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5日 星期一

《容安館札記》386~390則

康熙三十三年長洲顧氏秀野草堂刊《元詩選》



三百八十六[1]



            晏殊《元獻遺文》一卷胡亦堂輯、《補編》三卷勞格輯(按即本《讀書雜識》卷十二所經目)、《增輯》一卷李之鼎輯。同叔七言近體溫麗秀潤,情景相生,直追韋莊、韓偓。應制之作,却嫌塗澤落小樣。但存什無幾,而語意多複,亦是一眚。《青箱雜記》卷五云:「公風骨清羸,不喜肉食,尤嫌肥羶,每讀韋應物詩,愛之曰:『全沒些兒脂膩氣。』集梁《文選》以後迄於唐,別為《集選》五卷,而詩之選尤精,凡格調猥俗而脂膩者,皆不載。」《老學庵筆記》卷五:「李虛己侍郎,少從江南先達學作詩,後與曾致堯倡酬。曾謂其詩雖工,恨啞。虛己初未悟,久乃造入。以其法授晏元獻,元獻以授二宋,自是遂不傳。然江西諸人,每謂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要響,亦此意也。」二則皆備參考。【《增廣注釋音辨唐柳先生集》中載元獻評語,如卷二〈愈膏肓疾賦〉云:「膚淺不類柳文」,卷二十〈舜禹之事〉云:「恐是博士韋籌所作。」】【賀黃公《載酒園詩話》卷五謂:「梅、歐、江、謝咸出晏氏之門,然晏自作詩,實崑體是也。」特崑體而能輕靈不堆僿,此矯然足以自異者耳。】【賀方回七律學晏同叔,見三九五則。】【元獻撰文已佚而題目可考者:〈真宗神御殿頌〉、〈游渦賦〉、〈青社州學記〉,皆見《范文正公集》卷四〈謝晏尚書以近著示及〉五排自注,又《尺牘》卷下〈與晏尚書〉。他如《徐騎省集》有晏元獻〈後序〉,《鶴山大全集》卷六十二〈跋晏元獻公帖〉引〈帖〉中語云:「五十年作官苦學,猶自步步事事與人商量」云云,皆勞季言搜輯所未及。】【《能改齋漫錄》卷十二元獻〈與兄手帖〉。】【《避暑錄話》卷上記元獻撰類要事。】【《少室山房筆叢》卷三:「一友人云:嘉靖中籍没分宜有《晏元獻集》一部二十餘帙,鈔本也。……因記里中有〈元人育嬰圖摹本〉載元獻跋語幾七百言,其文甚莊雅,而書法殊有晉、唐風。」】【《事文類聚前集》二十九〈朝謁〉門〈初秋寓直〉七律、《新集》卷二〈太傅〉門〈張太傅生日〉七律。】【《老學庵筆記》卷五:「唐韓翃詩『門外碧潭春洗馬,樓前紅燭夜迎人。』(韓翃〈贈李翼〉七絕)晏叔原詞云:『門外綠楊春繫馬,床前紅燭夜呼盧。』氣格乃過本句。」(《能改齋漫錄》亦云,然以韓翃詩為樂府〈水調歌〉。)】【《宋景文筆記》卷上:「晏相國今世之工為詩者也。末年見編集者乃過萬篇,唐人已來所未有。然相國不自貴重其文,凡門下客及官屬解聲韻者,悉與酬唱。」《宋景文集》和晏尚書詩甚多,可考題目。《梅宛陵集》亦然,卷二十四〈以近詩贄尚書晏相公忽有酬贈之什謹依韻〉五律一首并記同叔談藝語,有云:「嘗記論詩語,辭卑名亦淪(公曰:『名不盛者辭亦不高』)。寧從陶令野(公曰:『彭澤多野逸田舍之語』),不取孟郊新(公曰:『郊詩有五言一句全用新字』)。」】【《北江詩話》卷一云:「萬首詩不始放翁,前蜀王仁裕作詩滿萬首,見《蜀檮杌》及《十國春秋》。」(按《蜀檮杌》無此語,見後國補曾慥《類說》卷二十六引,又《舊五代史》卷 128、《新五代史》卷 57。)】【《後村大全集》卷 174:「晏元獻〈書平津侯傳〉云:『主父仲舒容不得,未知賓閣是何人。』」】【《歲時廣記》卷十引晏相〈正月十九日〉詩又云:「星逐綺羅沉晚色,月隨歌舞下層臺。千蹄萬轂無尋處,衹是華胥一夢迴。」】

