「笑說口脂休更贈,十年年減是鶯鶯。一」
卷四〈夢遊〉:「清歡無睡非茶力,羞頰微頳似酒妍。三」「心事自溫顏自冷,始知嬌笑不如顰。五」「羅巾袖口葳蕤鑰,收拾情蹤自戒嚴。九」○〈即夕口占絕句〉:「睡情何處不相關,合度穠纖話等閑。枕上不妨頻轉側,柔腰偏解逐人灣。四」○〈勸駕詞〉:「風波貝錦浪疑猜,一見須將怨臉偎。知有一番攔抵在,淺嗔低罵等卿來。九」○〈戲贈弢仲叔四十初度時丁娘在坐〉:「十樣生香十索篇,裙裾妙悟有詩傳。柔鄉永錫君難老,惑溺纔當不惑年。」○〈奏記粧閣〉:「當初語笑渾閑事,向後思量盡可憐。三」「半刻沉吟曾露齒,一年消受幾迴眸。四」○〈買妾詞〉:「休論士宦與工商,不問身居第幾房。一說語成三日去,別娘容易不思鄉。九」
【于源《鐙窗瑣話》卷三備錄《疑雨集》中不涉風懷之作。陳其年《婦人集》錄次回女王朗〈浣溪紗〉詞(「抱月懷風繞夜堂」)。】
【顧有孝、陸世楷《閒情集》選有明一代艷體詩略備,卷五選次回十五首,殊未盡然。較之其他浮藻套調、徒工雕繪者,惟此人真切而已。《歷代詩餘》120 引賀裳《詞筌》稱次回詞不多作,而善改昔人詞,殊有加毫頰上之致(賀裳《皺水軒詞筌》,見《詞話叢編》)。】
【《長生殿‧倖恩齣》吳人評語引宋人詩云:「新歡入手愁忙裏,往事經心憶夢中。」(不似宋人語,大似次回詩[248]。)】
────────────────
沈下賢〈謪椽江齋記〉[249]:「蕉旗竹篲,分植叢列為箒風篩月之餌。」
────────────────
《蟲鳴漫錄》[250]:
二、論人身乃一〈泰〉卦,故人中在口、鼻之間【趙台鼎《脈望》卷五已有此說,《七修類稿》卷十五駁之】[251]:「蔣矩亭因余所論,添一笑談,謂雙竅單用,單竅雙用。如耳聽、目視、鼻嗅,只有一能。口能言而兼飲食,腎小便而兼生育。惟穀道雖一用,而可作龍陽,亦屬雙用。」
────────────────
《雲莊四六餘話》[252]:
「眾勝天而定勝人,終歸助順;直為親而曲為老,烏可恃強。」
「王韶與時相不協,出知洪州,忿躁不已,謝表云:『為貧而仕,富貴非學者之本心;與時偕行,功業蓋丈夫之餘事。』又云:『聖問有時或差,臣愚未嘗曲徇。』乃出知鄂州。建中初,張文潛謝表用『我來自東』,彭汝霖論來表用『我』字大無禮,引王韶故事,乞竄謫。魯公云:『王乃不遜,「我來」用經語,恐不可罪。』乃止。」
「雖相聞鷄犬,實一葦可航之川;而坐畏簡書,有其人甚遠之歎。」(張文潛)
「兩曾參之或是或非,一王尊而乍賢乍佞。」孫仲益
────────────────
《泊宅編》,方勺[253]:
一:「朱行中〈春詞〉云:『拚一醉,而今樂事他年淚。』」
「韓退之多悲,詩三百六十,言哭泣者三十首。白樂天多樂,詩二千八百,言飲酒者九百首。」
七:「人有所不為,然後可以有為,凡物亦然。《裴氏新書》曰:『虎豹無事,行步若不勝其軀;鷹在眾鳥之間,若睡寐然。蓋積怒而後,全剛生焉。此越人以滅吳之道也。』」
八:「杜牧欲來吳興尋舊約,三上時相書,以弟顗病求醫為辭,乞知湖州。既至,而私願復不諧,後世果可欺邪?」
九:「陳去非謂予曰:『秦少游詩如刻就楮葉,陳無己詩如養成內丹[254]。』又曰:『凡詩人,古有柳子厚,今有陳無己而已。』」
────────────────
《夜航船》,破額山人[255]。
────────────────
《梅磵詩話》,韋居安[256]:
「何尚書異少時登高峰壇,有句曰:『天近風轉清,地高日難晚。』」
中:「放翁〈送仲高兄宮學秩滿赴行在〉詩云: 『兄去遊東閣,才堪直北扉。莫憂持橐晚,姑記乞身歸。 道誼無今古,功名有是非。臨分出苦語東坡語,不敢計從違。』其兄不悅。後放翁入朝,仲高亦用此詩送行,只改『兄』作『弟』字。」
「趙善倫季思〈京口多景樓〉詩『江流千古英雄淚,山掩諸公富貴羞』,或以為劉改之詩,誤。」《吹劍錄》即以為劉改之作。
【「甕算」妄想、「瓶笙」,皆見坡詩,後村作一對。】
────────────────
《金華子雜編》,劉崇遠[257]:
上:「段郎中成式牧廬陵日,常遊山寺。讀一碑文,不識其間兩字,謂賓客曰:『此碑無用於世矣!成式讀之不過周廣業:杜詩云『讀書難字過』,與此義同,更何用乎?』」
「王昭輔話王處士善筮」條謂楊推官「有弟收拾一風聲婦人為歌姬」,周氏案:「裴廷裕《東觀奏記》:『劉異「聲音人」為姬。』」按同卷末則記杜牧之子晦辭好色,「有父風,經常州,郡守李瞻祖席,晦辭忽顧營妓朱娘言別,掩袂大哭。瞻曰:『此風聲婦人,員外如要,但言之』」云云。周氏何不引?【按劉思立〈劾韋萬石奏〉(《全唐文》一五三)又唐昭宗詔諭,皆有「音聲人作樂」語。】
下:「許棠晚年登第,常言於人曰:『往者年漸衰暮,行倦達官門下,身疲且重,上馬極難。自喜一第以來,筋骨輕健,攬轡升降,猶愈於少年時。』則知一名能療身心之疾,真人世孤進之還丹也。」
────────────────
《佩韋齋輯聞》,俞德鄰[258]:
卷二(《佩韋齋文集》卷十八):「退之〈聽潁師琴〉詩,摹寫形容之妙,然末曰:『推手遽止之,濕衣淚滂滂。潁乎爾試能,無以氷炭置我腸。』其不足於潁多矣。〈太學聽琴序〉則曰:『有一儒生,抱琴而來,曆階而升,坐於尊俎之旁。鼓有虞氏之南風,賡之以文王宣父之操。優遊怡愉,廣厚高明。追三代之遺音,想舞雩之詠歎。及暮而退,皆充然若有所得。』何嘗有推手遽止之之意?」