            《遺文‧庭莎記》:「兹地宛在崇堞,車馬不至,弦匏不設,柔木佳卉,難於豐茂,非是草也,無所宜焉。」

            〈几銘〉:「小飯防饐跬行虞跌。」吾鄉諺云:「走路防跌,吃飯防噎。」

            〈答贊善兄家書〉:「家間僕吏等,直至今,兩日内破一頓猪肉。此持久之術。」

            〈無題〉:「油壁香車不再逢,峽雲無跡任西東。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幾日寂寥傷酒後,一番蕭瑟禁烟中。魚書欲寄何由達,水遠山長處處同。」按〈鵲踏枝〉詞云:「欲寄彩鸞無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又按徐興公《筆精》卷二謂:「『溶溶』,水貌,當改『月』字為『雨』字。」真瞽說也。

            〈浣溪紗〉:「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按《補編》卷二〈假中示判官張寺丞王校勘〉云:「春寒不定斑斑雨,宿醉難禁灩灩杯。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遊梁賦客多風味,莫惜青錢萬選才。」

            〈浣溪紗〉:「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

            〈鵲踏枝〉:「檻菊愁烟蘭泣露。羅幙輕寒,燕子雙飛去。」按〈踏莎行〉云:「細草愁烟,幽花怯露。……時時海燕雙飛去。」

            〈踏莎行〉:「垂楊只解惹春風,何曾繫得行人住。」

            又:「高樓目盡欲黃昏,梧桐葉上蕭蕭雨。」

            〈玉樓春〉:「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按〈踏莎行〉云:「無窮無盡是離愁,天涯地角尋思遍。」

            〈蝶戀花〉:「百尺朱樓閑倚遍」,「斜陽只送平波遠」。按〈踏莎行〉云:「畫閣魂消,高樓目斷,斜陽只送平波遠。」

            《補編》卷二〈弔蘇哥〉:「何日九原芳草綠,大家携酒哭青春。」按本之薛能〈晚春〉:「臥晚不曾拋好夜,情多唯欲哭殘春。」[2]

            〈煮茶〉:「未向人間殺風景,更持醪醑醉花前。」

            〈春陰〉:「風迷戲蝶閒無緒,露裛幽花冷自香。」

            卷三〈七夕〉:「秋河不斷長相望,豈獨人間事可哀。」

            〈金柅園〉:「一曲清歌滿樽酒,人生何處不相逢?」按此仿杜牧之〈送人〉:「明鑑半邊釵一股,此生何處不相逢?」

            《增輯‧晚春》:「小白長紅又滿枝,築毬場外好支頤。春風自是人間客,主管繁華得幾時?」按李氏本《事文類聚前集》卷八轉出此詩,《類聚》明作叔原,不知何以誤為元獻之作也。此詩乃叔原作,《侯鯖錄》、《獨醒雜志》記其本事,班班可考。《能改齋漫錄》卷八并謂:「山谷少時有〈感春〉詩云;『風光不長妍,如客暫時寓。』已道其意。」李氏竟未之見。又《漫錄》卷六(《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二十引作《復齋漫錄》)載元獻〈和宋子京召還學士院〉五律有二首,勞氏《補編》卷二僅輯入前一首,李氏亦未補。【又《後集》卷十七引《東臯雜錄》載元獻有「二十四番花信風」之句。】

            斷句:「樓臺側畔楊花過,簾幕中間燕子飛。」

            「槿戶茅齋雅自便,京華風味入新年。樓台冷落收燈夜,門巷蕭條掃雪天。疾酒不聞花外漏,放朝仍得日高眠。何妨靜習間中趣,欲問林僧結淨緣。」(〈正月十八夜〉)《竹莊詩話》卷十八引《詩事》載全首。

            「已定復搖春水色,似紅如白野棠花。」

            「臘雪半含梅粉白,春風先著柳梢黄。」

            「竹醉人還醉,蠶眠我亦眠。」

            「東陽詩骨瘦,南浦別魂銷。」



三百八十七



               【此則闕如。】

三百八十八



               【此則闕如。】



三百八十九[3]



            顧嗣立《元詩選》。〈凡例〉:「元人用韻,頗有淆譌,而入聲尤甚。或以北方土語混入古音,或以閩越方言謬稱通用。」(此書余十年前曾評識一過,兹偶披尋,不復詳論,取二、三策而已。)【田山薑《古歡堂詩集》七言絕卷三〈讀元人詩各賦絕句十六首〉。張遠《無悶堂詩集》卷五〈寄曹秋岳先生時有選元詩之約〉(五排)蓋在俠君之先,卷十五〈題顧俠君秀野堂圖〉第三首自注:「俠君有《元詩選》。」】

            《甲集》元好問《遺山集‧潁亭》:「春風碧水雙鷗靜,落日青山萬馬來。」顧氏注:「二句又見張希孟〈會波樓〉詩。蹈襲之病,昔人亦不免耶?」按《拜經樓詩話》卷三載:「楊學易《元詩選》以遺山冠首,因題其後云:『古人立身有始終,麥秀歌殘肯再仕。選詩莫作文藝看,是中微具春秋旨。……天公欲使名德昌,早遣先生騎箕尾。生前不作莽大夫,死後應書前進士。誰將詩集冠蒙古?想見九原目猶視。』」

            李俊民《莊靖先生集》。

            劉因《靜修丁亥集》。《靜修文集》卷九〈人情〉:「共說長安如日近,豈知蜀道比天難。」按姚春木《通藝閣詩錄》卷八〈寄麗生南歸〉:「自昔長安居不易,于今蜀道上真難。」《船山詩草》卷二〈乙巳八月出都感事〉云:「亦知蜀道真難上,可奈長安不易居。」《劍南詩稿》卷五〈書懷〉:「敢言日與長安遠,惟恨天如蜀道難。」趙甌北〈哭璞函之訃〉:「空懸望眼長安近,欲返遺骸蜀道難。」《四六叢話》卷十一引《過庭録》載李毅〈代蜀守謝上表〉云:「捫參歷井,都忘蜀道之難;就日望雲,但覺長安之遠。」梁晉竹《兩般秋雨庵詩選臝寄集送韓雪琴同年下第南還》第一首:「舉頭漫説長安近, 插足幾如蜀道難。」

            〈上塚〉:「故國無家仍是客,病軀未老錯呼翁。」

            《靜修遺詩》、《靜修拾遺》。靜修詩風格欲兼邵堯夫與蘇子瞻,其獷直迂腐[4],亦時時學遺山七律。

            方回《桐江集》。按今本《桐江集》衹有文,俠君所錄篇什,見今本《桐江續集》中,悉入元元休官後所作。

            戴表元《剡源文集》。【《青鶴》第三卷第十四期徐沅〈白醉揀話〉考定《剡源集》誤入唐彥謙詩甚詳,共五、七律詩十二首。】卷二十七〈書歎〉第三首:「我有知名友,四海邯鄲壁子昂。遭逢不自閟,頗爲談者惜。談者自不知,斯人寧易得。」

            二十七〈詠蠶〉:「將身甘鼎鑊,與世作衣裳。」

            卷二十九〈夜坐〉:「愁鬢丁年白,寒鐙丙夜青。不眠驚戍鼓,久客厭郵鈴。洶洶城噴海,疎疎屋漏星。十年窮父子,相守慰飄零。」按此乃唐彥謙詩,見《全唐詩》。同卷〈丁亥歲除前二日書〉「索索寒搜客」一律亦見彥謙詩,題作〈歲除〉。

            卷二十九〈游陽明一洞天〉:「初晴鶴點青邊嶂,欲雨龍移黑處潭。」

            卷卅〈己卯歲初葺剡居〉:「窮未賣書留教子,飢寧食粥省求人。」

            卷卅〈秋盡〉:「十年世事同紈扇,一夜交情到楮衾。」

            卷卅〈江村遇九日〉:「身猶是雁飛難泊,時不如潮去解回。」

            卷卅〈調貴白〉:「不須多畏趙盾日,正好深愁宋玉秋。」

            卷卅〈周秀才惠貓〉:「貍兒輕捷豹兒斑,作勢擒生也不難。漸覺形神欲相賀,青奴黃嬭夜平安。」

            余嘗謂南宋已有學盛唐之操調高朗、晚唐之琢詞綿麗,以救江西、江湖、四靈之敝,而拔戟自出一隊者。草窗、剡源、松雪其例也。有元詩乳,實化於南宋舊人。北方土風,雅者如遺山、秋澗,俗者如湛然、藏春皆不如此。