「陶淵明〈止酒詩〉蓋不得已,而欲止於酒。猶『綿蠻黃鳥,止於丘隅』之止,非禁止之止也。『居止城邑,坐止高蔭』云云。東坡和詩未得其意。」
「予於北士家,見二詩,其一〈讀史詩〉云:『襄漢雲屯十萬兵,習池酩酊不曾醒。紛紛誤晉皆渠輩,何獨王家一寧馨?』德祐末,邊將沉溺酒色,兵事多賣降恐後,乃指儒臣以為誤國。此可以閉其口,而奪之氣矣。」
「杜子美〈晚行口號〉云:『遠愧梁江總,還家尚黑頭。』然〈江總還宅詩〉:『紅顏辭鞏洛,白首入轘轅』,未嘗黑頭也。」
「試問夜何如,坐看疎星度河漢;但願人長久,不妨千里共嬋娟。」
「趙葵忠靖謝表云:『雖霍光不學無術,固難免於眾譏;然臯陶所讀何書,敢以是而自解。』」
【卷二(《文集》卷十八):「《四朝聞見錄》謂:「秦檜息兵和戎,民得休息,有『太平翁翁』之號。余觀檜乞粘罕存宗室,此二事,亦有取焉。」】
────────────────
《后山詩註》[259]:
【錢竹汀《恆言錄》卷三:「陳後山詩:『徒弟三千子。』張鑑案:『高誘《呂覽注》:「徒,謂弟子也。」又《華嚴音義》引司馬彪《莊子注》同。』」】【《韵語陽秋》卷二:「客為余言:『後山詩,其要在於點化杜甫語爾,如云云。』余謂乃是讀少陵詩熟,不覺在其筆下,又何足以病公。」卷十一云:「東坡以侍讀為禮部尚書,時正得志之秋,而陳無己寄詩『經國』云云,勸其早休也。洵坡知定州,時事變矣,又為詩勸之曰:『海道無違具一舟』,蓋用坡〈八聲甘州〉『約他年東還海道,願謝公雅志莫相違。』」】【《珊瑚鈎詩話》卷二:「陳無己先生語余曰:『今人愛杜甫詩,一句之內,至竊取數字以髣像之,非善學者[260] 。學詩之要,在乎立格、命意、用字而已。如〈冬日謁元元 皇帝廟〉、〈閬中歌〉立格之妙,〈江漢〉詩、〈縛鷄行〉命意之深,〈贈蔡希魯〉之「身輕一鳥過」、〈徐步〉之「蕊粉上蜂鬚」用字之精。』」】【屢用近人詩句,東坡尤多,如商度隱語,古詩不貫,真拆補手也。律詩牽於對仗,時時杜撰,不如山谷之緻密也。】【〈何郎中出示黃公草書〉第四首:「妙手不為平世用,高懷猶有故人知。」逕用荊公〈哀王逢原〉語,天社未注出。】
「忍著主衣裳,為人作春妍[261]。」
「曲逆老不侯,知人公豈誤[262]。」
「夫婦死同穴,父子貧賤離」;「汝哭猶在耳,我懷人得知[263]。」
「呵手不成溫[264]。」
「誰能留渴待遠井。」〈送杜侍御純陝西轉運〉
「斧斫仍手摩。」〈次韵晁無斁夏雨〉(注:「俗間語。」)
「一代不數人,百年能幾見。」〈送蘇公知杭州〉(此詩亦誤用「放麑」事,蓋承陳子昂〈感遇〉之誤,未見《韓非子》也。天社注、《中山詩話》、《能改齋漫錄》、《雲莊四六餘話》等。)【《韻語陽秋》卷六即言黃、陳沿陳子昂之誤。遺山〈洛陽〉云:「地底中郎待摸金」,初白云:「東坡誤用,先生仍而不改。」】
「人言田家樂,爾苦人得知。」〈田家〉(天社謂:「爾苦,猶言如許苦也。」按「爾苦」不詞,作「爾,汝」解可矣。)
「生世何用早,我已後此翁。」〈觀六一堂圖書〉(注引柳子厚〈答袁饒州論陸先生春秋書〉。)
7【魏了翁《經外雜抄》卷一:「〈送魏衍移沛〉:『子也尚不容,吾代諸公羞。』此司馬遷所謂『羞當世之士』。」】
「每讀吾詩得人意,使不能文已可人[265]。」
「小家厚歛四壁立,拆東補西裳作帶。」〈次韻西湖徙魚〉(天社注謂:「窘於屬和也。」【〈隱者郊居〉亦云:「拆補新詩擬獻酬。」】
「賜墻及肩人得視,公才槃槃一都會。」(天社注:「自言其詩淺近也。下有〈答魏衍〉詩亦云:「我詩淺短子貢墻,眾目俯視無留藏。」)
「至潔而納污,此水真吾師。」〈次韵涉潁〉(注引杜詩「痛飲真吾師」。按此乃用《雲仙雜記》田水聲事。)
「邂逅無人成獨往,慇懃有月與同歸[266]。」
「早投林野違風雨,晚傍塵泥飽送迎。却愧兩街屠販子,卧聽車馬過橋聲[267]。」
「老覺山林可避人,正須麋鹿與同群。却嫌鳥語猶多事,強管陰晴報客聞[268]。」
「人生如此耳,文字已其閏[269]。」
「水淨偏明眼,城荒可當山[270]。」
「吾生能幾日?此地費三年[271]。」【《後山詩話》:「寧拙毋巧,寧朴毋華,寧粗毋弱,寧僻毋俗。」】
【「人言我語勝黃語,扶豎夜燎齊朝光[272]。」王正德《餘師錄》卷四[273]:「秦會之〈示孫〉云:『山谷高吟,交臂老杜,至古文不自謂所長,毎推無已。南豐淵源西漢,無己親炙南豐,射策始西漢,而董相為舉首,平津踵武,擢為第一。無己雖不事舉業,而擬試二篇,論正似董,詞嚴過公孫,乃困於頳尾,不知飽味。每有良朋,況也永歎而已。』」《清波別志》卷下:「秦會之自著文字惟尚簡古,自云效王荊公體(引四六數聯為例)。祐陵復土,被命撰哀册文,首云:『十年生別,萬里喪歸。』語簡意深類此。」】
「登臨興不盡,稚子故須還。」〈登快哉亭〉(天社注:「以稚子候門之故,不盡興而還。」按《瀛奎律髓》說勝此。)
「畫梁初著燕,廢沼已鳴蛙。」〈登燕子樓〉(按〈弔賈秋壑故居〉「敗屋春歸無主燕,空池雨噪在官蛙」本此。)