            黃庚《月屋漫稿》。江湖體亦分陰柔、陽剛,仇山村即講骨力警拔者。星甫之作,風韻娟娟,而不免纖,七絕最佳。

            〈海棠〉:「臉暈輕紅酒力微,真妃半醉夜深時。杜鵑叫落花梢月,獨倚東風睡不知。」

            〈春陰芍藥〉:「點滴簷聲溼逕雲,翻階紅藥帶啼痕。可憐花片都零落,雨露雖多不是恩。」按《吳會英才集》卷二方子雲〈春分前三日城南看桃花〉云:「與我一般顏色減,未承雨露但風塵。作書為報飛廉道:如此吹噓不是恩。」同一機杼。《養一齋詩話》卷四稱沈石田〈落花〉警句莫過於「萬物死生寧離土,一場恩怨本同風」(按陳仁錫編《沈石田先生集》七律三〈落花〉三十首無此首,《列朝詩集》丙八載之),可以參觀。石田語又似羅與之《雪坡小稿》卷二〈花下嘆〉之「花落花開翻覆手,君看同此一春風」。唐僧修睦〈落花〉早云:「不能延日,亦是春風。」義山〈代贈〉云:「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則更淒摯微婉。陳霆《渚山堂詞話》卷一稱楊眉庵〈落花詞〉云:「當時開拆賴東風,飄零還是東風妬。」皆本之沈休文〈八詠會圃臨春風〉云:「氛氳桃李花,青柎含素萼。既為風所開,復為風所落。」【宋祁《景文集》卷二十三〈落花〉[5]:「已與吹開復吹謝,無情畢竟是春風。」宋庠《元憲集》卷十四〈再到小園見落花有感〉 :「先落後開應定分,一般遲日一般風。」范成大《石湖詩集》卷五〈晚步西園〉:「料峭輕寒結晚陰,飛花院落怨春深。吹開紅紫還吹落,一種東風兩樣心。」】【《藥地炮莊》卷一〈齊物論〉:「壯夫無恙孱夫病,一樣南風兩樣吹。」】【《西青散記》卷二載殷霞村詩云:「零落芳心休自怨,蕩花原是養花風。」】【《全宋詞》235 高觀國〈蘭陵王春雨〉:「只愁入夜東風惡。怕催教花放,趁將花落。」】【張先《安陸集贈妓兜娘》:「當時自倚青春力,不信東風解誤人。」】【《天真閣集》27〈落花感賦〉:「飛上繡茵成底事,東風只道是吹噓。」】

            〈池荷〉:「紅藕花多映碧闌,秋風纔起易彫殘。池塘一段榮枯事,都被沙鷗冷眼看。」王穀原《丁辛老屋集》(錢籜石定本)卷三〈上巳日重返煙雨樓〉第一首云:「十日不出花又殘,尖風密雨作春寒。暗中似水流年逝,却被垂楊冷眼看。」《國朝詩別裁》卷三十六畢永壬〈殘荷〉云:「纔見抹粧映水紅,旋驚殘葉颭西風。池塘一歲榮枯事,盡在沙鷗冷眼中。」大胆作賊矣。【《板橋詩鈔題盆蘭倚蕙圖》:「春蘭未了夏蘭開,畫裏分明喚阿呆。 閱盡榮枯是盆盎,幾回拔去幾回栽。」】本夏竦《文莊集》卷三十六〈觀藏珠〉:「主公當面無因見,只怕傍人冷眼看。」【Cf. Carmen Sylva: “Die Dummheit drängt sich vor, um gesehen zu werden. Die Klugheit steht zurück, um zu sehen” (E. Puntsch, Zitatenhandbuch, Bd. I, 11. Aufl., S. 593).