【紀批蘇詩〈送岑著作〉「我本不違世,而世與我殊」云:「即是后山『老懷吾自異,不是故違人』之意。」】
「勤苦著書如此吏,世間枉是最閑人。」〈絕句〉(按憶宋人筆記引此詩。「此」字作「作」字,其義為長。)
「賸欲登臨強作歡,衣冠未動意先闌。從今泉石非吾事,只借君詩細細看。」〈和黃生出遊〉【春游歸,憊甚。錄此,戚戚於吾心焉。】
「地平宜落日,野曠自多風[274]。」
「卧家還就道,自計豈蒼生。」〈宿合清口〉(近人學宋詩者,皆不肯如此質言。)
「留滯常思動,艱虞却悔來。」〈寒夜〉
「無端一棹歸舟疾,驚起鴛鴦相背飛。」〈絕句〉
【《觀林詩話》:「錢昭度詩:『伯禹無端教鮮食,水中魚盡不知休。』陳無己云:『誰初教鮮食,澤竭未能休[275]。』」】
「還家只有夢,更著曉寒侵。」〈宿齊河〉
「每逢無可語,暫阻即相求。」〈答王立之〉(天社注:「前輩詩:『相見又無事,不來還憶君』。」按《合肥學舍札記》謂張船山客座懸聯云云,不知出此也。)
【《王直方詩話》論后山〈除官〉詩(《苕溪前集》51、《詩總龜前》7)[276]。】
────────────────
《大般涅槃經》,曇無讖譯,慧嚴、慧觀、謝靈運再治【顏魯公〈撫州寶應寺翻經臺記〉(《全唐文》338)】[277]:
【較有詞藻,亦能說理。《楞嚴》比喻,最與此同。】
〈序品第一〉:「(最後供養)其食甘美,有六種味:一苦、二醋、三甘、四辛、五鹹、六淡。」
「是身不堅,猶如蘆葦,伊蘭水沫,芭蕉之樹。是身無常,念念不住,猶如電光,暴水幻燄,亦如畫水,隨畫隨合。」【〈梵行品第二十之一〉:「譬如畫石,其文常在。畫水速滅,勢不久住。」】【〈純陀品第二〉亦有此數喻,字句略異。又云:「有人歎芭蕉樹,以為堅實。」又〈月喻品第十五〉:「水者,喻身受苦,如水上泡。陸者,譬身不堅,如芭蕉樹。」又下〈獅子吼菩薩品〉,又《雜阿含經》卷五、卷一百十、《增益阿含經》卷二十七(九):「如野馬、水上泡、芭蕉樹」、《菩薩本緣經》:「其地有芭蕉樹,舉身戰動。」】
「寧以牛跡,盛大海水。」
「我等所奉,微末供具[278]。如有人以一掬水,投於大海,然一小燈,助百千日。春夏之月,眾花茂盛,有持一花,益於眾花。」(法顯譯《大般泥洹經》節去此數句。)
〈四相品第七之一〉:「如人啖蒜,臭穢可惡。餘人見之,聞臭捨去。設遠見者,猶不欲視,況當近之。諸食肉者,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聞其肉氣,悉皆恐怖。」
「壞衣、斬首、破瓶、滅火,涅槃亦如是。」
〈邪正品第九〉:「防護自身,如龜藏六。」【《雜阿含經》卷二十二(六〇〇):「如龜善方便,以殼自藏六」;卷四十三(一一六七):「野干欲食龜,龜即藏六。野干守伺,龜終不出頭足,野干飢乏而去[279]。波旬伺人,如野干伺龜。」】【又〈迦葉菩薩品二十四之三〉:「猶如神龜,善藏五故。」】
〈月喻品第十五〉:「譬如有人,見月不現,皆言月没,而作没想。而此月性,實無没也,轉現他方,彼處眾生,復謂月出。而此月性,實無出也。以須彌山障故。」
「如阿修羅王,以手遮月,世人咸謂月蝕。是月團圓,無有虧損,但以手障,故使不現。」
〈菩薩品第十六〉:「如蚊蚋水,不能令此大地潤洽。其女人者,淫欲難滿,亦復如是。假使男子數如恒沙,與一女人共為欲事,亦復不足。如春花開敷,羣蜂唼取,色香細味,不知厭足。女人欲男,亦復如是,不知厭足。」
〈聖行品第十九〉:「如人帶持浮囊,欲渡大海。爾時海中,有一羅剎,即從此人,乞索浮囊。其人答言:雖微塵許,不能相與。菩薩護持禁戒,亦復如是。」
「幼稚童子,為飢所迫,見人糞中,有菴羅果,即便取之。」
「如池水,蓮花滿中,開敷鮮榮,甚可愛樂。值天降雹,悉皆破壞。老亦如是,悉能破壞盛壯好色。如國王有一智臣,善知兵法。有敵國王,拒逆不順,王遣此臣,往討伐之。老亦如是,擒獲壯色,將付死王。如大富家,有賊刼奪。盛年好色,常為老賊之所刼奪。如陸地龜,心常念水,衰老乾枯,常念壯時五欲之樂[280]。如甘蔗既被壓,已滓無復味。」
「譬如真金,三種試已,乃知其真,謂燒、打、磨。」
〈梵行品第二十之二〉:「如人遥見,籬間牛角,便言見牛,雖不見牛,亦非虚妄[281]。如見女人懷妊,便言見欲,雖不見欲,亦非虚妄。」
〈高貴德王菩薩品第二十二之四〉:「諸佛演說無定果相:譬如刀中,照人面象,豎則見長,橫則見廣。」【〈獅子吼品之二〉亦有此喻。】
〈師子吼菩薩品第二十三之二〉:「有獵師追逐一鴿,是鴿惶怖,至舍利弗影,猶故戰慄,如芭蕉樹。至我影中,身心安隱,恐怖得除。」【又〈之六〉:「芭蕉樹因雷增長。」】
「師子吼言:一切眾生,無佛性者,云何說言,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佛言:過去名有,譬如種橘,芽生子滅,芽亦甘甜。未來名有,種植胡麻,今尚無油。」【《說無垢稱經‧菩提分品第八》[282]:「一切偽身種性,即是如來種性。如植種,置於空中,終不生長。要植卑濕糞壤之地,乃得生長。」】
〈之三〉:「順喻」、「逆喻」等即《翻譯名義集》所引。