            方夔《富山嬾稿》。

            劉因〈清平樂〉:「青天仰面,臥看浮雲卷。蒼狗白雲千萬變,都被幽人窺見。」

            熊鉌《勿軒集》。

            陳深寧《極齋稿》。

            袁易靜《春堂集》。

            尹廷高《玉井樵唱‧山居晚興》:「竹聲欲斷微聞雨,村色初昏遠見燈。」

            《乙集》耶律楚材《湛然居士集》。郭𠐺伽《爨餘叢話》卷三斥其膚淺粗俗,近體詩多以仄誤平。是也。北人本地風光,如是如是。

            劉秉志《藏春集》。雖粗聲大氣,尚勝耶律文正一籌。

            經《陵川集》。王鏐編《陵川文集》。余嘗謂遺山詩杜皮蘇骨,伯常則學遺山得皮毛。遺山肌理本鬆懈,伯常降而粗糙矣。然遺山高腔每成枵響,伯常直抒胸臆,言之雖無文,自是有物。顧氏評〈幽思〉云:「伯常用韻,於入聲任意出入。」竊謂如《陵川文集》卷三〈登昊天寺寶巖塔〉、〈白兆山〉、〈壓雲亭〉、卷十〈手植檜孔子像〉等亦然。不出韻者則趁韻杜撰,如〈原古上元學士〉(《陵川文集》卷二)有云:「中原有奇才,詞賦方鬥飣」,「黃山與黃華,雙鳳高蹭蹬」,「有若閒閒公,光彩璧月恆」,「挈我登龍門,綆我出虎穽」,皆割裂不通。此開宗明義第一篇也,餘仿是。《蛾術編》卷七十八云:「東坡用韻,雜亂無章。隨意約略,隨手填寫。其于聲韻,一無所解。即如開首〈辛丑十一月十九日與子由別〉以六月、十藥、十三職通用,成何紀律?東坡用韻之謬,摘不勝摘。」陵川用韻之任意出入,不特入聲也,雖平聲亦然,七古尤甚,如卷八〈讀麻徵君遺文〉云:「工夫詣理全道技,日薄崦嵫終隱淪。嗚呼一鏡墮渺茫,血食肉漬莓苔昏」;〈蜀亡嘆〉云:「于今底事谷為陵,錦城萬里趨龍庭。當時不與秦塞通,一天自可延千齡」;〈辨磨甘露碑〉云:「盜據中國責金源,吠堯極口無靦顔。作詩為告曹聴翁,且莫獨罪元遺山」;卷九〈讀党承旨集〉(人、宗、年、通、仁、融、唐、容、純、公、文、東、神、籠、生、踪、成、龍、心、同、書、工、知、紅、臺、宮)[6]、〈書蔡正甫集後〉;卷十〈楷木杖笏行〉、〈溫公畫像〉;卷十一〈三峯山行〉。

            卷十一〈青城行〉:「當時築城為郊祀,卻與皇家作東市。天興初年靖康末,國破家亡酷相似。君取他人既如此,今朝亦是尋常事。」按遺山〈癸巳四月二十九日出京〉云:「興亡誰識天公意,留著青城閱古今。」《癸辛雜識別集》上記北客〈詠青城〉詩云:「萬里風霜空綠樹,百年興廢又青城。」皆此意。

            卷十二〈後聽角行〉:「萬緒千端都上心,一寸肝腸能幾截?不如睡着東風惡,拍枕江聲總不聞。」按王荊公〈越人以幕養花游其下〉云:「莫嗟身世渾無事,睡過春風作惡時。」

            卷十二〈恨牆歎〉:「危牆闊峻倒插棘」,「周興鐵瓮熾火逼,置予此中不許出。」

            卷十二〈怨鐍歎〉:「重門重鏁禁不開,伴使送入不復來」,「竇中進食當門回。」按卷十四〈儀真館中暑一百韻〉所謂「只將人桎梏,不用鐵鋃鐺」,〈丁卯新館寒食無花〉所謂「為報監門暫開鎖,少分春色入門來」,〈暮春〉所謂「唯有東風難禁得,隔牆吹過落花來」是也。

            卷十三〈靜香亭〉第二首:「人物風流還似晉,衣冠儒雅尚如唐。」按謂:「燕自兩河之戰,遂非唐有,然而不漸宣政佻靡之化。」趙子昂〈和姚子敬秋懷〉云:「河水南來非禹迹,冀方北去有唐風」,〈聞擣衣〉云:「北來風俗猶存古,南渡衣冠不及前」,亦此意。《洛陽伽藍記》卷二記陳慶之入洛語正同。