〈迦葉菩薩品第二十四之一〉:「譬如有人,没圊厠中,唯有一髮毛頭未没。雖復一髮毛頭未没,而一毛頭不能勝身。」
「眾生者,即是佛性。若離眾生,即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如盲說象,雖不得象,然不離象。」
〈憍陳如品第二十五之一〉:「世間四種,名之為無:一者,未出之法,如瓶未出泥時;二者,已滅之法,如瓶已壞;三者,異相互無,如牛中無馬,馬中無牛;四者,畢竟無,如龜毛兔角。」
────────────────
《松烟小錄》,汪瑔[283]:
「雄說曰鈴,括談以筆。了不異人,聊云遣日。」
一:「楊慎《丹鉛錄》說『周有八士』,紀文達稱其精確,實則《雙槐歲鈔》已有此說矣。」
「曾文清《茶山集‧雨夜詩》『一雨遂通夕,安眠失百憂』云云,亦見《劍南集》十一,放翁在福建時作[284]。茶山未至蜀,詩中有『依然錦城夢』,明是放翁之作。又集中〈秋雨排悶〉五言長律,亦見放翁集。」
「《史記‧大宛列傳》:『張騫以郎應募,使月氏,經匈奴,單于留之十餘歲,與妻,有子。』蓋與蘇武事相類。」
「杜詩『江平不肯流』、『秋天不肯明』用『不肯』字,似從陶公『鄰鷄不肯鳴』一語化出[285]。」
二:「張船山〈可中亭〉一詩,艷傳人口。然第一語云:『秋菊春蘭不是萍』,末三字趁韵。《靈芬館詩話》所載,乃未合并三字也。餘字亦偶有出入。此詩本事,見《鑑止水齋詩》注及《兩般秋雨厂隨筆》。」
【攷《三字經》作者。】
「予幼時讀〈孔雀東南飛〉詩,意以廬江小吏死殉蘭英,自是千秋情種。然其母尚在,責以大義,當復何詞?後見吳巢松慈鶴〈小吏港謠〉,有云:『丈夫死情女死貞,可憐阿母誰寒溫叶?小姑豈能守風燭,君倘不死妾瞑目。』」
【「今官員換帖,著之禁令。然嘗聞有兩令相遇,詢姓名、籍貫畢,彼此瞿然,曰:『昔從宦於某所,不嘗換帖耶?何妄之耶?』」】
「桂未谷《隸品》云:『王覺斯如壯夫挽強,徒以力矜,不必中的。林吉人如茆山道士,辛苦求仙,恨無金丹換骨。顧南康如骨董主人,遇物能名,未免英雄欺人。』」【「陳子文如田舍翁說古事,往往附會。金壽門如孔雀見人著新衣,輒顧其尾。」】
「《史記‧樂毅傳》:『燕王遺樂閒書曰:「室有語,不相盡,以告鄰里。」』按謂親者語不相盡,而以告疏者乎。《正義》說誤。」
三:「今世有『一人拌命,萬夫莫當』之語。按《吳越春秋‧勾踐伐吳外傳》載越人之歌曰:『一士拌死兮,而當百夫[286]。』」
「歐公譔〈蘇明允墓志〉、王闢之《澠水燕談錄》載明允二十七始發憤讀書,而明允〈上歐陽內翰書〉言:『二十五始知讀書。』」
「《丹鉛總錄》引《抱朴子》謂魏武帝『乃心欲用乎諸葛孔明』,謂史不載。按《抱朴子‧逸民篇》但云:『乃心欲用乎孔明』,蓋潁川胡昭字也。魏武禮辟事,見《魏志‧管甯傳。》」
「庾子山〈春賦〉云:『三月曲水向河津,日晚河邊多解神。』倪氏注未及。按《漢書‧郊祀志》:『古天子常以春解祠祠黃帝。』《南史‧王敬則傳》:『殺十牛解神。』庾文用事,往往牽合假借。《漢書》唐山夫人〈安世房中歌〉,『桂華』自為篇名,『馮馮翼翼,承天之則』二句,自為下章首句,而子山〈黃帝雲門舞歌〉乃云:『淸夜桂馮馮。』《莊子‧秋水》、〈至樂〉兩篇文不相屬,而〈華林園馬射賦〉云:『至樂則賢乎秋水。』〈哀江南賦‧序〉云:『袁安之每念王室,自然流涕。昔桓君山之志事』云云,本自不誤,而駱賓王〈為徐敬業作檄〉乃云:『袁君山之流涕』,則誤記庾文矣。」
四:「《魏叔子日錄》云:『料事者先料人,能料愚者不能料智,能料智者不能料愚。《三國演義》孔明空城計,可退司馬。若遇今日山賊,直入城門,捉將孔明去矣。』按裴松之已駁此。《通鑑》記元嘉中蕭承之守濟南,乃相類。」
「邵子詩云:『自從三度絕韋編,不讀書來十二年。俯仰之間無所愧,任人謗道是神仙[287]。』陸放翁〈寄題朱子武夷精舍〉詩云:『先生結屋綠巖邊,讀易懸知屢絕編。不用采芝驚世俗,恐人謗道是神仙。』取邵子詩意而反之。」
【「胡穉威〈送萬光泰〉詩云:『千年有人傳,此地與君別』,自命千古。」】
【「『山兄』見王季友及貫休詩,住山隱者之尊稱。」】
────────────────
《通甫詩存》[288]:
【顧視清高,氣度卓岸,每有化堆垜為烟雲之致。孫鼎臣《蒼莨初集》卷九〈感舊絕句‧之十一〉云:「四農死後魯通甫,感激能為杜甫詩。」】
「鸚綠猩紅到眼明,草橋風物可憐生。寒燈臥聽蕭蕭竹,猶作新荷驟雨聲。」
────────────────
《嘯亭雜錄》[289]:
【作者禮親王昭槤事,見《骨董瑣記》三[290]。書中屢言狎優事,亦可與《瑣記》參觀。】
二[291]:「劉藥村大槐,海峯先生之弟也。館於明太傅第,課子弟甚嚴。性迂闊,初不知人間有分桃斷袖事者。聞之,以為人倫大變,作檄以討之。又性惡女尼,每於市衢間遇之,必歸蒙紅綾被,臥竟日,以為厭勝。」
「海峯舉博學鴻詞科,張文和惡其才,因曰:『此吾鄉之浮蕩者。』因易以劉文定公。」
【卷六〈癸酉之變〉記皇次子鳥鎗殺二賊事,一語而已。蓋作書時,道光未登極,故不鋪張也。」】
九:「蔣戟門賜棨侍郎頗好聲色,以為婦女頎而長者,其交始久。故預製墨線,合其度者,方為收用,時謂之『線量美人』云。」