            卷十三〈乙巳三月二十六日〉:「雲淡星疎衹見斗,浪平風定不聞江。」

            卷十五〈感興〉(〈儀真館中雜題〉):「鞍馬匆匆改館來,芙蓉開罷海棠開。梁間笑殺新來燕,去了重來尚未回。」

            【「零落風高恣所如,歸期回首是春初。上林天子援弓繳,窮海累臣有帛書。」陵川〈雁書〉本事見《輟耕錄》卷二十。】

            王惲《秋澗集》。仲謀與郝伯常並峙為遺山門下龍象,修詞較雅飭,而鋪張點染,苦乏情意,轉不耐諷詠。〈汴梁清明〉云:「垂鞭醉入宮城去,一片傷心畫不成。」其於師門,真如效顰效瞤,特未知能否學嚏耳。〈過沙溝店〉云:「高柳長塗送客吟,暗驚時序變鳴禽。清風破暑連三日,好雨依時抵萬金。遠嶺抱枝圍野色,行雲隨馬弄輕陰。搖鞭喜入肥城界,桑柘陰濃麥浪深。」可謂學遺山得其皮者。

            程鉅夫《雪樓集》。

            吳澄《草廬集》。

            元淮《金囦吟‧端陽新月》:「遙看一痕月,搯破楚天青。」按《列朝詩集》乾集上建文引鄭曉《遜國記》謂:「賦〈新月〉:『誰將玉指甲,抓破碧天痕。』」葉子奇《草木子餘錄》作「庚申君之子所作」,實見《東維子集》。

            《丙集》趙孟頫《松雪齋集‧罪出》:「在山為遠志,出山為小草。古語已云然,見事苦不早」,「昔為水上鷗,今如籠中鳥」,「愁深無一語,目斷南雲杳。」

            〈即事〉:「庭槐風靜綠陰多,睡起茶餘日影過。自笑老來無復夢,閒看行蟻上南柯。」

            松雪詩《談藝錄》已論之。《七修類稿》卷三十六載趙松雪〈老態〉七律云:「不見集中。」

            袁桷《清容居士集》。詩有典雅而近鄉愿者,袁伯長、虞伯生輩是也。總由詩儉韻短,故詩學雖深,衹可供翁蘇齋、潘養一等瓣香耳。宋人江西、江湖詩每如食物夾生,齒決為難;元虞、范、揭、楊等詩每如食物火候已過,爛熟無味,堆盤滿案,尟下箸處;明人瞎唐體每如食物隔宿,品色無多而羅列方丈,腐氣中人。

            馬祖常《石田集》[7]。北人質野之風,遂盡化而為鄉愿矣。

            〈李陵台〉:「頗聞蘇屬國,海上牧羝羊。」《匏廬詩話》卷中謂漁洋〈豫讓橋〉:「似聞柱厲叔,死報莒敖公」本此。

            貢奎《雲林集》。

            張養浩《雲莊類稿》。雖不免囂率,筆力自健。

            〈山行〉:「花欹知雨力,水皺見風文。」

            〈晚霽〉:「牽牛上籬落,鬥雀下簷楹。」

            〈登泰山〉:「風雲一舉到天關,快意平生有此觀。萬古齊州烟九點,五更滄海日三竿。向來井處方知隘,今後巢居亦覺寬。笑拍洪崖詠新作,滿空笙鶴下高寒。」

            〈田居自和〉:「往事鍥舟求墜劍,虛名影斝悟懸弓。」

            曹伯啟《漢泉漫稾》。

            許有壬《圭塘小稿》、《圭塘欸乃》。

            蒲道源《閑居叢稿》。

            安熙《默菴稿》。

            陳櫟《定宇集》。

            胡炳文《雲峯集》。

            《丁集》虞集《道園學古錄》。

            《學古錄》卷二〈贈楊友直工隸書〉:「畫若錐穿石,垂如雨漏牆。」

            卷三〈送袁伯長扈從上京〉。按此詩一時傳誦,然「天連閣道晨留輦,星散周廬夜屬櫜」一聯填湊板滯。「白馬錦韉來窈窕,紫駝銀瓮出蒲萄」,《思益堂日札》卷六駁之云:「蒲桃出於銀瓮,知為酒也;窈窕之來於錦韉,是為何物乎?」頗中其病。貢師泰〈上都詐馬大燕〉第二首云:「丹鳳銜珠裝騕䮍,玉龍蟠甕注葡萄」,蓋學伯生此聯。

            卷三〈寄趙子敬平章〉:「道旁野樹飛花盡,谿上春雲作雨歸。」

            〈挽文山丞相〉:「子房本為韓仇出,諸葛寧知漢祚移。」顧氏評:「楊鐵崖〈洪武初不赴召〉詩全用此聯,易『移』字為『開』字。」按參觀第三百十八則。

            楊載《仲弘集》:「嘗謂學者曰:詩當取材於漢、魏,而音節則以唐為宗。」按已開明七子議論,不特趙子昂之言七聯為導何、李、王、李先路也。鐵崖〈西湖竹枝詞‧序〉稱「仲弘首變宋季之陋,而范、虞次之」,有以夫。

            〈送邱子正〉:「奔走空皮骨,躋攀不寸分。」

            〈宗陽宮望月〉:「大地山河微有影,九天風露寂無聲。」顧氏評為絕唱。按明以來遂成套語。元人學唐音節,不如明人之似,尚欲選詞命意,未肯純出撏撦,遂有五穀不熟之恨。

            范梈《德機集》。亨父詩骨稍清於楊、虞。

            〈送張鍊師歸武當山〉:「豐隆與飛廉,列缺與辟歷。汝將汝風馳,汝遣汝雷擊。汝雲馮勿漓,汝雨必三尺。」

            〈蒼山感秋〉:「雨止修竹間,流螢夜深至。」按《談藝錄》有考。

            揭傒斯《秋宜集》。元四家中,曼碩最劣。

            黃溍《日損齋集‧客夜偶書》:「歷歷疎螢度眼明,獨搘高枕數殘更。薄遊已倦新彈鋏,舊業猶餘未棄檠。一雨送晴初月色,百蟲專夜故秋聲。情知三十非年少,已覺人間有後生。」參觀第五百九則。

            柳貫《待制集‧自宗正府西移居尚食局後》:「奴輩莫嫌家具少,篋中猶是借來書。」

            歐陽玄《圭齋集》。庸音俗響,惟〈送振先宗丈歸祖庭〉五古力為永叔晚年居潁申辯,并附注本事,可備掌故。《容齋續筆》卷十六頗責歐公無松楸之思也。

            《戌集》薩都剌《雁門集》,雖非高格調,尚有真才情。讀元詩令人悶損,至雁門始覺一噴一醒。余讀薩龍光編注本已有詳評,兹不贅。

            宋無《翠寒集》。頗亦清麗芊綿,余謂有元詩家,與其取學盛唐、矜格律者,不如取學晚唐、弄姿致者,如雁門、子虛是也,子虛修詞尤工細。

            〈次友人春別〉:「波流雲散碧天空,魚雁沉沉信不通。楊柳昏黄晚西月,梨花明白夜東風。秋千庭院人初下,春半園林酒正中。背倚闌干思往事,畫樓魂夢可曾同。」按自晏元獻〈無題〉脫胎,詞巧而意致遜矣。吳景旭《歷代詩話》卷六十五極稱子虛詩。

            〈初夏別業〉:「別墅清深無俗人,蛛絲窗戶網游塵。綠陰鏤日新歡夏,紅雨鏖花故惱春。病去情懷逢酒惡,困來天氣與茶親。壁間烏帽長閒却,肯學陶家戴漉巾。」

            《啽囈集》皆詠古人七絕。

            《鯨背吟》皆詠航海風物,亦七絕,而每首借古人成句作結。

            陳旅安《雅堂集》。

            張翥《蛻菴集》。

            貢師泰《玩齋集遣懷》:「日入柳風息,月上花露多。」按下句人多知之,上句余兩年來門前五柳入夏成蔭,始知其切。

            〈釣臺并序〉:「嚴陵釣臺詩,古今作者甚多。或高其隱,或議其果,二者皆不為無見,余故並存焉。」「百戰關河血未乾,漢家宗社要重安。當時盡著羊裘去,誰向雲臺畫裏看。」參觀第三二一則。「青山如馬復如龍,滄海東來第幾重。不是狂奴輕萬乘,世間誰不受牢籠。」泰甫詩亦稍參晚唐手法,而舉止大方,有筆力,有思致,如〈過仙霞嶺〉五古、〈學圃吟〉挽強用長,而安雅有節,不特非乃翁所及,虞、楊輩亦當退三舍避之。