「馬太傅齊延西賓課子弟學,其師不時至,太傅告僚屬曰:『所雇先生,終不愜人意,他日當買一先生,定當差勝此也。』」
呼「老頭子」為何義門與康熙事。
《續錄》二:「自金聖歎好批小說,以為文法畢具,逼肖龍門,至士夫家几上,無不陳《水滸》、《金瓶梅》以為把玩。余以小說初無一佳者,桃花山既為魯達由代郡之汴京路,何以三山聚義時,反在青州?北京之汴,不過數程,楊志奚急行數十日尚未至,又紆至山東鄆城,何也?一百八人原難鋪排,然亦必各見圭角,乃如盧俊義、關勝輩,皆草率成章處。馬麟、蔣敬等四、五人層見疊出,初不能辨其眉目。太史公之筆,固如是乎?至三打祝家莊後,文字益加卑鄙。」
「簡齋、甌北皆不長考據。《隨園隨筆》載宋太宗高梁之敗,中遼人弩箭以崩。雖本《默記》,然太宗自幽州敗歸後二十餘年始崩,弩箭之毒,焉能若是之久?《簷曝雜記》以湯若望、南懷仁至乾隆中猶存,其言直同囈語。」
【顧宗泰之熱中背德。】
三:「王西莊未第時,嘗館富室,每入宅時,必雙手作摟物狀。人問之,曰:『欲將其財旺氣摟入己懷也。』及仕宦後,多所乾沒,自云:『貪鄙不過一時之嘲,學問乃千古之業。百年後,口碑已沒,而著作常存。』」
「余嘗謂法時帆云:『讀《新唐書》及《朱笥河集》,如人害噎膈症,實難舒暢也。』」
【斥《夜談隨錄》。】
「《國朝別裁集》中,閨秀畢著〈紀事詩〉,乃崇德癸未饒餘親王伐明,自薊州入邊,其父戰死,故詩有『薊邱』語,非死流寇也。屬詞憤激,歸愚失檢選入,而內廷諸公仍其紕繆。此與商輅《續綱目》滁州之戰,書明太祖為賊兵同一笑柄。又黃子雲詩以舒穆祿少宰阿爾稗為元人。蓋野鴻未登朝籍,故有錯誤,而詞臣輩亦沿其失。」
────────────────
《齊東野語》[292]:
一:「劉貢父〈詠史〉詩云:『自古邊功緣底事?多因嬖倖欲封侯。不如直與黃金印,惜取沙場萬髑髏』,出於溫公論李廣利。胡明仲〈論留侯〉,出於荊公『漢業存亡俯仰中,留侯於此每從容。』劉潛父夫詩云:『無因喚取談兵者,來此橋邊聽哭聲』,本坡翁〈諫用兵疏〉等等。」
【三為韓。】
七:「吳江三髙亭,議者以鴟夷子皮為吳大仇,法不當祀。前輩有詩云:『可笑吳癡忘越憾,却誇范蠡作三髙』,又云:『千年家國無窮恨,只合江邉祀子胥。』子皮去國之遺言,有人臣所不忍。司馬公修《通鑑》,而不取屈原〈離騷〉之事,正此意也。」
【《有不為齋隨筆‧乙》云:「《野語》卷八有『詩詞祖述』一條,言孝宗痛追惜魏勝云云,放翁〈贈劉改之〉云云,劉潛夫〈沁園春〉云云。按三處皆各自用〈李廣傳〉,乃以為遞相祖用,一何可笑!」
【八:「臨安丐者,暮夜號呼於衢路曰:『吾今夕所欠〔房錢〕十幾文耳!』有憐之者,如數與之曰:『汝可以歸臥矣。』感謝而退,去之數十步外,則其號呼如初焉。」】
────────────────
《揚州夢》,焦東周生[293]:
卷一「愛姬」條:「妓,十奴也。婦人不幸為妾為婢,下而至於妓,極矣。」
「予詩云:『命薄妨朋友,但交俱困窮。』」
【卷一「玉林」條:「吾觀其現輕薄相者二:迴眸一笑,桃花姿也;折腰步,楊柳絲也。現淪落相者一:見人欲語,半茹半吐,作態嬝娜。」】
卷三:「以無心之言、不言之信為觀人法。」
卷三:「老爺之僕曰二爺,二爺之僕曰三爺。僕婦曰一兒,曰大子,或曰二子。賤婢曰大脚、三兒。均以數為等級也。」
【卷三:「歌優并侍,位在諸姬下,不以年齡論,稱妓為姐。」】
【卷三:「煠鱨魚香脆異常,允推佳品。但加以糖醋,便似窮措大甘語媚美人,酸處猶可,甜處令人不耐。」】
【卷四論《西游記》齊天大聖、鹿力大仙。】
【卷四:「鮑聖叔年四十矣,忽愛一優童,百金買之。年十三,取名連環。夜使侍寢,甘言誘之。淫語媟態,日以浸泆。連環聰慧,問鮑何樂此境,鮑甚其詞。……連環年十五,鮑方疲熟眠,連環思鮑語,情不能遏,驟起身擁鮑背試之。堅瘦易入,鮑夢中痛醒,大怒。連環懼,蝟縮嬌聲求饒,……遂不忍加責。明日,鮑愈疲,眠愈熟。連環終思鮑語,恨昨試不暢。……兀驚醒,業已無可如何,又薄呵之。以不能舍連環,因亦不能防連環。久且甚急需連環,但不能舉以告人,止謂我狎頑童云爾。鮑有女,且長,悅連環美,連環逆意承旨,即以鮑昔所以誘之者誘女,女從之。幸連環猶未通男女,女得嫁夫,事不洩。……後連環娶妻,恨當日失女交臂,盡以告妻,妻言不謹,又嘗舉以告所歡云。」Richard Burton, Thousand Nights & A Night, vol. X, “Terminal Essay”, pp. 237-8: “A young Brahman had connection with a soldier comrade of low caste & this had continued till, in an unhappy hour, the Pariah patient ventured to become the agent & was shot by the high-caste paramour.”】
────────────────
閑園鞠農蔡繩格省吾《燕市貨聲》[294]。
────────────────
燕歸來簃主人張江裁次溪《燕市負販瑣記》[295]。
[1]《手稿集‧中文筆記》第二冊 465-629 頁。465 頁下脚註:「原本尺寸:125 × 233mm」。據范旭侖〈錢鍾書著作考異〉,大本(九)為「《少見錄》第二冊(又名『清白士集冊』),三十五年上半年」。
[2]《中文筆記》第二冊 467-77 頁。
[3]「quod non excerperet」原作「non quod non excerperet」。
[4] 手稿此處標以勾號。
[5]「〈坤〉之六五」,參觀卷二《人表攷》二。
[6] 手稿此處標以勾號。
[7] 同上。
[8] 手稿此處密圈。
[9]「七十二子」原脫「二」字。
[10] 手稿此處標以勾號。
[11]「之」字前疑脫「今」字。《瞥記》此節原文:「特以今之所習,謬種流傳,大抵因陋就寡,赴速邀時(二句見《唐書‧薛謙光傳》。」
[12]「叢說」原作「雜說」。
[13]「妓風最盛,宴必有妓,名曰撤羹。……其俗有換心山、落魄橋之諺,言唐人經此,心醉魂銷,忘其為旅人矣。妓所居之地,曰花衛,有狐狸廟,月祀之。」
[14]「況有侍女呈嬋娟,蹙金貼繡如意懸。燕舞掌上驚鴻翩,傾箱胠橐纏頭捐,惟君熟視若無睹,木鷄不動氷蠶寒。」
[15]《中文筆記》第二冊 477-9 頁。
[16]「卷二」原作「卷三」。
[17] 手稿此處標以勾號。
[18]《中文筆記》第二冊 479-82 頁。
[19]「邵裴子說:『棍以象樹,環以象結繩,正似思宗自縊也。』」
[20] 手稿此處標以勾號。
[21] 同上。
[22] 同上。
[23] 同上。
[24]《中文筆記》第二冊 483-91 頁。
[25] 手稿此處標以勾號。
[26]「有人辱我」原作「有才辱我」。
[27] 手稿此處標以勾號。
[28]「17」原作「15」。
[29]「十九」原作「十二」。
[30]「禍福人者」原作「禍福者人者」。
[31]《中文筆記》第二冊 491 頁眉。
[32]《中文筆記》第二冊 492 頁。
[33] 卷二〈春日雜思‧之一〉。
[34] 卷三〈夢遊仙‧之八〉。
[35] 卷三〈绥江除夜〉。
[36] 卷四〈賃居〉。
[37] 卷四〈無題八首和徐懶雲‧之一〉:「鴛鴦待闕述芳牒,烏鵲填橋失報章。」
[38]〈無題八首和徐懶雲‧之七〉。
[39] 卷五〈喜晤游心水作‧之三〉。
[40] 卷六〈偶作‧之一〉。「香臺」原作「香城」。
[41]《中文筆記》第二冊 492-5 頁。
[42] 卷九〈小坐〉。
[43] 卷二十一。
[44] 卷二十八〈夜夜〉。
[45]「喊冤」原作「叫冤」。
[46]「第二首」原作「第二婚」。
[47]《中文筆記》第二冊 495-7 頁。
[48]《中文筆記》第二冊 497-8 頁。
[49]「弗人」原作「勿人」。
[50]《中文筆記》第二冊 498-501 頁。
[51]《近世人物志》作「光,二,一一,一六」,手稿改為「光二、5、23」,《湘綺樓日記》原作「光緒四年正月二十三日」。
[52]《近世人物志》作「光,九,五,一二」,《湘綺樓日記》原作「光緒九年九月二十日」。
[53]《近世人物志》作「同,八,三,六」,《湘綺樓日記》原作「同治八年正月初六日」。
[54]《近世人物志》作「光,一八,正,十六」,《湘綺樓日記》原作「光緒十八年十一月廿八日」。
[55]《近世人物志》作「乙卯,正,廿」,《湘綺樓日記》原作「乙卯年九月廿五日」。
[56]《近世人物志》作「同,九,十,十五」,見左宗棠條。
[57]《近世人物志》作「光,八,七,二四」,見左宗棠條。
[58]《近世人物志》作「光,十,八,十一」,見左宗棠條。
[59]《近世人物志》作「光,一一,二,五」,見吳大澂條。
[60] 見黃彭年子國瑾條。
[61]「包周身之防」原作「防周身之防」。《近世人物志》作「光,一五,八,一二」,《湘綺樓日記》原作「光緒十五年九月五日」,見俞樾條。
[62] 見曾紀澤條。
[63] 見蒯光典條。
[64]《近世人物志》作「光,二四,四,一三」,《湘綺樓日記》原作「光緒十五年九月五日」,見黃遵憲條。
[65]《近世人物志》作「同,十,十,一三」,見王闓運條。
[66]《近世人物志》作「甲寅,十,一六」,見廉泉條。
[67]《中文筆記》第二冊 501 頁。
[68]《中文筆記》第二冊 501 頁。
[69]〈和黄秋三衢舟中韵〉。
[70]〈餞尹權宰春嶼‧之二〉。
[71]《中文筆記》第二冊 502-8 頁。
[72]《中文筆記》第二冊 504、503 頁。
[73]〈寄題頴上賈歸治惟敬所寓詠軒‧跋〉。
[74]「國朝人詩評」原作「國朝詩評」。
[75]《中文筆記》第二冊 504-5 頁。
[76]《中文筆記》第二冊 505-7 頁。
[77]《中文筆記》第二冊 507-11 頁。
[78]「觀」條。
[79]「于於」條。「浮于海」原作「浮於海」。
[80]「有亂十人」條。
[81]「壼」條。
[82]「朽與香對」條。
[83]「攻乎異端」條。
[84]「忠恕」條。
[85]「票姚」條。
[86]「荷」條。
[87]「馨」條。
[88]「吳楚通稱」條。
[89]「明道先生」條。