            迺賢《金臺集》亦濡染晚唐。

            陳樵《鹿皮子集》。顧氏稱其屬對精巧,如《鹿皮子集》卷三〈遠目樓〉:「山遮春欲歸時路,雁入鳬飛不盡天」;《鹿皮子集》卷三〈絶唱軒〉:「詩無獺髓痕猶在,夢有鸞膠斷若何」。余欲補舉《鹿皮子集》卷三〈蛺蝶圖〉一聯云:「人疑落葉有生色,我道飛花上故枝」,純乎晚唐體也。其詩塗澤而未妥貼。

            謝宗可《詠物詩》皆七律,纖而粘,無可取。



三百九十[8]



            李新《跨鼇集》三十卷。元應生平,《四庫提要》考論詳確,足補晁公武《讀書志》之未及。所作文勝於詩,古詩勝近體。其文筆力尚健,而欲求精麗,因於散體中堆垛之詞類詞賦,排比之調類經義,對偶之句類四六,拉雜詰屈,殊為格律氣機之累。詩則出語快而率,使事多而駁。《提要》稱其「開朗俊邁,北宋末一作者」,乃過情之譽也。

            卷一〈癭賦〉自注:「世詩有『妻憐為枕枕,兒戲作胞拋』之句。」

            〈元次山作友丐予乃諺之〉:「只今趨權門,偽不如爾真」,「摩足拂粒鬚,猥辱以爲申。」按此用本朝故事。

            卷四〈送菜徐安叟〉:「分似庚郎而二十七菜。

            卷五〈不寐〉:「燈明將續晝,鼓急欲移更。」

            卷七〈徐安叟郊居〉:「旋補疎籬短短遮,郊居初似厭紛華。鄰燈林腹幾螢小,市路山腰一線斜。衰草綴珠看曉露,暮天飛墨數歸鴉。憐君近歲頭渾白,兩泪臨風數祭拏。」

            卷十七〈移癖亭記〉:「山居而癖山,水居而癖水,近市朝將又有癖。」

            卷二十三〈上許運使書〉:「某少學書,謂古人削柎褁粻,盜寰海之虛名;臨池柿葉,費汗青之餘力。毫童十年,碑下三宿。勤則有之,拙亦甚矣。婉若銀鈎,飄如驚鴻。微濃疎瘦,自我作古。使為之不已,則今日造米元章、李致堯之列。學書不成去學畫,操觚䑛墨,解衣盤礴。十日一水,五日一石。丹青雨露,化洛陽之春;江湖平遠,發瀟湘之興。若為之不已,則今日突過賀真、張顏之右。少也多病,九折成醫,味黄帝之《靈樞》,繹岐伯之《素問》。於是訂浮沉滑濇以分陰陽,迹陰陽以較虛實。琅玕榆葉,指下有自得之狀;張弓操帶,意外無可傳之法。若為之不已,則今日秦介、曹應端是流輩。少也不羈,憙習音聲。夜月一笛,有牛渚之風流;胡牀三弄,得晉人之襟韻。方且求陰山之黍,嶰谷之管,以起黄鍾之律,以攷子聲之妙。使澌鐘牛鐸盡入制作,儀鳳舞獸行書簡編。若為之不已,則今日司樂協律,正堪備員」云云。錄此以見元應之多能,亦可徵其文體之俳也。卷十八〈送張潛夫入道序〉第一句云:「天下事固有如此者!」其好奇崛、作張致有如是者。





[1]《手稿集》602-03 頁。
[2]〈弔蘇哥〉一節補於《手稿集》602 頁夾縫,此處依序插置〈煮茶〉之前。
[3]《手稿集》603-07 頁。
[4]「其」字疑似應刪未刪。
[5]「宋祁」原作「宋郊」。
[6]「卷九」原作「卷八」。
[7]「馬祖常」原作「馬伯常」。
[8]《手稿集》607-08 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