[90]「蘇門四學士」條。
[91] 手稿此處標線與卷六「漢時吳、楚異名」一條相連。
[92]「江南」條。
[93]「山東」條。
[94]「河間傳」條。
[95]「沈圭說」條。
[96]「夫差」條。
[97]「非三公而稱公」條。
[98]《中文筆記》第二冊 511-2 頁。
[99]《外集》卷三〈試體詩‧疑是地土霜得霜字〉。
[100]《中文筆記》第二冊 513-4 頁。
[101]「所書屏聯」原作「所言屏聯」。
[102]「宗畸」原作「宗侔」。
[103]《中文筆記》第二冊 515 頁眉。陳繼儒《巖棲幽事》。
[104] 出處待考。然二事皆陸樹聲《清暑筆談》自敘,無干董其昌。
[105]《中文筆記》第二冊 515-6 頁。
[106]《中文筆記》第二冊 516-7 頁。
[107]「集句」原作「集唐」。
[108]「二八佳人七九郎,蕭蕭白髮對紅粧。杖藜扶入銷金帳,一樹梨花壓海棠。」
[109]「行賢」原作「時行」。
[110]「耆壽民」原脫「民」字。
[111]《中文筆記》第二冊 518-22 頁。
[112] 劉禹錫〈楊柳枝〉:「春江一曲柳千條,二十年前舊板橋。」
[113] 李世忠當是苗沛霖之誤。
[114]《中文筆記》第二冊 522-3 頁。
[115]「條」原作「朝」。
[116]《中文筆記》第二冊 523-4 頁。
[117] 手稿此處密圈。
[118]「侍」原作「待」。
[119]《中文筆記》第二冊 514-5 頁書眉、頁邊。目錄未標。
[120]《中文筆記》第二冊 524-5 頁。
[121]《中文筆記》第二冊 525 頁。
[122]「起」原作「破」。
[123]《中文筆記》第二冊 525-9 頁。
[124] 手稿此處標以勾號。
[125]《中文筆記》第二冊 529-53 頁。
[126]「神含神霧」原作「𠃞含神霧」。
[127]「庵酒店」原作「庵店」。
[128] 手稿此處標以勾號。
[129]「燒琴煮鶴」原作「煮鶴焚琴」。
[130] 手稿此處標以勾號。
[131]「蚊蠅」原作「蒼蠅」。
[132] 手稿此處標以勾號。
[133] 同上。
[134]「宋楊囦道」原作「宋道」。
[135]「L’Île」原作「L’Ile」。Frederick Locker-Lampson, Patchwork, p. 141: “We judge of music by the eye & painting by the ear.” Anatole France, L’Île des Pingouins, Préface, xiii: “Pour suppléer au défaut de ses yeux, son nez allongé, mobile, doué d’un tact exquis, explorait le monde sensible. Par cet organe, Fulgence Tapir se mettait en contact avec l’art et la beauté. On observe qu’en France, le plus souvent, les critiques musicaux sont sourds et les critiques d’art sont aveugles.”
[136]「雲仙雜記」原作「雲谷雜記」。
[137]「復」原作「之」,「攷」原作「放」,「真兒癡」原作「兒真癡」。
[138] 原文「見」字後衍一「卷」字。
[139]「迂齋」原作「廷齋」。
[140] 卷四十九魯紓《南遊記舊》。
[141] 卷七十二。
[142] 卷七十六。
[143] 卷七十九。
[144] 卷八十四魏了翁《師友雅言》。
[145] 卷八十一。
[146]《中文筆記》第二冊 553 頁。此數條皆關《文選》,錄自高步瀛《文選李註義疏‧文選序》。
[147]《中文筆記》第二冊 552-7 頁。
[148]「或中間為窗隙所束」原作「或中間或窗隙所束」。
[149]「郭進指諸工」原作「郭進進諸工」。
[150]「亘次公」原脫「次公」二字。
[151]「卷十四」原作「卷十二」。
[152] 手稿此處密圈。
[153]「見其」原作「見見」。
[154]《中文筆記》第二冊 557 頁。
[155]〈次照晦巖韵〉:「指頭有月娑羅冷,舌上懸河海水乾。」
[156]《中文筆記》第二冊 558-9 頁。
[157]「不然不靈」原作「不靈不然」。
[158]《中文筆記》第二冊 559-61 頁。
[159]〈哭華姜一百首‧之一百〉。
[160]「澳門」原作「澳行」。
[161] 第一首「杜陵雖有虛名好,溝壑何曾一救來。」自注。
[162]《中文筆記》第二冊 561-4 頁。
[163] 手稿此處標以雙圈。
[164] 同上。
[165]「請擊」原脫「擊」字。
[166]《中文筆記》第二冊 564-7 頁。
[167] 即 629 頁。
[168] 手稿此處標「○○○○△△」。
[169] Spontaneous generation (Kant).
[170] 手稿此處標「○○○△△」。
[171] 手稿此處雙圈,復標以勾號。
[172]「卷二」原作「卷一」。
[173] 手稿此處密圈。
[174]《續集》卷四〈貶誤〉。
[175] 以下見 629 頁。
[176]《中文筆記》第二冊 567-8 頁。
[177] 卷一《雲留舊草‧蘇門六子詩‧王芑孫鐵夫》。
[178] 卷一《雲留舊草‧自題東吳菰蘆中像》。
[179] 卷四《江湖集下》。
[180] 卷四《江湖集下‧寄惕甫》。
[181] 卷五《玉堂集‧江亭雅集圖和伊秋曹墨卿韻‧之二》。
[182] 卷七《湘中吟‧蘭生曲‧之五》。
[183]〈蘭生曲‧之七〉。
[184]〈到家六疊前韻〉。「晚香樓」原作「晚學樓」。
[185]〈感春四首‧之二〉。
[186]〈和李長吉惱公詩五十韵〉。
[187]〈微波榭〉。
[188]《中文筆記》第二冊 568-70 頁。
[189]〈和嚴味村先生七十自壽次原韵〉。
[190]〈虎邱〉「絕似范寬垂老筆,模糊樹石見無多」二句自註。
[191]〈田守廬先生居湖上〉。
[192]〈默坐〉。
[193]《中文筆記》第二冊 570 頁眉。〈吳補之學士與青如同日乞假仍次前韵志別〉。
[194]《中文筆記》第二冊 570-1 頁。「汪曰楨」原作「汪國楨」。
[195]《中文筆記》第二冊 571- 頁。「汪曰楨」原作「汪國楨」。
[196]〈題馬文毅公彙草辨疑〉。
[197]「孫」原作「姪孫」。
[198]《中文筆記》第二冊 574 頁。
[199] 同上。
[200]「卷五」原作「卷四」。
[201]《中文筆記》第二冊 574-5 頁。
[202]《中文筆記》第二冊 575-6 頁。「孝宗」原作「世宗」。
[203]「卷八」原作「卷四」。
[204]《中文筆記》第二冊 576-7 頁。
[205]《中文筆記》第二冊 577-8 頁。
[206]〈祭方季肅〉。
[207]〈許由〉。
[208]〈清曉出郊〉。
[209] 手稿此處標以勾號。
[210]《中文筆記》第二冊 579-80 頁。
[211] 見 579-80 頁行間、下脚。
[212] 重見於 580 頁書眉、夾縫,引文較全。
[213]《中文筆記》第二冊 580-1 頁。
[214]《中文筆記》第二冊 581-2 頁。
[215]《中文筆記》第二冊 582 頁。
[216]《中文筆記》第二冊 582 頁。
[217]《中文筆記》第二冊 583-4 頁。
[218] 手稿此處雙圈。
[219]《中文筆記》第二冊 584 頁頁邊。
[220] 張可久〈沉醉東風‧九月十日見桃花〉。
[221]《中文筆記》第二冊 585-7 頁。
[222]《中文筆記》第二冊 588-9 頁。
[223] 康熙九年八月程先貞〈贈顧徵君亭林序〉。
[224]《中文筆記》第二冊 589 頁書眉、頁邊。
[225]《中文筆記》第二冊 590 頁。
[226]「酒後」原作「醉後」。〈月夜自韓城至郃陽訪朱縣丞口占〉。
[227]「知名士」原作「知名人」。〈題王秋塍秉燭堂雅集圖〉:「聚來海內知名士,曾是天涯落魄人。」
[228]〈得趙文敏所書曝書二字以署書樓口占二絶句‧之一〉。
[229]《中文筆記》第二冊 590 頁。
[230]〈前樓〉。
[231]〈秋夜不寐〉。
[232]《中文筆記》第二冊 590-1 頁。
[233]《中文筆記》第二冊 591-2 頁。「唐道士」原作「宋道士」。
[234]《中文筆記》第二冊 593-4 頁。
[235]「無為」原作「無得」。
[236] 見本冊 602-7 頁夾縫、頁邊、書眉、下脚。
[237]「情欲」原作「情形」。
[238]「方便門」原脫「門」字。
[239]《中文筆記》第二冊 594 頁。
[240]〈童子籠鳥簷間音甚清越戲作一詩〉。
[241]《中文筆記》第二冊 594-603 頁,又大本(九)「末頁」即 627-9 頁,又 606 頁頁邊。
[242]「陳作霖」原作「袁祖光」。
[243]〈客中苦寒作‧之一〉。
[244] 卷三〈感舊〉:「黃祖怒時偏自喜,紅兒癡處絕堪憐。」
[245] 以下見 627-9 頁。
[246]「燈夜」原作「燈下」。
[247]「慙」原作「愁」。
[248] 朱淑真〈元夜〉,「經」原作「驚」。
[249]《中文筆記》第二冊 602 頁眉。
[250]《中文筆記》第二冊 603 頁。
[251]「人之鼻下口上為人中,一向不知何解。以身體論,人中當在胸間;以面孔論,人中當在鼻梁,不應在口、鼻之間。後始恍然:人中以上耳、目、鼻,皆雙竅,乃坤卦也;人中以下口、腎、穀道皆單孔,乃乾卦也。則所謂人中者,自當在此二處之中間矣。」
[252]《中文筆記》第二冊 604 頁。
[253]《中文筆記》第二冊 605 頁。
[254]「養成」原脫「成」字。
[255]《中文筆記》第二冊 606 頁。存題而已。
[256]《中文筆記》第二冊 606 頁。
[257]《中文筆記》第二冊 606-7 頁。
[258]《中文筆記》第二冊 608-9 頁。
[259]《中文筆記》第二冊 609-12 頁。
[260]「以髣像之」原作「之髣像之」。
[261] 卷一〈妾薄命〉。
[262] 卷一〈送外舅郭大夫〉。
[263] 卷一〈別三子〉。
[264] 卷一〈暑雨〉。
[265] 卷三〈送黃生兼寄二謝二首‧之二〉。
[266] 卷三〈東禪〉。
[267] 卷三〈迎新將至漕城暮歸遇雨〉。
[268] 卷三〈即事〉。
[269] 卷四〈寄答王直方〉。
[270] 卷四〈後湖晚坐〉。
[271] 卷四〈離潁〉。
[272] 卷六〈答魏衍黃預勉余作詩〉。
[273]「王正德」原作「王德正」。
[274] 卷十一〈家山晚立〉。
[275] 卷十一〈晚興〉。
[276]「王直方」原作「王真方」。
[277]《中文筆記》第二冊 612-5 頁。
[278] 手稿此處密圈。
[279]「野干守伺」原作「野蟲守伺」。
[280]「衰老乾枯」原作「衰壯乾苦」。
[281]「籬間」原作「籬見」。
[282]「菩提分品」原作「菩薩分品」。
[283]《中文筆記》第二冊 616-20 頁。
[284] 手稿此處雙圈。
[285] 手稿此處雙圈。
[286]「兮」原作「矣」。
[287] 手稿此處密圈。
[288]《中文筆記》第二冊 620 頁。
[289]《中文筆記》第二冊 620-4 頁。
[290]「王」原作「生」。
[291]「二」原作「一」。
[292]《中文筆記》第二冊 624-5 頁。
[293]《中文筆記》第二冊 625-6 頁。
[294]《中文筆記》第二冊 625 頁。有題而無摘記。
[295] 同上。
請問,哪裡找得到范旭侖的「錢鍾書著作考異」?我對中文筆記的年表感興趣。非常感謝您的幫助!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